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水下世界自然遗产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珊瑚礁群


  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Great Barrier Reef蜿蜒于澳洲的东北海岸,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达161公里。大堡礁由3000个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和泻湖组成,蔚为壮观。这个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总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它北部排列呈链状,由大约29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在落潮时,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通过,多姿多彩的珊瑚景色连绵不断,成为吸引游客的海底奇观。而涨潮时,大部分礁体被海水掩盖,只剩下600多个岛礁忽隐忽现。水下珊瑚栖息的水域颜色从白、青到蓝靛,绚丽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红、深玫瑰红、鲜黄、蓝相绿色,异常鲜艳。此处海鱼的种类有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也有242种。这里还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儒艮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当空俯视美丽的堡礁,透过海面可以看到浅礁群的绝美景致。

☆珊瑚是动物


  在游客眼中,珊瑚很结实,可以经得住浪涛冲击。活珊瑚是有生命的群体,它们看起来像植物那样摇曳滋长,实际上珊瑚是海洋里的一种很原始的动物。一块珊瑚,往往是成千上万亿个珊瑚虫的群体。它们的颜色比陆地植物的色彩要丰富绚丽得多。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白色珊瑚是珊瑚死后留下的残骸与骨骼。珊瑚虫很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没有眼睛、鼻子,只有灵敏的触手是它的感觉器官。触手随水流慢慢漂动,自由地伸缩,捕捉流经附近的浮游生物和碎屑。当受到惊吓时,即刻将触手缩回藏起来。在四周触手的中央,有一个小口,那是珊瑚虫的嘴,叫作“口道”。口道进去就是一根直肠子,没有食道和胃,它把消化后的残渣再由口道吐出来。
  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两大类。软珊瑚因身体柔软得名,已知有1000多种,软珊瑚群体的根基称柄部,其上部称冠部,布满了水螅体类,类似于触角,能从中伸出到群体表面之上。但有些群体的水螅体不能收缩,水螅体和群体通常都具有许多钙质骨针。而硬珊瑚则有很明显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珊瑚虫不断地大量分泌碳酸钙,形成坚硬的群体骨骼,在日积月累的堆砌后形成礁石,所以硬珊瑚亦称为造礁珊瑚,大部分生活在浅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不断上升的温度摧毁了珊瑚脆弱的生存环境,使大量的珊瑚褪色白化。

☆珊瑚礁是怎样形成的


  珊瑚礁是造礁石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也是由珊瑚虫组成,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度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且透明度高。世界上的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度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正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殖的理想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后分泌出石灰石,将之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这些石灰石经过外力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这便是珊瑚礁。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在最好的条件下,礁体每年不过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些“建筑师”们在此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同时也说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地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沉陷过程,使追求阳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断向上增长。珊瑚的成长过程很缓慢,水下生长的成片珊瑚可以说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旅行者的天堂


  大堡礁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活体珊瑚礁群,被誉为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在昆士兰州北部城市凯恩斯,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岛屿和路线去看珊瑚礁。澳洲大堡礁是潜水者的天堂。在水下,你可以看到种类多样的珊瑚群,美丽的景色会使你陶醉。
  而昆士兰附近的潜水胜地如蓝彩带礁10号、鳕鱼洞、降灵群岛、海龙岛可以观赏到成群结队的毛利濑鱼、红鲈、海葵、白鳍鲨、巨蛤、多鳞霞蝶鱼、所罗门甜唇、羽毛海星、海龟等海洋生物;而在费林德斯礁更是汇集了112种珊瑚,既有石松、联合瓣叶珊瑚、半层形珊瑚等硬珊瑚,也有如柳珊瑚、海绵珊瑚、海鞭等软珊瑚。当你与有着4种颜色的海葵鱼擦肩而过之时,竟会产生逊色与自卑感,因为那些闻所未闻的华丽而高傲的鱼群,并没有对潜水者有丝毫好奇与畏惧感,依然行踪如常、目不斜视。这是海洋生物的王国,一个绝对神奇的自由世界。它让你痴迷陶醉、不思离去,欣赏之际会萌生喜爱与保护它的意识。由于澳大利亚人环保意识较强,且人口较少,海洋资源的原始风貌还未被破坏,我们仍旧能观赏到大量罕见的珊瑚和美妙的热带鱼。

