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一年级教育之重要性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一年级;师资配备;教学理念;习惯养成;家校配合
  基础教育很重要,基础中的基础更重要。一年级教育是启蒙教育,这是黄金阶段。这个阶段从师资配备到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到家校配合程度等各个环节都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一、学校教务处对一年级教师的师资配备尤其重要。
  在这里有一个定论:凡是认为一年级好教的,多是不去用心投入去做的。如果学校安排有这样想法的教师去教授一年级,那么安排哪个班,哪个班就会毁在这个老师手里。因为一年级的知识点虽然很少很简单,但是学生们都 不简单也不省事。所以学校教务处在考虑一年级教师分工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一年级任教教师是否有足够多的耐心?孩子们刚从幼儿园毕业,小学纪律不懂遵守,会哭鼻子、不会洗饭盒,不会扫地、不会打扫教师、找不到卫生间,甚至会在教师上课时突然不打招呼地跑出教师“玩消失”......等等这些老师是否能忍得住?能不发脾气,能耐心地跟孩子们一条条讲规矩?
  2、一年级任教教师是否有足够多的爱心?一年级的孩子要的不是一个老师,要的既是一个老师又是一个妈妈。我们要做一个有爱有温度的老师,要蹲下身子教育,要给孩子心里埋下爱的种子,而不是叛逆。管好管不好,全靠这一年了。所以爱心之于一年级教师也是相当重要。
  3、是否是博识的老师?一年级的学生们最需要一个博识的老师。但是,缺乏教育眼光的领导往往把校外没有教学“方法”的老师和教学方法已经过时的快退休的老教师安排教一年级。觉得这样的教学任务轻巧,是对他们的优待。其实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不优待”和坑害。正因为快退休了、年纪老了才不要做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因为最费心操心。正因为教学方法沒有得到专业培训和更新,才更不应该教一年级。因为他们是一颗颗珍贵的“种子”,需要更多养分滋养。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非常重要。
  一年级好教吗?有责任感的老师会说:难教!你也许会说:“我倒要听听你说一个一年级到底有多难教的理由?”
  在大家眼里一定都是这样评价的:这是知识最浅、最好教的阶段。但事实上,这是最需要知识与智慧并存的启蒙黄金阶段,也是老师最累最不好教的一个年级。最考验细节的教育阶段。首先,在知识上: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内容让孩子掌握就了事。你一定说,这谁不知道,哪一个年级都需要老师拓展训练,都不能局限于课本。但是不能否定很多一部分老师在一年级的时候把孩子教“死”了。1、局限于课本,只要掌握了课本有了高分就够了。2、做一种题型,教给孩子最简单的方法——模仿。因此出来很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孩子。比如句字题:这难道不是我的书包吗?老师教给孩子把书包改成“尺子、铅笔”等。答案是对的。但是思维在哪里?你的创新呢?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你培养了吗?开发吗?你不过只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机器为自己考个稳当可靠的高分罢了!你挑战过孩子的潜力吗?所以,能毁孩子的也是在这一年。以后再开发已是很难。因此一年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非常重要。
  三、教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关键。
  这里所说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老师不可去随意画。他们刚从幼儿教育断奶进入小学阶段,对小学这样一个处处是规矩的体制他们不适应。他们被幼儿教师“宠”着哄着过来了。他们从上课没有“规矩”的课堂过来了。他们随时可以上厕所,从没有一个正规的上课习惯过来了。那时候他们相对自由,也相对没有规矩。这一阶段的孩子什么规矩和习惯都没有,需要老师一一培养。握笔的姿势,听课的姿势,上课倾听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都属于行为习惯范畴。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要依赖于各科的任教老师平时上课时对孩子们的指导、约束及纠正。
  一年级的孩子在读写、计算等学习习惯上的培养:多数老师,包括家长不重视一年级孩子的读书意识,不养这样的习惯。以至于后来买来一本本书孩子不愿意读。对课外知识和古诗的积累不够。学了书本知识之外,孩子要多背课外文学作品。在一年级重视孩子的写话能力。通过监考,我认识到了基层教孩子的写话情况。从他们的答卷情况看,老师完全没有把孩子的写作能力开发出来。可以说开发的很少很少。我认为是老师懒惰进去了。也可以认为,他们不往上跟班,不在乎孩子日后写作能力多难搞,让其他老师为难去吧。这惨状,实在可悲。一年级时如果老师们全心教育了,以后轮到哪个年级阶段让其他老师接班,他们教起来都会感到轻松很多。
  四、家校配合度也是一年级教育的重要环节。
  孩子作为家中的宝贝,家长对其都是百般宠爱,什么事情都想帮其做好,可是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无益处。学校教育除了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场所,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相互配合,需要家长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目标一致,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并逐渐开始认识自我、重视自我。当学生意识到自我,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时,就是其社会化过程的开始。这时,教师与家长就有责任和义务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健康发展。家校合作正是教育学生的良好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双方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为培养孩子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双方还可以互相学习,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家校合作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在家庭中,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家长对待子女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态度,往往因此而对子女过分宠爱,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家校合作可以促使家长到学校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借鉴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养。天赋与自信,体验一下孩子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的快乐生活,让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好 处,意识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学校的教育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有家校携手,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在孩子人生的起始阶段,为孩子撑起一片更加美好和广阔的未来。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最重要的一年,是孩子人生的起始阶段,我们无论是作为教育者还是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这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黄金阶段。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当前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scratch技术开展教学,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升学生的系统认知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从而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有效地增强,为推动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现如今为了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学校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而家校合作就是提高德育教育的一项有效方式。本文通过论述家校合作在小学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教育小学  一、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德育一直占有重大教育地位,它是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可以说学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與传统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教师在课堂作用发生的转变和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都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因此,研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性地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具有意义的。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国学经典作品诵读保持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培养语文初级能力,加强文化素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夯实基础。本文通过对于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研究,探讨国学经典作品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的举措。希望能够为以后的教学创新发展带来更多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意义  近年来,随着流行文
期刊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在新课改形势下,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中,再加上新教材的实施。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必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阅读课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熟知教学目标,其次要做好课内外读物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营造情景,提高学生阅读热情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动力。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基础教育开展的重要学科之一。体育教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學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生活品质。然而,当前在大多数农村偏远地区,体育教育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认为体育课是“副科”,只要语文、数学、英语学好就行了,这种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的现象严重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因此,培养体育兴趣,提高体育地位成为当前基础教育中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期刊
摘 要:当前小学综合实践的开展效果达不到课程改革的需求,现状也不容乐观。结合当前的“微课热”及“信息化教学”的流行趋势,本文试图谈谈微课助阵小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与学,以期对优化拓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微课;信息化教学  1.前言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在如今的自媒体应用时代,“微课”早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
期刊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素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培养学生品质、提升学生素养的学科,对于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
期刊
摘 要:生活是体验的过程,艺术是经过洗礼后生活的片段。既然说艺术是经过洗礼后生活的片段,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更偏向于内心的体验,就是所谓的的“精神食粮”。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美术;生活;艺术  就如雨果所说“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早期的艺术是自发产生的,其双重目的是人
期刊
摘 要:探究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的培养策略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上,而基于对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如何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展现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新面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整体趋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