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食品,美味可口?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人造鸡蛋,第一反应就是化工制造的黑心鸡蛋。不过美国Hampton Creek公司研发出的新型人造鸡蛋可要颠覆人们的认知了,人家的鸡蛋是纯天然植物提取制造,已经在美国大面积上市,正有望进军中国市场。
  植物鸡蛋,富豪也投资
  由Hampton Creek研发的这种新型鸡蛋是通过提取自然植物中的蛋白质,分离重组后复制生成的,这些人造鸡蛋与传统鸡蛋的营养成分相同、口味相近,成本却比传统鸡蛋便宜48%,生产过程更卫生高效。另外,公司创始人蒂特里克表示他们使用的是普遍生长的植物来做鸡蛋替代品的原料,“我们预选出约12种植物,其中包括普遍种植于加拿大的豌豆”,即是说,在未来每个国家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鸡蛋版本。
  面对健康环保的“植物鸡蛋”最先按捺不住的就是富豪们了:美国首富之一比尔·盖茨、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皮特·泰尔和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等率先对Hampton Creek公司进行了A轮投资,共计600多万美元。而2月17日,Hampton Creek又宣布完成B轮投资,来自亚洲首富李嘉诚、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公司的发言人杰西卡·鲍威尔以及A轮投资者和热衷环保事业的对冲基金大佬汤姆·斯蒂尔等又慷慨砸下约2300万美元,助力这个人造鸡蛋项目。
  除此之外,Hampton Creek未来还计划与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快餐集团合作,希望这种鸡蛋能进入中国市场——占全球鸡蛋生产量38%的中国绝对是“植物鸡蛋”眼中美丽的温床。并且,其创始人Tetrick透露,已经有中国的农业企业发来电邮,询问能否成为这种创新植物蛋的原料供应商,提供黄豆和其他植物原料。不过,“植物鸡蛋”想要征服中国的第一步可能还得从李嘉诚开始,首富的1550万美元可不是白投的。
  “技术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从而让未来变得更好。”李嘉诚如是说,而作为消费鸡蛋大国却饱受禽流感困扰的中国,也的确需要更健康、安全的鸡蛋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毕竟,相比国人十多年前发明的由碳酸钙、石蜡、石膏粉、海藻酸钠、明矾、明胶、色素等制成,每只成本不到一毛錢的“仿真鸡蛋”,这个被金融大佬们广泛看好的“植物派”显然更有前途。
  全能豆浆,懒人掀饭桌
  “植物鸡蛋”的出现是顺应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而另一种名为Soylent的则是为了省力——24 岁的软件工程师罗伯·瑞尼哈特认为,每天在吃饭这件事上浪费无数时间、金钱和精力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他创造了一种名为Soylent的米黄色营养糊,作为替代食品以满足人类日常的营养需求。罗伯表示,Soylent 里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糖类、脂肪等。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报道,罗伯已经连续七个月依靠 Soylent 过活,几乎彻底摈弃了其他所有食物,他认为 Soylent 完全可以充当正餐。此外,这份“豆浆”的价格也十分平民,售价每份 65 美元,可供一周食用。
  也许对于懒人和大忙人而言,有这样一份能替代其他食品的新型饮料实在是帮了大忙了,因此罗伯和他的产品一经出现就立刻大受关注。他收到了成千上万封 Email,有 50 个人志愿充当尝试 Soylent 的小白鼠。更为疯狂的是,他在众筹融资网站 indigogo 上发起筹资活动之后,不到一个月便募集到近 80 万美元的投资,Soylent 迅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当然,Soylent 也遭到了不少质疑,比如他配制的 Soylent 是否真的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还有,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除了营养之外,还有口感、香味、咀嚼的过程等方方面面,Soylent 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不过罗伯表示自己七个月来的实践已经可以证明很多东西,而且比起最初的版本来,现在的 Soylent 的配方已经做过调整,营养成分、味道、质地和口感都有所改善。最重要的是,Soylent 已经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批准,这让它远比大部分美国人或是索马里人吃的东西更健康。
  “懒人推动世界变革”这句话倒是很有道理,如此将食品统一饮料化的方法,也只有将“生活更便利”作为人生目标的懒人们才能想出来吧。不过鉴于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度而言,Soylent是否能攻占中国市场还是个问题。
  人造肉,粪便虫子入碗来
