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40年代大陆沦陷区的乡土小说虽立足于表达“与现代民族主义有深厚关系的政治性乡愁”,客观上却倾向于呈现传统文化的诗意,文化民族主义的特征更为明显,并因此带有独特的审美价值。40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创作表明,对曾长期浸染在封建文化传统中的中国而言,文化认同是双刃剑,它既能标明区别于“他者”的身份,也极易引向民族自恋的审美倾向中去,弱化对民族文化中的惰性因素的审思。40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并不明显,一方面作家们并没有能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发展出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国家理性;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作家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