清代前期刑事政策转变之探析r——以侵犯财产罪为中心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8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立法普遍加重了侵犯财产犯罪的处刑,其中以规定盗窃罪最重刑为死刑最具代表性,尤其在未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下,仅侵犯财产即可处死刑,为以往历代立法所鲜见.通过加重处罚侵犯财产行为,将财产权利视为重要的保护客体,突出了加强保护个人财产的立法意图.但同时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以司法调节立法的方式,对盗窃行为实际适用死刑的裁判极为少见.清初刑事政策的调整既与人口、经济等客观因素有关,又与缓和民族矛盾以及实现稳定统治的考量有关.
其他文献
2021年4月19日,南非约翰内斯堡、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领先医疗技术公司飞利浦以及肯尼亚合作银行近日建立伙伴关系,携手为非洲中小型医疗机构采购必要医疗设备提供支持,助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鼓励青年人到乡村成长历练.新时代背景下,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效益,统筹考虑大学生、高校与社会三维主体的互动,强化大学生的
邹韬奋先生于一九三二年七月在上海创办的生活书店,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和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零一三年四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恢复设立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的申请,简称“生活书店”。二零一三年七月一日,三联书店举办“弘扬韬奋精神,恢复设立生活书店座谈会”,时隔六十五年,生活书店于兹重张开业。以下选刊一组基于座谈会的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