  蛋白质是人类营养需求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科学家们尝试了从各种各样的原料中提取、制造蛋白质,以满足越来越大的需求缺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成熟,各色“人造肉”粉墨登场。2011年,日本冈山市环境评估中心的科学家Mitsuyuki Ikeda从粪便中提取的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发明以人类粪便为原料制造“人造肉”的方法。
  与此相近的是西班牙科学家,他们从43个未满6个月的婴儿尿片上提取粪便,从中分离益生菌,然后添加到香肠中。由位于希罗纳的加泰罗尼亚食品与农业研究所制作的“便便香肠”,味道与普通香肠无异,研究人员霍夫雷说:“我们吃过了,味道不错。”他们指出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好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常见益生菌。而婴儿粪便中这两种菌的含量较高。
  还有将眼光投向昆虫的科技达人:2012 年成立的微型农场(Tiny Farms)公司就开始用昆虫来代替传统肉类。当然直面虫子这种饮食习惯还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一家名为Exo的公司目前正在努力为大众生产以昆虫为基础的蛋白营养棒。
  如果觉得以上这些“非常规”的肉太重口,也可以试试荷兰的“人造肉”。2013年8 月,世界第一片“人造牛肉”问世,由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家马克·波斯特培育成功。这种培育方法要首先从牛的肌肉组织中提取出干细胞,然后通过实验室的营养物质和促进生长的化学制品来培育这些细胞,促进其发育和繁殖;3周后,超过100万干细胞被放到小容器里,这些干细胞在这里聚集成小的肉丝,大约1厘米长、几毫米厚。这些小的肉丝被收集冷冻起来,当数量足够后,它们就会被解冻,压缩成一块肉饼。不过,这块实验室里以细胞组织培育技术生产的牛肉价格不菲,一小块肉排的成本高达 32.5 万美元。波斯特博士对记者表示,如果人造牛肉能够量产,最便宜大概可以做到 70 美元一千克。虽然这个价钱仍然比现在的牛肉要贵一些,但是作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肉类生产方式,它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这片“人造牛肉”问世后就被烹调成牛排供大家试吃。美食家汉妮·鲁特兹勒表示:“味道挺浓郁,接近肉了,不过嚼起来没那么多汁。”作家乔希·斯康沃德则评论说,纹理和口感十分接近真肉,不过唯一缺少的就是肥肉的部分。
  永生粮,科幻照进现实
  其实人造食品并不是新时代名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就创作过科幻小说《永生粮》。在这部作品中,科学家布罗依尔发明了“永生粮”。它是一种菌类,只要放在空气里,受阳光照射,就会通过合成氧而生长。而且,吃起来有果酱的味道。1976年,叶永烈在“文革”后中国第一篇短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中,设想了从石油里提炼廉价蛋白原料的图景。而在迟方的《机下蛋,鸡生……》中,人们已经可以用机器合成鸡蛋,并且可以随意配入各种添加剂,使得养鸡场生意日渐萎缩。后来,通过某种技术合成新饲料,鸡吃后可以生产APT塑料,又使活鸡派上了新用场。不止如此,转基因食品也早早出现在科幻小说家的笔下,并且还是作为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之一被展示给大家。在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未来市的居民给小灵通品尝了通过基因技术改造的蔬菜。它实现了70年代末还堪称奇迹的梦想——反季节栽培。
  但当真正的人造食品和转基因食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仍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和歧视,现在人们对“人造”和“转基因”非常敏感、常常难以抉择。如今,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扩大、自然储备的不断缩减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科学家和投资先驱者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曾经的“幻想”,并力图一步步实施,将科幻变成让生活更美好的现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餐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造”代替“自然”。这倒也是食物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进化,只不过,到最后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吃的究竟是什么了。
