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说法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拘萨罗国乡间巡查,忽然特别想找一位智者讨论佛法,大臣们建议他去拜访恰在小镇居住的忏摩长老尼。忏摩长老尼曾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妃,智慧过人,随佛陀出家后,被称为女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波斯匿王一见到忏摩长老尼,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佛陀去世以后将会获得一种永恒的存在吗?”忏摩长老尼回答:“佛陀不说去世以后永恒存在。”波斯匿王又问:“佛陀去世以后是完全不存在吗?”长老回答:“佛陀也不这样说。”“佛陀去世以后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吗?”“佛陀没有这样说。”“那是非存在非不存在吗?”“佛陀更不这样说。”
  波斯匿王觉得忏摩长老尼的话意味深长。后来他见到佛陀,讲述了与忏摩长老尼的对话,佛陀表示赞许。
  佛陀去世后,到底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佛陀一些严谨的弟子,对此往往采取不回答和否定一切的方式。为什么会如此?这是人类局限的经验和认识能力所决定的,只有圆满觉悟的人,才能如实了解佛陀涅槃的生命境界。
  佛陀的涅槃有两种状态:一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佛陀已圆满开发了生命的智慧,超越了一切假相的束缚,随时安住在涅槃的妙乐之中;一是佛陀完成了教化的使命,结束这一期生命的存在,完全证入涅槃。
  對佛陀来说,由于已通达了生命规律,运用智慧延缓衰老和死亡并不困难。为了人间的利益,他曾想延长寿命,为此十几次暗示阿难,只要受到请求,他便可以长久住世。可惜每次阿难的智慧都被障蔽了,未能及时表达请佛陀长久住世的愿望。通过深入观察众生的福德因缘,以及众生对佛法的渴望程度,佛陀80岁时,决定3个月后离开人间,证入涅槃。
  当佛陀把这个决定告诉阿难时,阿难悲痛难当,一再请求佛陀不要这么早就离开人间。但一切都太晚了!佛陀即将证入涅槃的消息迅速传开,比丘和信众们无不心情沉痛。当佛陀告别吠舍离大城时,全城人依依不舍地前来送别。佛陀拖着衰老的身体在阿难和众比丘的陪伴下,开始了最后的弘化之旅。
  佛陀来到末罗族人的地界,在婆罗村外一个芒果园歇息,铁匠准陀听说后非常激动,赶紧来拜见佛陀,并请求佛陀到他的家里应供。第二天,佛陀带着比丘们来到准陀家里。准陀备好了丰盛的佳肴,将一碗有问题的旃檀树耳汤盛给佛陀。佛陀尝了一口后,腹部开始剧痛,马上要求准陀不要再给其他比丘食用。

  佛陀在2600 多年前就圆满寂灭了,但他给人间留下了宝贵的智慧教法。佛陀的身体并不是佛陀的代表,智慧传统才是佛陀的真实法身。如果有人愿意追求真实、自律、智慧、自由的生命境界,就能遇到清净的正法,犹如佛陀常在人间。

  因为粗心而毒害了佛陀的准陀,极度懊悔。佛陀强忍着腹痛安慰他:“准陀,请不要难过,你没有任何过错。你纯净的供养心非常可贵,你今生将因此获得长寿、健康、权势和名誉等福报。你和苏嘉塔的供养一样,是此生我接受的最好供养。苏嘉塔供养的奶粥帮我实现了菩提树下的觉悟,你供养的菌汤将会帮我入大涅槃。”他同时嘱咐比丘们,不要因为此事而埋怨准陀。待腹痛稍有好转,佛陀就拖着老病的身体继续上路了。
  佛陀要求阿难尊者陪他来到拘尸那罗城郊的娑罗树林,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安排了一张头朝北的卧榻。此时虽然不是花季,却满树花开。佛陀缓缓躺下,花瓣缤纷飘落,洒在他的身上,比丘们神情肃穆地守护在佛陀身旁。阿难因为难以克制悲伤,一个人躲在树林深处掩面抽泣。
  佛陀让人把阿难叫来,语重心长地安慰:“不要悲伤,也不要哭泣。我于往昔不是曾告诉过你,万物实性就是如此!与我们最亲近者终将与我们分别隔离!当一物既生成形,即具分离的必然性,不要其舍离,怎么可能?且必无此理。阿难!很久以来,你以慈和善良的身行、言语、意念亲近于我,心意坚定且无法计算,甚堪嘉勉。阿难啊!你当善自精勤,不久你将会断尽烦恼。”
  之后,佛陀吩咐阿难召集末罗族人,居民们扶老携幼地赶来,见到垂危的佛陀,莫不伤痛欲绝。娑罗树林中弥漫着愁苦哀伤的气氛,久久不散。
