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环境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民营经济要坚定信心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让中国找到了一条民富国强道路。在这条大路上,广大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已经成为各项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我国的民营经济始终是在质疑声、诽谤声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一些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对此,广大民营企业家应该坚定信心,继续在这条路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杂音很正常,实际上,党和政府多次对这种错误论调进行了批驳,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在今后的发展中,民营经济不仅不能退场,而且还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在,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政府部门能够在多长时间,多大力度上把讲话精神完全落到实处,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毕竟各地区各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一些部门,包括司法部门已经着手加快制定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总的来看,大势是好的。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既有自身内部原因,例如处于新旧动能转化期,旧动能的推动力已不足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新动能正处在迅速积聚,尚不能承担起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民营企业在新旧动能转化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时,国际形势又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再加上受错误言论的影响,民营经济的信心受到很大影响。党和政府正在想办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但最终主要还要靠企业自己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从来都是靠市场而不是市长。
  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50年,中国GDP要突破300万亿,而现在我国的GDP只有80万亿,这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就是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其中大部分需要靠民营经济来创造。
  现在许多民营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新,加大了科技和研发投入,专注做专利,希望打造百年老店。有的企业把科技的发展和投入、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目标。现在70%的创新都是由中小企业或者民营经济承担的,今后这个比例会更高。现在国家要以企业为基础建立科研发展平台,而不是建立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发展已经证明,我们需要在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基础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品上去。
  总之,民营企业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信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一定能够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广大民营企业家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党对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改革开放后是逐步提高和提升的。在党的十五大之前,非公有制经济被定位成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把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摆在与公有制经济平起平坐的地位。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升到了自家人的地位。
  从党的方针政策来看,从来没有提过“国退民进”或者“民退国进”的说法。我记得在起草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时候,有的人就提到,根据广东、浙江的发展经验,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不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快,而且对企业的改革也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民营经济往往受到歧视,遇到经济调整的时候,首先拿民营经济开刀。在市场准入方面,对民营经济的门槛也很高,往往把民营经济挡在门外,中央出台的很多好政策都无法认真贯彻落实下去。
  这几年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所谓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要“消灭私有制”、“限制民营资本”,这些是否定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错误言论。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成就。从经济学原理来说,随着生产向分散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规模经济并不是最有效的。按照传统观点,生产社会化以后,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矛盾将激化,然后由国家占领全部生产资料。现在看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多样化,生产的分散化、个性化、多样化、社会化以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并不一定要求,社會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建立单一的社会公有制。所以,目前根本看不到消灭私有经济的前景,否则只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经济的大倒退。比如,几亿人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是不是退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这些理论问题如果不搞清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会出现偏差。
  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还需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三中全会还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这几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进展不够理想,必须更好、更快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一定要把垄断行业,越来越多的竞争性业务放开,不要搞行政垄断,妨碍市场竞争。这样的话,可以腾出一大块天地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总是搞试点。国资委要由管企业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所以我认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垄断行业改革,对发展民营经济非常重要。
  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用优质制度建设支撑和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离不开民营经济。我国GDP从1978年的360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33倍。人均GDP则从1978年的300多元增长到2017年的5.9万元,按不变价格增长了22倍。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80%的就业、90%以上新增就业也是由占全国企业95%以上民营企业创造的。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增长奇迹的根本原因。第一,放弃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承认个人参与市场交易等行为的目的性及其客观性,全面接受参与市场交易的所有个人的诉求,并通过市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对个人的各种诉求进行能动约束和正向激励。这是传统的“计划”机制所不可比拟的。第二,实行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引入了包括管理、技术和资金在内的外部优质资源,有效克服了我国发展的短板。第三,承认个人利益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积极意义。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现阶段,不仅必须承认个人利益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而且需要承认收入分配必须依据“劳动”,否则经济活动就不会有效率。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讲“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不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讲“劳动致富”和“先富带后富”,只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无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
