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南货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却长了一个南方胃。我喜欢吃各种南方的水果,比如荔枝、芒果、榴莲、菠萝等等。我喜欢吃虾蟹,尤其是螃蟹,无论是大闸蟹还是各种海蟹、湖蟹,感觉就没有吃够的时候,还有南方的各种点心,尤其是甜点,简直欲罢不能。然而,我人生的前二十年根本没有来过南方,儿时,我对南货的渴望和喜爱,简直就像一个流落到北方的南方孩子。
  我童年最爱的水果是荔枝,这么说其实不够准确,因为在我来南方之前,根本没有吃过新鲜的荔枝。我第一次尝到荔枝的味道大概是源于某种荔枝味的制品,可能是荔枝糖,也可能是荔枝味的饮料。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荔枝的味道,也许是因为稀有,也许是因为它的白润无暇,总之,就是超乎寻常的喜爱。
  不要说荔枝这种北方难得一见的水果了,許多常见的水果儿时也是不容易吃到的,为了给小孩子解馋,大人会偶尔给买一瓶水果罐头,大多是苹果、梨、橘子、桃子、山楂之类的,因为便宜啊。我记忆中有那么三两次,妈妈给买了荔枝罐头,那就算真正尝到荔枝的滋味了。荔枝罐头比普通的罐头大,约是普通罐头的1.5倍,一般上午大人会给打开盖子,嘱咐慢慢吃,不要一下子都吃完,我当然也不舍得一下子都吃掉啊,于是每隔一会就去吃个两三颗,吃完数数还有几颗,计划着隔多久去吃一次,实在想吃了又没到计划的时间,就去喝口罐头汤。一直到下午,还能剩半瓶。大人舍不得吃,最多象征性的尝一颗,一大罐荔枝,一整天就被我连汤都不剩地干掉了,那可比荔枝糖之类的好吃多了。吃剩的荔枝核也不舍得扔,洗干净攒起来,放在一个小罐子里,也不知道做什么用,就那么收藏着。
  我是厂矿子弟,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她姥爷是厂长,因此,她经常会有一些我们都没见过的东西,比如从日本带回的四色圆珠笔,颜色鲜艳不说,下水也无比顺滑,偶尔能跟她换笔用,那便恨不得把一个学期的作业都给写了。一个课间,雨天,不能户外活动,大家都在教室里晃悠,她拿着两粒又皱又黑的东西问我要不要吃,我看了看,像松果,可松果也没这么小啊,我问她是什么,她说是荔枝。我当时心里就想,你骗鬼啊,荔枝怎么会是这个丑样子啊,别是拿不能吃的东西骗我吧。后来,她自己靠在窗边,一个一个抠开吃了,我看她抠开以后,里面也是黑黑的,心里更确定不是荔枝,但她吃的样子美滋滋的,应该还挺好吃。
  我上大学的时候,终于在南方吃到了新鲜的荔枝,那时才知道荔枝是容易上火的,一次不能多吃,在南方虽然容易买到,但价格也不算便宜,偶尔也就是买个十来个解解馋。我同寝室有两个广西的室友,她们说在她们家乡,荔枝都多得烂掉了没人吃,还有樱桃,这些她们都是在果园里随便摘着吃的,而木瓜、百香果这些我小时候都没听过的水果,从她们嘴里说出来,就感觉家里阳台或是路边随手就可以捡来吃一样,我那个羡慕啊,自己真是生错地方了。
  关中以面为主食,姥姥姥爷是东北人,我们家米吃的更多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我对米制品更加偏爱,这种偏爱集中体现在了年糕上。然而年糕在北方并不多见,一年能吃上一两次不得了了。
  年糕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只有一种,那就是类似于桂花糕的甜年糕,吃的时候切成小块加热,热好的年糕软糯香甜,有嚼劲又耐吃。
  后来在大学食堂,终于知道在南方,年糕竟然有那么多种吃法,我所以为的甜年糕只能算作点心,而真正被当作主食的炒年糕、煮年糕、排骨年糕等都是咸口的年糕。
  我姥爷因为是东北人,小时候过年要吃村里朝鲜族人做的打糕,而且他偏爱糯米制品,所以对年糕也是偏爱有加。我逢年过节,会带一些年糕回去,年糕体积虽小,但是分量很重,而且不易存放,每次只能带少量。老家一个邻居阿姨告诉我了一个年糕的吃法,简直惊艳坏了,那就是年糕爆米花。买切好的年糕片,或者是韩式炒年糕那种手指粗细的小年糕条,自己切成拇指指甲盖大小的块,暴晒成年糕干。晒干的年糕分量轻了不少,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老家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地方叫做蔬菜大楼,以卖炸鸡而闻名。小城几乎没人不好这一口,每逢周末或是年节,都排着长队购买。要说这炸鸡的味道,放在今天也是秒杀韩国炸鸡的,那家店现在仍然在经营,只是招牌和地址换了,而门庭若市的场面依旧。儿时,跟大人去蔬菜大楼买炸鸡,排队等候的时候,我就四处转着打量其他摊位的吃食,一大铁盘螃蟹把我的脚死死粘在地上都不动道了。那螃蟹一只连一两都没有,是油炸的,上面也没有裹面,可那红亮的颜色让我对它的味道开启了无尽的遐想,我猜想那扁圆的蟹壳下一定是无比鲜美的蟹肉,就连那钳子肯定也别有滋味。彼时,我还没有吃过螃蟹,我要爸爸给我买,爸爸嫌蟹小,没滋味不肯给我买,我不依,拗不过我最好只好买了一些回去。