☆珊瑚礁群在消失


  原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的首席海洋學家查利·沃隆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只需短短20年时间便可让大堡礁这一世界遗产荡然无存,我们对此已经无能为力。在世界野生动植物专家会议上,大卫·艾登堡爵士也警告说,如果不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水平,全世界所有的热带珊瑚礁将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毁灭”的命运。他表示:“珊瑚礁就像是笼中的金丝雀。它们是在提醒人们必须关注海洋世界的命运。珊瑚礁最容易遭受破坏,所受影响显现出来的速度也可能是最快的。任何曾有幸潜入珊瑚礁的人无不为其壮丽的外表以及生物多样性所深深震撼。对于这些人来说,珊瑚礁将走向死亡并最终被褐色污泥覆盖,沦为一个砾石坑的命运定会让他们惊恐万分。”
  面对珊瑚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和平的志愿者们不断呼吁人类要热爱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其他文献
塞外边疆,胡杨精神蓬勃生长,与胡杨树般的儿女一起保家卫国。  我很早就听过胡杨的传说,也在图片中看过它的树姿奇特、黄叶灿烂,直到援疆到了喀什,才有幸见识胡杨树的神奇。  第一次是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相邻的院子里,周遭高大的杨柳下面,有几棵枝干细直的小树,有援友说,这就是胡杨树。正值秋末,小树叶黄枝疏,随风懒洋洋地轻摆,让人不禁怀疑,眼前这几棵普通的小树,就是传说中傲立沙海“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
《经济学人·商论》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消极情绪也许和身体疼痛一样具有进化意义,比如在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时感到的痛苦和悲伤,会提醒人们停止付出无谓的努力,避免损害自身繁殖的机会。这个观点引发读者关注,因为长久以来的通俗理解中,我们往往把消极情绪的作用视为负面一类,以避免和克服消极情绪为目标,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误会。  在中国,也有学者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为消极情绪正名。湖南大学邹竹林在其论文《进化心理
@V咣当咣当:人只有好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有多差。比如你胖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是健康、圆润、可爱,只有瘦了之后,才会感叹之前怎么胖成那个熊样;你不打扮的时候,会觉得比自己难看的人一抓一大把,只有精心打扮了以后,才会发现之前真是太邋遢了。所以说你一定要进步,否则始终自以为是中等偏上了还不错。不往上走,根本不知道眼下的状况其实挺糟了。  @德卡先生的信箱:人们总以为余生很长,很多事情是不着急的。其实从出生
夏日乡村,瓜果蔬菜在原野的风中,畦田里有农人种白菜。白菜好吃,虽是常物,新嫩多汁,风味清雅如秋月春风,宜送饭,宜下酒。  院墙外几株瓜蔓挂着大大小小三五只南瓜,青幽可爱。雨后皮色越发碧绿,映得水滴如翠,可玩可馔,切丝清炒,甘鲜爽口。南瓜外形圆鼓鼓的,有世俗氣,霜降后,其味苍老。常从乡下带来老南瓜,放案头,极妙。  我欢喜南瓜白菜,觉得有平淡的风致。
阿尔山不是山,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城市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火山森林公园,全国最具特色的火车站。在这里总是希望快点走,不是厌倦,是怕反而会更思念。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梦里·白色圣境  内蒙古的阿尔山市拥有超长的雪季,整整大半年时间这里都是白雪茫茫。宁静、空灵是阿尔山的最大特点。别处山河奔流不息,在阿尔山,只有白云与森林环绕着静默的白狼峰。在白狼岗上远眺,背后,敖包上的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眼前,
一张好的菜单应该能适应当前菜品的销售需求。在选择菜单的菜品时,要密切注意有关菜品的销售状况,阅读有关美食和各种菜谱的杂志和书刊。同时还要访问其他餐馆,了解他们销售什么食品以及这些食品的销售情况。了解他们有哪些菜特别受顾客欢迎,哪些菜销售不佳。  老餐厅的菜单不能一成不变,除了进行销售动态调查外,还要进行菜单分析;菜单分析是菜品选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菜单分析就是对菜单上各种菜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
夏天的一个夜晚,河湾村的人们正在酣睡,忽然听到天上传来沉闷而巨大的坍塌声,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天上掉落下来,砸在了地上。人们感到惶恐,纷纷出门查看,结果惊诧地发现西北部天空塌了,辽阔而黑暗的夜空缺损了一角,从缺损的地方透出天光,比白昼还要明亮。  漆黑的夜晚突然明亮,人们感到惊诧,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确实是真的,而且这光亮从塌陷的天空一角泄露下来,一直这么亮着,山村的夜晚变成了白昼。人们以为,这光亮不
1.控制食用量是最高指导原则 甜点或点心会让人发胖是因为热量较一般的食物高,所以,只要吃得适量,一点都不会增加体重。当然,正在减肥的人,如果拒绝点心和零食能很快达到效果。不过,如果你并不想戒掉美味的点心,又不愿减肥失败,就只有事先做好阶段性的计划,严格控制点心的食用量,一来可以让精神压力减少,二来又可提高成功率。  2.避免空腹吃甜点 因为空肚子的时候,热量吸收效果是最快的,而且很容易在不知不
我在重庆有个表大哥,我小时候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回来看我爸妈总带一堆东西。而且我跟他可以完全没有礼节礼貌,他刚进门笑着叫人:“二孃……” 孃字没喊完,我已经把糖果抢过来塞进嘴里了。  我还很喜欢他时髦的样子,整个家族,他率先烫了爆炸头,穿了电力纺的丝绸衬衣。说“率先”是不对的,他的时髦压根后继无人。那天在饭桌上外婆还数落他,说他打扮得“怪头怪脑的”。我替他不服管,捍卫道:“你不懂!大哥好昆!”外婆对
冯杰散文承续的是明清小品、现代言志散文的传统,为典范的士大夫式的写作范式。在都市的深处,闲坐书斋前的冯杰,寂寞中又带有点点的清思。他工书画,善文字,台湾版散文集子,纸张精美,内里的插画皆为其手绘,皆着彩色。竖体字,铜版纸,彩色插画,看上去雅致异常,文人范十足,而他的乡土文字,写的又是乡土世界的大红大绿,比如对联、年画的夸张与流俗,比如少年时看种猪交配的陈谷子烂芝麻。这一雅一俗于冯杰而言,其实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