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财政部门是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部门,财政部门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活动和资金的正常运行,财务监督的作用就是依法对资金进行控制,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国家公共财产安全。由于国家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难度大、制度缺乏等原因,使得现行的财务监督无论是在财务预算、会计信息管理,还是人员配置上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家财产安全中财务监督的地位与作用,继而分析了目前财务监督存在的不足,应从依法理财,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加大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财务监督。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家财产安全财务监督的措施,希望能为财务监督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财务监督;国家财产安全;地位与作用;不足;加强
前言:
在整财务个监国督家财是政监资督机金管制理中的过重程要中,环节之一,在保障国家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资源瓶颈越来越突显,保护国家资金安全,用好国家财政的每一分钱,是单位财务部门的重要责任。
所谓财务监督,是财政部门依法对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对财政资金使用对象的资金分配进行监督和管理,财政监督是一个系统、长远的监督管理过程,监督内容繁多,监督方式多样,对维护国家的财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财产安全中财务监督的地位与作用
(一)加强对编制、预算的管理
财务监督的作用就是加强对编制和预算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在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中,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各种问题或者错误,如果这些问题与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随着编制与预算的执行被实施,给国家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因为对财务监督不够严格而导致的编制、预算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现象。而经过财务有效地监督,就可以加强对编制、预算的管理。
(二)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
财务监督能够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对财务收支合法性进行监督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收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财务收支按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还要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国家财产来源地合理性与合法性。财务收支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因为财务收支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的效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监督,那么财务监督中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收不抵支、滥收费等现象。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财务监督来加强管理的。
(三)确保财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
财务部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企业进行财产核算的主要依据,通过财务监督,能够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与合法性,还能够保证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保证原始凭证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防治利用虚假发票骗取国家财产,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通过有效地财务监督,来对财务原始凭证进行详细的审核与检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同时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有效地进行财产清查
对于国家财产安全,要经常进行财产清查,来加强对物资的管理。通过不定期的对国家财产进行清查,对固定资产、银行资产、债券债务等都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才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治资产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财务监督能够对财产的清查提供充分的支持,通过财务监督,来保证国家财产能够及时的被纳入清查的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不会流失。
二、目前国家财务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足
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一般都发生在国有企业及国家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由于属于国家,资产也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的关联。这就使得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监督并不够重视,因为国有资产毕竟与私企不同,私企的资产与领导者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国企由于在利益分配上的弊端,使得企业员工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国有资产被盗窃或者毁坏的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一些领导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及心态去对待国有资产的监督。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财产的安全。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的缺乏,是影响到国有资产财务监督管理的最根本的原因。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满足对财务监督的要求。通过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作用,能够对国家财产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而监督管理体制的缺乏,使得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许多国有资产都存在着流失的现象,而企业的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还都是停留在表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等,不能真正的通过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
(三)监督力度不够
财务监督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产生有效的效果。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与监督人员切身利益无关,所以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对一些违规违法事项监督不够严格。认为都是国有资产,跟自己利益没有关系,不至于因为公家的事得罪领导或者同事,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监督的力度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对国有财产的监督仅仅流于形式。
(四)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章制度
财务监督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才能够有效的运行。在当前的情况下,走标准化的道路是所有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事务都应当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可以依靠。但是当前对于国家财产安全的财务监督往往都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章制度可以依据,并且有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或者互相抄袭,或者直接套用,与自身的发展状况并不适应。更多的国家财产财务监督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规章制度的制约。
三、加强国家财产安全财务监督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重视程度
对于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性。对于国企及国家单位的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的人员提高自身认识,加强对财务监督的学习,增强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领导要努力转变自身思想,积极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财务监督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与培训,增强员工对财务监督的认识,使员工能够更积极的配合财务监督,使得财务监督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人员要充分的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以主人翁的地位对待国家财产,重视国家财产安全监督的作用,通过提高认识,增强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来充分发挥财产监督的作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国家财产的监督管理,通过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协调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监督的效率。同时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能够更好的促进财务监督管理的实施。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要求财务部门的配合,及时与财务监督部门进行沟通,并且主动的接受财务监督,及时的向监督部门提供完整的账目以备查。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还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内部控制的建立能够加强对内部运营的控制,并且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与制约。明确对财务信息的控制,防治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并且还能加强对预算审核的监督,通过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和内控制度,形成一条完整的,由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三)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加大监督力度
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国有财产的监督,由于不涉及到个人利益,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并不严格。这些工作人员处于个人角度,认为财产监督也是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收益的是国家,跟自己没有关系。但是一旦自己严格的履行监督职能,就有可能触及他人的利益,特别是领导与同事的利益,所以在工作时,监管工作人员往往流于形式,对一些现象不闻不问,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这种情况,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大高素质的监管人才的引入,并且对现有的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还要加强对监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职业道德的提高,促使监管人员提高监督力度。
(四)制定明确详细的监督制度
当前针对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之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详细的监督制度可以执行,许多监督工作都是部门自己制定章程,有的监督过程明显违规,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运行效率。要从企业整体运行的角度出发,制定明确而详细的监督制度,使得监管工作有明确的依据。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不仅仅要通过内部监督来进行,毕竟内部监督是自己在监督自己,许多时候并不能真正的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还应当加强外部监督,积极的实施国有资产的公示公开,通过社会力量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总 结:
财务监督对国有财产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既是国有财产有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的要求,也是对国家财产安全性的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国家财产的监督。(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
参考文献:
[1]刘桂珍.如何有效发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
[2]曾健如.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
[3]吴菲,马吉宽.如何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s1):18-20.
[4]冯雪清.浅谈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的作用[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12):95-96.
