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Spa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析,为以后病人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一段时间内,来我院体检的总人数为30000人,其中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1000位.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对这些病人实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然后确定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结果:受检人员患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占3.33%.其中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严重程度不同,其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其中Ⅰ级病人的感染率为68.06%,Ⅱ级为66.99%,Ⅲ级为52.25%,Ⅳ级为43.13%,Ⅴ级为27.7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越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反而降低.结论: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的上升,其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而降低,二者存在反比关系,因此,再治疗该种疾病时,要选择好治疗的时间,以免出现其它严重后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2年-2016年56例OSAHS按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分为3组,1组采用经典的UPPP手术(悬
不对称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是立体选择性构筑碳碳键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是Michael加成反应引发的串联反应在具有复杂结构的光学活性药物和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得到越来越
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CICARE)方式在提高体检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16年1—6月600名体检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导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