  附近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名叫须跋陀罗。他听说佛陀即将辞世,急切地赶来,恳求拜见佛陀。因为佛陀已耗尽精力,阿难不忍,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听到两人的对话,佛陀轻声制止阿难:“阿难,让他过来,这是我最后的弟子,不要障碍他来求见。”
  须跋陀罗非常感动,上前虔诚地礼敬佛陀,提出了久蕴心中的疑问:“尊贵的佛陀啊! 我曾遇到很多著名的老师,都声称已经觉悟,但他们的教法却互相矛盾。到底哪些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我该如何辨别呢?”
  佛陀告诉他:“哪里有八正道,哪里就有清净的梵行。只要按照八正道来生活,就能获得解脱智慧。”听了佛陀的开示,须跋陀罗当下决定皈依佛陀,并请求加入僧团,佛陀接受了他的请求。于是,须跋陀罗成为佛陀座下最后一位比丘弟子,并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为须跋陀罗开示后,佛陀嘱咐阿难:“比丘中若有人有这种想法:‘导师的教言已毕,我们不再有导师。’实非如此,不应作如是观。阿难,我为你们建立的法与戒,在我去世后即是你们的导师。阿难!要作自己的岛屿,作自己的皈依处;要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
  世尊的精力如油灯将尽,但他仍不放弃发出最后的光明。佛陀提醒比丘们,如有任何疑惑,应把握机会亲自向他请问。因为在场的比丘都已证得圣果,于修行不再有疑惑,所以都默然不语。
  确知比丘们于修行已无疑惑,佛陀最后开示道:“诸比丘啊!现在我劝告汝等,诸因缘皆为无常之法,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啊!”在拘尸那罗城外的娑罗树林中,佛陀庄严平和地休息了,结束了他伟大的一生!
  阿那律尊者以偈颂赞叹佛陀:“舍离诸贪欲,得证净涅槃。圣者寂灭时,心安稳坚定。”“心定不动摇,战胜诸苦痛。心已获解脱,犹如火熄灭。”
  佛陀在2600多年前就圆满寂灭了,但他给人间留下了宝贵的智慧教法。佛陀的身体并不是佛陀的代表,智慧传统才是他的真实法身。如果有人愿意追求真实、自律、智慧、自由的生命境界,就能遇到清净的正法,犹如佛陀常在人间。
其他文献
英国苏格兰有一位老爷爷,在退休之前是一名游乐场碰碰车管理员。退休之后,家人送了他一辆碰碰车做纪念。他琢磨一番,来了兴致,把这辆碰碰车改装成了一辆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的汽车!这辆车有照明灯、指示器、燃油表,而且手续完全合法,有牌照,也交了税,上路完全没问题。现在,老爷爷虽然已经69岁了,还会开着这辆宝贝车上街兜风。
他出版系列著作,成为畅销书作家,用稿费成立助学基金会;在清华经管学院与学者、企业家探讨中国发展  2018年10月23日,是朱镕基90岁寿辰。时光如梭,曾经威严的“铁面总理”已到了鲐背之年。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朱镕基任期届满,卸任国务院总理,此后深居简出,人们只能在他偶尔几次公开亮相时看到他的身影,或是在为数不多的新闻报道中了解他的近况。  相见时少,惦记却深。虽然退出了公众视线
1979年7月,邓小平和万里(左)在安徽黄山迎客松前合影。  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登黄山。他不许封山,不时有游客前来合影。随行人员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笑着问:“小平同志,我从没跟你正经照过相,要不来一张?”于是,两人就在迎客松下合了影。白發老人是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那年63岁。近40年后,万里长子万伯翱向《环球人物》记者详细讲述了这一幕,并且说:“毛毛(邓小平女儿邓榕)对我讲,‘
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已是82岁高龄。近几年,他的健康状况频频亮起红灯,2015年就曾因肺炎一度生命危急,所幸最终化险为夷。日前,李敖透露自己患上延脑(即延髓)瘤。他的经纪人透露,肿瘤为良性,具体病情有待观察。虽然李敖自称“生命只剩3年”,但还要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有生之年写完3本书。  专家解读/许兰萍(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脑瘤很可怕,似乎得上了就是不治之症。
