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杂技表演能力展开论述,对文化素质的提升、专业素质教育、保持良好的和谐心态以及表演中的情感融入逐做论述与分析。艺海茫茫,难以蠡测,点滴见解,略述于下,若益于同仁丝毫,则我至为深幸。
关键词:杂技表演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和谐心态 情感融入
一、文化素质的提升
“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易经》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就是这个“化”字。在实际中,我们的杂技演员从小就介入专业训练,几年、十几年坚持不懈,对文化的学习往往给予疏忽或流于形式,这是十分致命的要害。现实中我们有的演员技艺精湛、功成名就,节目在国内外获奖,人也长成了大人,但肚子里的文化知识却少得可怜。他的思维仅限于杂技专业的范畴,对文化知识、社会知识、人情事故等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与人交流,不知道什么叫文明礼貌,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价值,自己也往往感到对社会的不适应。
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不容剥夺的。我们应当像重视演员的专业训练那样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学到实实在在的科学文化知识,让这些知识化为演员们的素质,通过这种升华提高他们的气质和品格,把他们陶治、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二、专业素质教育
杂技的专业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基本功(跟头、顶、腰、腿等)、节目技巧,而且还涵盖了与杂技专业密切相关的表演学、运动学、平衡学、力学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与杂技密切相关的素质教育,对杂技演员来说这是更深层次的知识。
杂技与体育一样,是力与技的结合,这是广义的概念。杂技表演中所需的弹跳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柔软度等等在体育中也大量存在。而运动学、平衡学、力学、惯性等二者之间也是相通的。从狭义上讲,二者的关键不同点有三,一是杂技节目较之体育项目相对面要窄一些;二是杂技的表演更加艺术化,而体育更加大众化;三是杂技的道具与体育的器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杂技在理论上的指导与体育却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在对演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中,应该多一些理性化的色彩,从理论上更深层次地破解杂技的许多千古之“迷”,让演员们通过对表演学、运动学、平衡学、力学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加深对杂技的理解。让他们知道不同节目的不同发力点,不同节目的不同平衡点,不同节目的个性与共性,从而逐步武装他们的头脑,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杂技人才。
三、保持良好的和谐心态是提高杂技表演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国传统杂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展示技巧。盘、绳、桌、伞、帽等生活与劳动工具的运用,展现出了我国的杂技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若将节目看作一个集体,那么杂技演员就是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每一个成员都与节目的成败有关系,衡量该集体是否具有整体的美感,在于该集体的杂技表演是否具有整齐划一的队形。在进行杂技表演时,每一个成员都应随着节奏展现出整齐、有规律的变化,使动作协调一致,若某个演员在表演时出现错误,就会影响这个集体的整体美感。只有确保集体中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全力以赴地表演,才能确保整体的美感,才能使集体获得荣誉。指导老师在进行演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先使演员对节目的构成有所了解,再慢慢地使其熟练掌握节目的所有技巧,最后将所有动作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演员的自信心,才能使演员在表演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最佳的表现状态,才能将精湛的演技呈现于观众眼前。
四、表演中的情感融入
演员的情感融入是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连接技巧和情感思想的纽带,它能把外部的肢体动作和内部的心理情感有机地、符合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杂技是以常人不可达到的技巧、造型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和形象塑造,都是以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为基础,而不是堆砌一些空洞单一的技巧动作的组合。情感离开技巧将无以体现,技巧离开情感更毫无色彩。杂技技巧是构成杂技节目的外部因素,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的流露。前者是节目的载体,后者是节目的灵魂,技巧承载情感,情感使技巧光彩夺目。艺术的本质既然是表现情感,而杂技的情感要用演员“肢体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观看广州战士杂技团的《对手顶·东方的天鹅》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演员将“缠绵的杂技技巧”完美的融入芭蕾舞中,不但展现出杂技的精髓所在,也表达出融入情感的杂技迎接新生命的神奇和魅力。演员在唯美的音乐配合下,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用眼神、笑容以及肢体语言来细腻地传达出表演者所需要的传达的意境情感,在诠释杂技技巧之余,也让这些叹为观止的更具内涵,注入灵魂的杂技焕发出生命的色彩!当今杂技已经悄悄地摆脱掉了千百年来传承固有表演形式的束缚,已经巧妙的借助于各门类艺术的表演个性,加上表演者给节目以灵魂与生命,把杂技节目推到了一个涵盖了各门类艺术特征,但却只属于杂技的这样一种“现代杂技”的艺术门类。赋予生命的杂技绽放着巨大的魅力,我们力求将杂技的精、险、美与节目中性格突出、情感丰富的演员结合起来,让观众不仅看到精彩的杂技,还体会到了演员的内心世界。用融入情感的表演来表达杂技故事对杂技本身来说是一种突破。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杂技表演与创作中,只有加入高难技巧与艺术因素,将杂技的整体艺术风貌呈现出来,才能创造出极具艺术感染力、艺术综合性的节目,才能使观众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杂技表演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和谐心态 情感融入
