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培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体育锻炼对培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文章就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1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拥有健康才能拥有美丽人生。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刻不容緩。
  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未老先衰;健康水平下降,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能达到1小时的少之又少,肥胖率、近视率等持续增高。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激化了人际关系矛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1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它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份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增进国民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肯定体育锻炼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体育锻炼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减负”、“减压”的作用,使得到释放的学生更轻松、更好地投入学习,形成锻炼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有了时间可以更多地锻炼的良性循环局面。
  3.2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经调查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要比同龄的不经常锻炼的学生身高要高。因而,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影响,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要求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扩大了生活领域,促进了社会交往,增进了友谊,调节了感情,提高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3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体育场上的血腥暴力、恶意竞争、虚假作弊等违背体育道德的一些负面元素,也会侵袭学生的思想行为,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给那些负面元素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运动中所包含的负面元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当然,不科学的体育运动或是对健康运动的误解也会对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时间太久,运动负荷太大等,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严重的会留下后遗症。
  4总结和建议
  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体育锻炼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但也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深入理解并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关注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科学合理地、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勇.现代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晓琳.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当今热词,正能量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一种导向。本文通过笔者的亲身实例,论述了高校辅导员运用QQ、博客等网络媒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正能量的可操作性,以期为同行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正能量;网络媒介;辅导员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要给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要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要在品德、学识等方面成为大学生的引路人。 
一、2008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回顾 2008年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来说,我们不仅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遇到了年初的冰雪灾害、西藏暴乱、奥运火炬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医疗资源仍十分有限,不同地区医疗保健及慢病预防的水平差别很大。因此,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建立一种面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疾病人群的自我管理与健康促进服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迫在眉睫。显然,这种健康促进服务平台功能较为丰富,势必造成系统耦合严重、代码冗杂等问题。因
地方本科院校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与地方联系紧密、对区域服务能力突出等基本特征。如何把握转型期关键时机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政策契机开展创业教育,应对创业
本文以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为基础.分析了近来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要达到毕业设计的预期目的,务必选好题目、细心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科学评定成绩等对策
“有余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但是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师不重视“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情况,在此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