  只有毫不动摇地支持和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发展。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改革开放后40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忽视、限制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发展,将会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冲击和损失;反之,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就表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增长。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当务之急是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优质制度建设和供给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国实现更大发展。毫无疑问,通过短期政策措施的完善与实施,有助于民营经济走出近期发展的困境,在不同经济成分间构建新的平衡,必须努力做好。但是,仅重视和实施短期政策措施的改进与完善,包括设立资金池纾解企业融资困境等还是不够的。我们在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好有助于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和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恢复与发展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构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现代优质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以优质的制度建设和制度供给促进民营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何谓优质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有助于消除各种错误认识与理论束缚,有助于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法治社会,有助于实现正确赋权和权力的有效制衡与实施,有助于铲除一切形式的不平等关系的存活根基。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优质经济制度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有机结合,用优质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及时有效供给,支撑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并由此推动中国发展,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走向制度文明、文化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等倍受人类认同与尊重的强国。
  香港胜记仓集团董事局主席郭泰诚:新一轮深化改革为企业家提供了发展良机
  作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进程,企业家自身也实现了快速成长。中国在第一轮改革开放当中培养了一批企业家,现在第二轮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开启,这将为企业家和企业机构进一步实现自我提升和转型发展提供良机。
  企业家自身首先要视野开阔,把握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企业家要学会给自己的企业定位,给企业做战略导向,企业没有战略导向,就没有良好的未来。有长期的发展目标,有团队的工作计划,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才能带领企业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什么是“企业”和“企业家”?我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利益机构,“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配置不同规模的资金。拥有不同技能的人来到“企业”,利用自身的智慧、技术和能力获取财富。而“企业家”是人,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不是资本家,并不需要拥有太多资金,传统观念中那种“用钱来赚钱”的概念并不适用企业家,资金只是他的辅助工具。他拥有的是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肩负社会使命,负责组织带领团队實现共同理想,共同发挥社会价值,共同为社会创造财富,让企业和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香港胜记仓一直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变迁而发展。为了实现企业升级转型,企业一直梦想搭建一个“港口 市场、仓库 商场、售货员 搬运工、追溯技术 供应链”等的复合型全球贸易平台。2010年11月1日,胜记仓有缘获得京津冀腹地十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得到了实现梦想的大平台。通过八年多的努力,项目已纳入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一带一路”启动点项目。我们的发展理念是,“打造中国市场国际化、推动国际市场中国化”。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借助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契机,推动项目建设全球供应链,实现互联网、结算、通关、物流等功能一体化,强化项目竞争力。中国建设贸易强国,最迫切的是要解决“供应端、流通端、消费端”的三端关系,中国市场需要“世界贸易中心”这样的项目,负责解决市场贸易三端关系问题。
  中国14亿人的消费市场是对外发展的基础,全球70亿人的消费市场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目标。只要政府给予民营企业公平有效的金融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将在第二轮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勇当虎狼之师。
  (摘自2018年12月5日《经济参考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其他文献
跨越亚欧大陆广袤的田野,穿过大西洋无垠的水面,飞越亚马孙河畔的密林,穿越潘帕斯草原上空的云。11月29日傍晚,布宜诺斯艾利斯霞光满天,习近平主席专机越来越近。  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一架架专机,闪着银光的机体上一面面国旗,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首次落地南美洲,汇聚了代表着全球2/3人口、近90%生产总值的世界重要经济体领导人,汇聚了万千聚光灯。  人们在期待,全球温度随峰会会场的跌宕而
手术后,周大妈终于直起腰了!    在北京友谊医院骨科病房,就要出院的75岁高龄的周婉清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她一遍遍地夸赞为她做手术的主任医师唐海教授,不停地向笔者讲述她术前术后的喜人变化。  周大妈说,10几天前她走进病房时,还是近90度鞠躬的体态,原来1.65米的个子仅有1.5米高,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只看得见地,见不着天”。可是,术后才3天,她就能直起腰,挺胸抬头地行走了。这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  “面对重重挑战,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也要保持理性,登高望远,以负责任态度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  在南半球充满希望的阳春时节,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并在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引导性讲话,深刻分析人类历史大势,明确提出了二十国集团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的四点倡议,赢得与会领导人高度认同,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
亚太—欧洲—拉美。半个多月时间,飞越两大洋、跨越四大洲,行程6万公里,累计飞行70多小时,出席百余场活动。双边交往深耕细作,多边舞台纵横捭阖,中国朋友圈越做越大,中国主张更加深入人心。  11月27日至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欧洲拉美之行。从梅塞塔高原上的马德里到潘帕斯草原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通联两大洋的巴拿马城到欧洲大陆西端里斯本,世界目光一路随行。  情真·义深  一叠叠散着墨香的报纸
应西班牙王国国王费利佩六世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27至29日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同费利佩六世国王举行会晤,同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佩雷斯—卡斯特洪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提升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1.双方一致认为,2005年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是中西建交45周年
2020年7月17日,罗伯特·伯克海军上将正式接替詹姆斯·戈登·福戈海军上将,出任美国新任欧非海军司令。2020年12月3日,媒体曝光了他的1份电子邮件,泄露美军正在组建UFO特遣部队,使美海军这位高级将领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出身美海军潜艇兵,具有丰富机关工作经历  伯克1961年8月6日出生,是密歇根州波蒂奇市人,从小梦想成为1名潜艇兵。其学业相当优秀,先后获得西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和中佛罗
1.我们,巴西联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非共和国领导人,于2018年11月30日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一年一度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我们祝贺并支持阿根廷作为2018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工作,对阿方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  2.我们就国际政治安全、全球经济金融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我们重申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支持联合国的核
一、应阿根廷共和国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并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  二、习近平主席向马克里总统祝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成功举办,赞赏阿根廷作为主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为此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三、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举行了热情友好和富有成果的会谈,就双边关系、全球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
应巴拿马共和国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阁下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阁下于2018年12月2日至3日对巴拿马共和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此访进一步夯实了两国以相互尊重、透明共赢精神为指导的外交关系基础。  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巴建交以来各领域合作强劲起步,立足各自国情特点和比较优势,就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两国关系达成如下共识:  一、双方将坚持做平等互信、共同发展的真诚伙伴,做世界和平的建设
应葡萄牙共和国总统德索萨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2月4日至5日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德索萨总统举行会谈,分别会见罗德里格斯议长和科斯塔总理。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中葡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取得发展,并就双边关系、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一、双方一致认为,自1979年2月8日中葡建交,特别是自2005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