一、文化素质的提升
“文化”,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各学科的总和。所谓“修”,乃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易经》上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就是这个“化”字。在实际中,我们的杂技演员从小就介入专业训练,几年、十几年坚持不懈,对文化的学习往往给予疏忽或流于形式,这是十分致命的要害。现实中我们有的演员技艺精湛、功成名就,节目在国内外获奖,人也长成了大人,但肚子里的文化知识却少得可怜。他的思维仅限于杂技专业的范畴,对文化知识、社会知识、人情事故等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与人交流,不知道什么叫文明礼貌,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价值,自己也往往感到对社会的不适应。
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不容剥夺的。我们应当像重视演员的专业训练那样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学到实实在在的科学文化知识,让这些知识化为演员们的素质,通过这种升华提高他们的气质和品格,把他们陶治、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二、专业素质教育
杂技的专业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基本功(跟头、顶、腰、腿等)、节目技巧,而且还涵盖了与杂技专业密切相关的表演学、运动学、平衡学、力学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与杂技密切相关的素质教育,对杂技演员来说这是更深层次的知识。
杂技与体育一样,是力与技的结合,这是广义的概念。杂技表演中所需的弹跳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柔软度等等在体育中也大量存在。而运动学、平衡学、力学、惯性等二者之间也是相通的。从狭义上讲,二者的关键不同点有三,一是杂技节目较之体育项目相对面要窄一些;二是杂技的表演更加艺术化,而体育更加大众化;三是杂技的道具与体育的器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杂技在理论上的指导与体育却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在对演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中,应该多一些理性化的色彩,从理论上更深层次地破解杂技的许多千古之“迷”,让演员们通过对表演学、运动学、平衡学、力学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加深对杂技的理解。让他们知道不同节目的不同发力点,不同节目的不同平衡点,不同节目的个性与共性,从而逐步武装他们的头脑,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杂技人才。
三、保持良好的和谐心态是提高杂技表演能力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国传统杂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展示技巧。盘、绳、桌、伞、帽等生活与劳动工具的运用,展现出了我国的杂技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若将节目看作一个集体,那么杂技演员就是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每一个成员都与节目的成败有关系,衡量该集体是否具有整体的美感,在于该集体的杂技表演是否具有整齐划一的队形。在进行杂技表演时,每一个成员都应随着节奏展现出整齐、有规律的变化,使动作协调一致,若某个演员在表演时出现错误,就会影响这个集体的整体美感。只有确保集体中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全力以赴地表演,才能确保整体的美感,才能使集体获得荣誉。指导老师在进行演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先使演员对节目的构成有所了解,再慢慢地使其熟练掌握节目的所有技巧,最后将所有动作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演员的自信心,才能使演员在表演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最佳的表现状态,才能将精湛的演技呈现于观众眼前。
四、表演中的情感融入
演员的情感融入是节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连接技巧和情感思想的纽带,它能把外部的肢体动作和内部的心理情感有机地、符合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杂技是以常人不可达到的技巧、造型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和形象塑造,都是以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为基础,而不是堆砌一些空洞单一的技巧动作的组合。情感离开技巧将无以体现,技巧离开情感更毫无色彩。杂技技巧是构成杂技节目的外部因素,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的流露。前者是节目的载体,后者是节目的灵魂,技巧承载情感,情感使技巧光彩夺目。艺术的本质既然是表现情感,而杂技的情感要用演员“肢体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观看广州战士杂技团的《对手顶·东方的天鹅》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演员将“缠绵的杂技技巧”完美的融入芭蕾舞中,不但展现出杂技的精髓所在,也表达出融入情感的杂技迎接新生命的神奇和魅力。演员在唯美的音乐配合下,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用眼神、笑容以及肢体语言来细腻地传达出表演者所需要的传达的意境情感,在诠释杂技技巧之余,也让这些叹为观止的更具内涵,注入灵魂的杂技焕发出生命的色彩!当今杂技已经悄悄地摆脱掉了千百年来传承固有表演形式的束缚,已经巧妙的借助于各门类艺术的表演个性,加上表演者给节目以灵魂与生命,把杂技节目推到了一个涵盖了各门类艺术特征,但却只属于杂技的这样一种“现代杂技”的艺术门类。赋予生命的杂技绽放着巨大的魅力,我们力求将杂技的精、险、美与节目中性格突出、情感丰富的演员结合起来,让观众不仅看到精彩的杂技,还体会到了演员的内心世界。用融入情感的表演来表达杂技故事对杂技本身来说是一种突破。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杂技表演与创作中,只有加入高难技巧与艺术因素,将杂技的整体艺术风貌呈现出来,才能创造出极具艺术感染力、艺术综合性的节目,才能使观众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