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是课堂。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有益尝试。在高二英语选修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通过让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本,自己独立绘制、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评比等方式,提高英语阅读课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课;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二;选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01-0029-03
  随着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标准,而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化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在阅读课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高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林舒迪,2018)。课堂活动的设计对于有效开展阅读课教学尤为重要。
  以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模式基本都是Pre-read-ing-While - reading-Post-reading-Discussion- Home-work的模式。在Discussion部分体现的情感目标更多的是过度地拔高或是牵强地引出教师设计的情感教育。旧的阅读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活动大多数是问答式或者判断对错等,较少涉及学生英语阅读思维的培养。
  一、高二英语选修阅读课运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
  高二的英语选修课,有的学校是不上的。根据国家课程中心的要求,学生达到英语高考的要求,要有九级的水平,但是选修课教材的话题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基本都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文学作品有关,相关的话题词汇比较难读,也难记忆。教材里面的课文比较长,信息量比较丰富,如果按照必修课程的教学安排,是很难在规定的课时中上完所有的内容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这四个维度互相联系。其中,文化、语言、学习、思维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具体,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英语选修课设计更加灵活,也更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核心要求。
  以活动为载体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陈金凤,2018)。因此,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大多数传统的英语选修课堂设计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要是考虑到选修内容话题比较生僻,学生不熟悉词汇,教師设计的意图都是帮助学生铺垫词汇和相关背景知识,但是学生不感兴趣,课堂上很少参与,仅是听或者记录教师的笔记,时间久了,学生只会厌倦,出现课堂上犯困或者做其他事情的现象。于是,本学期,笔者尝试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二英语选修阅读课教学
  1.利用思堆导图,引导学生把握语篇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语言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逐渐培养的语感。语言的听说读写是过去英语教学中,一线的英语教师非常重视的。但是,随着学习方式和移动媒体的不断变化发展,教师的课堂设计也应该随之变化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人教新课标版选修六Unit 1的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尝试了让学生动手绘制思维导图,让每个学生都积极阅读课文和提取必要的信息。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学生也不太了解英语阅读材料的思维导图的设计模式。笔者在课前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思维导图模式,然后再指出要求学生在本语篇中提取的信息,如在西方艺术中,每一个时期的具体时间范畴、作品的特点、代表的作品和艺术家。课堂中要求学生利用10分钟阅读课文,用笔画出教师要求寻找的信息,找到全部信息后才动手绘制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是15分钟。在学生动手画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或者发现共性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以下是本节课学生的部分作品:
  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有事情可以做,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语言靠内容组织起来,教师上完每一节课,都应以内容为依托,组织一个完整的内容框架,杜绝碎片化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应用,就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材料内容用图表的形式来呈现,这样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文本的内容,能更好地欣赏阅读文本。
  2.利用学生小姐合作,增加思堆导图绘制的趣味性
  小组合作绘制课文相关思维导图可以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选修的课文,涉及的话题大多比较抽象,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来讲,是比较熟悉的。比如,人教版选修六的话题是艺术、诗歌、健康饮食、全球变暖、自然的力量,选修七的话题是残疾、志愿者、机器人、海底世界、出国旅行。笔者所教的学生,有的知识面比较广,笔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比如诗歌单元,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平时阅读到的诗歌,然后小组合作,绘制课文提到的诗歌类型的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小组合作创作诗歌。教师组织学生每个组选出一个评委,根据教师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思维导图和创作的诗歌进行评分,最后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理解、实践,最后真正实现思维的创新。学生在承担角色和完成角色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与思维于一体的活动,发展主观能动性,培养思辨能力(王婷,2019)。   3.利用思堆导图,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主题语境包括:学习与生活、做人与做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文学艺术与体育。教材的话题也是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话题内容。整合教材对于一线的英语教师来说是必备的能力。对于选修六、选修七、选修八、选修九这四本选修教材,教师可以把相同话题的内容放到一起,利用曾经绘制的思维导图,快速提取关键的信息。此外,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快速教学相同主题的词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话题的词汇和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如选修七的Ro-bots和选修八的Cloning,两个单元都是有关科技发展的话题,思维导图可以使用同一种模式,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快速提取信息,同时可以根据自己以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创新。高中英语教学应该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让学生通过默读、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口头汇报、语言积累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邱玲珊,2018)。
  三、阅读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要注意的问题
  笔者在尝试了一个学期之后,发现绘制思维导图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阅读课教学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的模式。但是,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有时候偏离教师的要求,比如词汇的导图仅有很少量的几个单词,语篇内容的思维导图只有几个关键短语,学生明显只是在应付教师的检查。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之前,讲清楚要求和評价的标准,小组合作的时候要安排好每个组员的任务,避免出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实践的现象。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学生学用能力;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从国家的层面讲,核心素养要求已经体现在学科的高考考查中,学科课堂教学相关要求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无论是必修课堂还是选修课堂,面对新的要求,一线教师都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进行新的尝试,争取核心素养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婷.借助“阅读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2):58-59.
  [3]邱玲珊.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J].新课程(下),2018(9):228.
  [4]陈金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8(19):38-39.
  [5]林舒迪.高中英语教学融入学习活动观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18(23):38-39.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利于學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体现。将教学目标前置,促使学生提前介入学习的“问题”,可以比较好地催生“鱼”与“渔”共得的教学场景,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种革新。“前置性学习”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点”,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作文写作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初中作文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文章重点分析了描写同一主题的两篇作文,并提出了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14-02  这次作文的主题是“暑假趣事”,看似容易写,其实要写好并不容
[摘要]以天祝一中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为依托,对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作促学,以作促教”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力图适应新课改提升学生能力的要求,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引领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改革,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寻求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历史;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 要]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生活实际;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45-02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领、以情境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
[摘 要]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状况直接影响着其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7-0086-02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我们谈得最多的往往是教师和学生
【名师简介】戴世锋,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实践导师、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番禺区高层次人次、禺山金才奖获得者、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17年度国家
[摘 要]职业生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涵盖的内容,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学科培养目标、学科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与职业生涯教育高度衔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高中生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会选科、选考、选专业,实现人生愿景。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高中思想政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很多历史问题产生疑问,如何化解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试通过援引学术新成果来回应学生的质疑。  [关键词]学术新成果;质疑;印刷术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4-0073-03  一、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2018年全国历史Ⅰ卷第2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