[5]蒋晓凤.浅析会计监督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2008(8):94-95.
[6]张静,刘文舟.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内容[J](3).甘肃科技纵横,2007(5).
关键词:财务监督;国家财产安全;地位与作用;不足;加强
前言:
在整财务个监国督家财是政监资督机金管制理中的过重程要中,环节之一,在保障国家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资源瓶颈越来越突显,保护国家资金安全,用好国家财政的每一分钱,是单位财务部门的重要责任。
所谓财务监督,是财政部门依法对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对财政资金使用对象的资金分配进行监督和管理,财政监督是一个系统、长远的监督管理过程,监督内容繁多,监督方式多样,对维护国家的财产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财产安全中财务监督的地位与作用
(一)加强对编制、预算的管理
财务监督的作用就是加强对编制和预算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在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中,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各种问题或者错误,如果这些问题与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随着编制与预算的执行被实施,给国家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因为对财务监督不够严格而导致的编制、预算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现象。而经过财务有效地监督,就可以加强对编制、预算的管理。
(二)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
财务监督能够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对财务收支合法性进行监督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收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财务收支按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还要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国家财产来源地合理性与合法性。财务收支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因为财务收支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的效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监督,那么财务监督中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收不抵支、滥收费等现象。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财务监督来加强管理的。
(三)确保财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
财务部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企业进行财产核算的主要依据,通过财务监督,能够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与合法性,还能够保证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保证原始凭证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防治利用虚假发票骗取国家财产,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通过有效地财务监督,来对财务原始凭证进行详细的审核与检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同时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有效地进行财产清查
对于国家财产安全,要经常进行财产清查,来加强对物资的管理。通过不定期的对国家财产进行清查,对固定资产、银行资产、债券债务等都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才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治资产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财务监督能够对财产的清查提供充分的支持,通过财务监督,来保证国家财产能够及时的被纳入清查的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不会流失。
二、目前国家财务监督存在的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足
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一般都发生在国有企业及国家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由于属于国家,资产也都属于国有资产,所以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的关联。这就使得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监督并不够重视,因为国有资产毕竟与私企不同,私企的资产与领导者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国企由于在利益分配上的弊端,使得企业员工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国有资产被盗窃或者毁坏的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一些领导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及心态去对待国有资产的监督。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财产的安全。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的缺乏,是影响到国有资产财务监督管理的最根本的原因。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满足对财务监督的要求。通过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作用,能够对国家财产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而监督管理体制的缺乏,使得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许多国有资产都存在着流失的现象,而企业的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还都是停留在表面,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等,不能真正的通过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
(三)监督力度不够
财务监督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产生有效的效果。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与监督人员切身利益无关,所以监督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对一些违规违法事项监督不够严格。认为都是国有资产,跟自己利益没有关系,不至于因为公家的事得罪领导或者同事,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得监督的力度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对国有财产的监督仅仅流于形式。
(四)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章制度
财务监督也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才能够有效的运行。在当前的情况下,走标准化的道路是所有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事务都应当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可以依靠。但是当前对于国家财产安全的财务监督往往都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章制度可以依据,并且有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或者互相抄袭,或者直接套用,与自身的发展状况并不适应。更多的国家财产财务监督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规章制度的制约。
三、加强国家财产安全财务监督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增强重视程度
对于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性。对于国企及国家单位的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的人员提高自身认识,加强对财务监督的学习,增强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领导要努力转变自身思想,积极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财务监督的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与培训,增强员工对财务监督的认识,使员工能够更积极的配合财务监督,使得财务监督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人员要充分的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以主人翁的地位对待国家财产,重视国家财产安全监督的作用,通过提高认识,增强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来充分发挥财产监督的作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国家财产的监督管理,通过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协调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监督的效率。同时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能够更好的促进财务监督管理的实施。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要求财务部门的配合,及时与财务监督部门进行沟通,并且主动的接受财务监督,及时的向监督部门提供完整的账目以备查。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还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内部控制的建立能够加强对内部运营的控制,并且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与制约。明确对财务信息的控制,防治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并且还能加强对预算审核的监督,通过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和内控制度,形成一条完整的,由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三)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加大监督力度
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国有财产的监督,由于不涉及到个人利益,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并不严格。这些工作人员处于个人角度,认为财产监督也是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收益的是国家,跟自己没有关系。但是一旦自己严格的履行监督职能,就有可能触及他人的利益,特别是领导与同事的利益,所以在工作时,监管工作人员往往流于形式,对一些现象不闻不问,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这种情况,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大高素质的监管人才的引入,并且对现有的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还要加强对监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职业道德的提高,促使监管人员提高监督力度。
(四)制定明确详细的监督制度
当前针对国家财产的财务监督之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详细的监督制度可以执行,许多监督工作都是部门自己制定章程,有的监督过程明显违规,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运行效率。要从企业整体运行的角度出发,制定明确而详细的监督制度,使得监管工作有明确的依据。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不仅仅要通过内部监督来进行,毕竟内部监督是自己在监督自己,许多时候并不能真正的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还应当加强外部监督,积极的实施国有资产的公示公开,通过社会力量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总 结:
财务监督对国有财产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既是国有财产有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的要求,也是对国家财产安全性的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国家财产的监督。(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
参考文献:
[1]刘桂珍.如何有效发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
[2]曾健如.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
[3]吴菲,马吉宽.如何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s1):18-20.
[4]冯雪清.浅谈财务会计核算监督的作用[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12):95-96.
[5]蒋晓凤.浅析会计监督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通讯,2008(8):94-95.
[6]张静,刘文舟.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内容[J](3).甘肃科技纵横,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