  那是一次家宴,大概是什么佳节,全家老小都围席而坐,我的眼里只有那盘螃蟹。终于,开始动筷,我毫不犹豫的夹起螃蟹,先掰了一个钳子来咬。咬了两下没反应,又硬又无味,我不死心,掀开蟹壳去找肉吃,终于,在皮皮缝缝中抠出了一些肉碎,那时也不懂蟹的结构,估计连蟹心都一股脑吃了下去。爸爸问我好吃吗?我连声说好吃。表姐听我这么说,拿起一只去吃,剥了半天弄出来一点肉,尝过之后再也不动那盘螃蟹了,一门心思地去啃炸鸡。
  后来,我在南方定居,虾蟹品种很多,一年四季都可吃到不同的品种,老家来人我也总是买一些回来变着花样烧来吃。我吃蟹很快,吃虾剥壳根本不用上手,筷子夹起一只咬掉虾头,送进嘴巴里便可像嗑瓜子一般将虾壳吐出,婆婆看我这吃相连声感叹,我真是生错了地方,一个北方长大的孩子怎么就爱吃这些南方的东西。
  后来,我来南方求学、定居,吃到了很多我曾经喜欢却难以吃到的食物,还有一些未曾吃过却一下爱上的食物,这其中排在首位的当属糯米糖藕。
  我第一次吃糖藕是在杭州,软糯的藕片里嵌着软弹却不黏牙的糯米,糖汁均匀地淋在上面,还有零零星星地桂花香气,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的味道。喜欢它的不止我一人,我记得当时一个考到杭州的高中同学,在去南京的火车上,给自己准备的干粮就是一个整只的糯米藕,她甚至没有要求店家帮她切片,就那么用手拿着咬,或许对她而言,这种吃法更解馋。
  每次过年回去,我都想着办法带一些南货回去。我会买真空的糯米藕,包装好的青团,爷爷爱吃上海的素鸡,尤其喜欢吃我烧的,但豆制品不宜存放,只要是乘飞机回去,我都要带几包,我甚至将虾蟹连同水在保鲜盒里冻成冰块带了回去,还有端午节的肉粽和咸蛋等等,这些我都不止一次的带回过老家,然而,味道总不及在当地现吃的鲜美。后来,我开始学着去做这些美食,最初上手的就是糯米藕。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将莲藕洗净去皮,在一端切下一小块露出孔洞,借助筷子将糯米填入孔中,然后将切下的一段莲藕再重新对齐,用牙签固定。高压锅里放入冰糖、红糖、大枣、放入塞满糯米的莲藕,加水漫过莲藕,煮至用筷子可插透藕身既可。煮好的藕放凉后连同少许汤汁放冰箱冷藏,吃时切片再浇上糖桂花,吃起来一如我初识这一美味时的口感。
  从前,我在家乡小城殷切期盼着珍贵的南货,如今,我将这些味道搬回小城,将这些味道的制作方法教给小城的亲人,南味,不再是一种难寻难得的渴望,而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情的传递。
其他文献
屋外开始下雨了,细密的雨声柔柔卷进被窝里,沙沙的响动倒有些像奶奶用簸箕筛黄豆,绵绵软软的好听。  我翻了个身,放心的睡去了。  鸡终于叫了,那是邻居家的大公鸡,咯的一声长鸣似要把黑夜的幕布扯碎,声还没歇,家里的小公鸡也破着嗓子鸣起来了。堂屋有了动静,先是扫帚刮过地面的擦擦声,然后又是桌椅的拖动声,堂屋门“呀”的呻吟后,传来母亲的声音:“总归是雨停了,没耽误地里做活。”  我有些忧郁起来,斜着身子看
近几年,影视剧、综艺市场纷纷迈入“她时代”,以新时代女性群像为题材的作品愈发受到关注,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播,直观呈现了“三十岁”这个特定年龄段女性的现实困境,她们的职场观、家庭观、爱情观激发共鸣的同时引发的社会热议也持续发酵。  描摹女性群像的影视剧作品并不少见,《三十而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不回避、不扭曲,影视化的同时没有偏离生活。“全职太太”顾佳是很多观众心中的“白月光”,对外,
蔡师傅是成都单口喜剧的灵魂大咖,近两年正活跃在脱口秀舞台上,今年还去了几个城市巡演。笑果文化打造的“噗哧X过载”俱乐部,成为近两年成都脱口秀圈里的知名阵地,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而蔡师傅不仅主持,还一手把俱乐部组织运营起来。  从离开武大校园,经历意气风发、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抑郁症之后,蔡师傅成为一名外卖骑手挣钱还债。没想到,让他最先感受到“自我治愈”的竟然也是当外卖骑手。更没想到的是,当他