法国作家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话其实中国民间也有,那就是“除死无大事”。  早春二月,本是群莺乱飞、万物生长的时节,我却看到两条震撼的自杀消息。一位是学者江绪林,因心灵破碎而自杀;一位是少年林嘉文,因不堪“史学天才”重负而自杀。前者令我震撼,我与江绪林几乎同龄,成长年代相仿,面临的破碎也有相似之处。他似乎是在替我们这一代最
最近,一条消息刷爆了军迷的朋友圈:4月23日海军节那天,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很可能下水。面对坊间热议,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3月30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做了回应: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在开展舾装(即安装武器、雷达等设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进一步的好消息不会让大家久等。虽未给出确切日期,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与大家见面,已经指日可待。  下水的日子近了,人们开始关注这艘国产航母会有哪些技术
韩浩月 专栏作家  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近日公映,在《海王》等大片的挤压下,他的这部“青春片”还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关注。之所以给“青春片”打上引号,是因为《狗十三》除了青春片属性外,还有家庭片与社会片的特征,它是部多层次、意蕴丰富的电影。  在《狗十三》之前,曹保平已经凭借《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佳作,赢得了观众口碑。在观众看来,曹保平是位不甘平庸、敢于在电影里展示人性复杂的
伯尼·馬库恩是美国一家五金店的老板,每次培训雇员,他都会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顾客来到店里,想买一把钢锯。售货员把顾客带到钢锯所在的货架前,闲谈中得知,这位顾客打算自己动手做个门框。售货员知道,做门框需要的是木工锯,而不是钢锯,但犹豫片刻后,并没有建议这位顾客改买木工锯。  马库恩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售货员说:“顾客指定要买钢锯,是因为他缺乏专业知识,而你不缺乏。你明知顾客买的产品不对,却
1978年2月下旬,首都北京春寒料峭。在人民大会堂,人们惊喜地看到了被错误审查关押长达16年之久的习仲勋。曾经熟悉的战友和同志们都感慨万分,叶剑英激动地说:“仲勋同志,你备受磨难,身体竟还能这么好!”此次,习仲勋是作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来参加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  16年了,重回北京,习仲勋已经65岁。在邓小平的批示下,在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的主持下,他得以平反。他渴望把自己和国
在收藏界,人人知道这样一个“神话”: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单枚面值只有8分钱,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20万倍,整版(80枚)接近150万元。这枚邮票的创作者就是著名画家黄永玉。  36年后的丙申年,又是一个猴年,生肖邮票发行进入第四轮,在“庚丙聚首,四世同堂”的日子,年逾九十的黄永玉再次出山,倾情设计了这套猴票。2016年1月5日,《丙申年》生肖邮票在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