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城市天胜种猪繁育场始建于2000年6月,本厂致力于种猪繁育,已具有原种猪繁育出二元种猪的先进水平,现是拥有新美系、台系、英系三大系列的种猪繁育基地。目前,优良种猪存栏600余头,育肥猪5 000余头,仔猪6 000余头。
从2011年开始,繁育场开始改扩建规模,改扩建保育猪舍2栋、育肥猪舍8栋,共3 000平方米,改扩建2 000平方米發酵床,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生态立体的科学养殖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从仔猪到出栏前始终生活在有机垫料上,排除的粪尿经过垫料里生物菌的发酵,迅速转化、降解,达到猪舍内无臭、无味、无蚊蝇、无废水、无废气、无固体废弃物,从而节约水资源。取暖来自微生物分解放热,又节约能源,这些垫料最终经过发酵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将猪舍间12亩(每亩667平方米)玉米地改建成水田种上水稻,水田里面养殖河蟹。
充分利用稻壳、锯末、玉米秸搅碎等制作发酵床,垫料加上有益发酵菌、水等,发酵到70℃左右,店面铺上隔垫层10厘米,第二天猪只进入发酵床猪舍,6个月后可将上层30~40厘米的垫料投放到水田里,作为有机肥料。每亩水田可放150~250千克,水稻不施肥、不打农药,可用“EM原露”(主要成分为光合作用菌、乳菌苗、放线菌等)2千克加水20千克稀释喷雾到水稻上。每克垫料中含有益菌15万个,每亩水田施垫料250千克×500克×15万个有益菌=375个亿,稻田上有“EM原露”,保证水田无病虫害。每年5月下旬和6月中旬放养蟹苗,每亩收货商品蟹85千克。这样就形成环保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生产出有机大米和无公害的河蟹,而且仔猪成活率提高了5%,育肥猪提前15~20天出栏,减少口蹄疫等疾病的发生,从而也提高了猪肉品质,达到无公害标准,保证消费者身心健康。
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即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社会效益。每年新增育肥猪销售200余头,新增仔猪销售1 000余头,新增销售收入100余万元。12亩水稻,亩产600千克,比玉米新增收入18000元。12亩水田河蟹,亩产河蟹85千克×12亩=1 020千克×80元/千克=81600元。一个循环模式新增销售收入110万元。节约堆粪用地900平方米,节约水资源量1 000立方米,减排粪尿17 200吨。
生猪生产是海城市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生态立体养殖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猪产业,提高优良品种率,满足市场需求。
从2011年开始,繁育场开始改扩建规模,改扩建保育猪舍2栋、育肥猪舍8栋,共3 000平方米,改扩建2 000平方米發酵床,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生态立体的科学养殖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从仔猪到出栏前始终生活在有机垫料上,排除的粪尿经过垫料里生物菌的发酵,迅速转化、降解,达到猪舍内无臭、无味、无蚊蝇、无废水、无废气、无固体废弃物,从而节约水资源。取暖来自微生物分解放热,又节约能源,这些垫料最终经过发酵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将猪舍间12亩(每亩667平方米)玉米地改建成水田种上水稻,水田里面养殖河蟹。
充分利用稻壳、锯末、玉米秸搅碎等制作发酵床,垫料加上有益发酵菌、水等,发酵到70℃左右,店面铺上隔垫层10厘米,第二天猪只进入发酵床猪舍,6个月后可将上层30~40厘米的垫料投放到水田里,作为有机肥料。每亩水田可放150~250千克,水稻不施肥、不打农药,可用“EM原露”(主要成分为光合作用菌、乳菌苗、放线菌等)2千克加水20千克稀释喷雾到水稻上。每克垫料中含有益菌15万个,每亩水田施垫料250千克×500克×15万个有益菌=375个亿,稻田上有“EM原露”,保证水田无病虫害。每年5月下旬和6月中旬放养蟹苗,每亩收货商品蟹85千克。这样就形成环保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生产出有机大米和无公害的河蟹,而且仔猪成活率提高了5%,育肥猪提前15~20天出栏,减少口蹄疫等疾病的发生,从而也提高了猪肉品质,达到无公害标准,保证消费者身心健康。
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即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社会效益。每年新增育肥猪销售200余头,新增仔猪销售1 000余头,新增销售收入100余万元。12亩水稻,亩产600千克,比玉米新增收入18000元。12亩水田河蟹,亩产河蟹85千克×12亩=1 020千克×80元/千克=81600元。一个循环模式新增销售收入110万元。节约堆粪用地900平方米,节约水资源量1 000立方米,减排粪尿17 200吨。
生猪生产是海城市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生态立体养殖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猪产业,提高优良品种率,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