向叶平,当代女作家。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安徽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系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会会员。出版著作有《燕燕于飞》(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向叶平作品:散文选》、《向叶平作品:中短篇小说选》(江苏美术出版社)等。  行走在皖南的山水之间,常常会邂逅一座斑驳的石拱桥、一段早已被时光淹没荒草丛生的古徽道;又或者,在下一个山谷,遭遇一个古老的村落,
英国政府将在未来五年中派2万5千名英国学生去印度实习。英国大学部长克拉克在一次演说中表示:“该计划将为英国提供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劳动力。”  该项目作为英国未来计划的一部分将于明年夏天展开,英国学生将以助教或实习生的身份前往印度的学校和企业工作。
当很多大学毕业生还在为10万元年薪欢呼时,炙手可热的AI专业应届生年薪已高达30万─50万元,干个三五年后很有可能涨至80万元。不过,这个价位主要针对的是研究生学历人才。  2017年11月16日—17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下称“人才高交会”)在深圳举行,在这场人才高交会上,岗位年薪超过30万元的比比皆是,然而AI岗位的薪水仍是突围而出,十分亮眼。  高薪并不意味
北京风气硬朗,秋冬晴燥寡雨。寡雨地人逢雨自然欣喜,欣喜在春夏夜偶得一场大雨。大雨洗新尘亦洗心尘,洗得天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昨晚恰逢周末闲散,便吃酒三分,会友五人,半夜步履踉跄乘风归来,同几小友宿舍里临风闲坐呱扯良久。夜气生发、酒气泛涌,倦意起来了,便回屋脱衣伏身而眠。鼾声似有似无,梦境恍恍惚惚,不知浅睡多久,感觉有呼呼大风撼动门窗及帘布,噼里啪啦,也窸窸窣窣拂动盖身薄被,身心一凉一惊,醒了。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有的公司因为疫情破产,有的人却从危机中嗅到商机,抓住机遇,开拓出自己的一片事业。“海归”林倩伊(Hebe Lin)就是其中一位。她因探亲回国赶上了疫情爆发,无法回到澳洲继续她的少儿教育事业,留在海口的她,敏锐地抓住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和跨境电商的契合点,做起了互联网电商,乘风起航,快速转换跑道,开创新的事业。互联网跨境电商——坚信的未来  林倩伊是土生
母亲不识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甭说坐飞机,就是坐车也眩晕得不行,让人担心。更何况,一辈子连县城也难得去一趟。  幸好,父亲是个小知识分子。见多识广,识字懂路,带着母亲乘坐飞机穿越海峡远赴海岛看望刚出生的孙子。然而,这可是老两口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原本打算老两口一并回去,但是父亲临时有急事提前回家。于是,怎样护送母亲乘坐飞机回家,也便摆上了我们的生活日程。  其实,父亲早已理清了护送的问题所在
读书到底苦不苦?  苦。可是今天不吃苦,等到将来一无所长,混迹于社会最底层时,那时的人生之路只会走得更辛苦。  1  第五季的《最强大脑》开播,节目一开始公布的100位选手名单中,北大、清华、复旦、南开等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云集,占据将近四成的比例。但这些精英中,最惹人注目的一位,当属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何猷君,他以连续两次第一的耀眼成绩,成为第一位进入直通房间的选手。  何猷君是澳门赌王何鸿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