其他文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今年两会,姜部长没有遭遇去年被记者追到厕所的尴尬,但依旧惜字如金,他对楼市的公开发声只有四个字:双向调控。  现年65岁的姜伟新是黑龙江省富裕县人,19岁到农村插队,25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司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党组书记及副部长,2008年出任住建部部长。在成为监管者之前,他也在房地产市场中摸爬滚打过,曾任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
我出生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惠阳一个小镇,香港回归那年大学毕业,去深圳当了两年多警察,1999年底来上海闯荡,先在平媒广告业一干十年,2009年开始二次创业,进入了石油水处理行业。  创业最难“找钱”。在大上海,我有过三次“找钱”,一聊起就感慨。第一次是2009年底,自己投的钱已在技术研发前烧完,而公司急需一笔钱完成第一单生意。茫然之际,电影《非诚勿扰》里“争端解决器”的成功融资点醒了我:我找来了国
在气球下方的用户在房屋上安装一个特殊的网络天线,就可以接入气球提供的网络服务。网络信号会在气球之间不断反射,然后接入地面的全球互联网服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新西兰农场主查尔斯·尼蒙先生,正在自己的电脑上使用互联网检查当天的天气状况。与众不同的是尼蒙先生上网的方式:他通过漂浮在牧场上空的气球连接了因特网。  尼蒙先生是第一位谷歌气球计划的参与者。这项计划旨在通过氦气气球制造一个漂浮在空中的互
外国人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贵,中国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贵。  在一个不规范又貌似蒸蒸日上的市场,就会出现咄咄怪事。  比如一个既没有强大阵容又不知所云,在豆瓣上评分只有3.0分(满分10分)的电影《英雄之战》,打败了《雪国列车》、《白日焰火》等话题性影片,占去影院一半以上的排片,票房也成为近期最高。  青天白日,也可以见鬼。原来“鬼”在于这个电影是一家传销公司投资的,忽悠公司里的下线们砸锅卖铁买票,甚至有
说邓丽君无法克隆,那是艺术良知;说邓丽君无法超越,那是艺术无知。  超越邓丽君?  写下这样的标题忽然觉得别扭而不情愿。我们这代人的耳朵就是邓丽君给解放的,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就是邓丽君给底色的。但,类似的事正在发生着,而且还是艺术的规律,亦即“超越是王道”,由不得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  早就听说过盛燕。早就听说过她“小邓丽君”的外号。记得当时很不以为然,以为自1949年以来,继吃“红饭”、“鲁饭”和
在《傅科摆》的正文开始前,有一个插图孤零零地放在那里,既没有表明它与正文有何关系,也没有表明它本身的含义,甚至连中文都懒得标注,我把这理解为编书者的有意为之,刻意制造某种神秘的效果。实际上这个不怎么起眼的插图对于阅读《傅科摆》非常重要,这张图就是有名的“生命之树”,《傅科摆》中的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生命之树”的“质点”名,埃科称其为“塞菲拉”,而埃科正是按“生命之树”的结构来构建他的《傅科摆》的。 
其实我一直想低调处世,但我做人的秉性,从业的阅历,专业的经验,日积月累铸成了一种颇具个性的腔调。我知道他人对这种“腔调”会褒贬不一,我也真的无可奈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味,只有自己咀嚼。确实,我大约1990年就任《新闻报》“房地产市场”专刊主编,屈指可数应该算是上海滩最老资历的房地产媒体人。之后又干起房地产营销的营生,领略了二十多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起伏跌宕,应该算是上海滩最资深的房地产营销“
“星星”太热!  数据为证:《来自星星的你》自去年12月18日播出以来,在爱奇艺、PPS等网站的播放量超过了15亿次。 “星星”还是史上第一部百度搜索指数接近300万的韩剧。  如果这些火爆的数字依然没有让你切身感受到热度,那么请看看周围吧,有没有人为了追看大结局熬夜到天明,有没有人為了金秀贤的大陆见面会门票而绞尽脑汁,有没有人为了“炸鸡和啤酒”去韩国街排长队,有没有人在淘宝搜索购买同款服装、首饰
自普京1999年第一次出任俄罗斯总统,支撑俄罗斯蹒跚走到现在的重要理由甚至是唯一理由便是普京的雄心和欲望。  3月1日,因为乌克兰局势风云突变,一贯奉行强势外交的普京与老对手奥巴马“舌战”90分钟,坚决不肯撤出克里米亚地区,誓将保护俄方利益到底。乌克兰何去何从,普京又将如何用智慧与铁腕化解这场危机,实现俄罗斯的强国梦?  强硬外交屡试不爽  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这样写道:“俄罗斯令人费解,你越
今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京沪港各地纪念活动、演出频繁。受邀看了几场,其中有专业院校学生们的展演,也有梅大师生前亲自指导过的子女、学生作示范表演,更有梅大师亲手创立的“梅剧团”演出的梅派经典折子戏,可谓热闹非凡。  舞台华丽,扮相美丽,作为国剧,作为大师,梅派剧目以其经典、华丽的特色占据着现代舞台的中央。然而,这番轰轰烈烈的演出,在我看来,却离真正的梅兰芳越来越远。除了个别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