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远程抄表是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实现自动化的必然选择。国家电网公司推广应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各省、市供电公司都积极应用此新技术,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并推动全部电力客户实现远程抄表,依托远程抄表,开展智能台区建设,为实现电费抄核收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信息采集;远程抄表;自动化
1 引言
远程抄表是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实现自动化的必然选择。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动全部电力客户实施远程抄表,并依托远程抄表,建设智能化台区,实现“一个实时、四个百分百”(台区内线损实时监控、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表率100%、远程费控覆盖率100%、银行代扣100%),争取尽快全实现电费抄核收的自动化。
本文介绍的远程抄表应用范围主要是泰安供电公司直供区智能台区建设,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在直供区智能台区建设过程中,深化应用远程抄表功能,实台区内线损实时监控、用电信息系统终端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表算费比率100%、远程费控覆盖率100%、银行代扣签订率100%,最终实现台区的智能化管理。
2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应用
2.1建立智能台区组织领导机构和信息通报制度
a)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应用工作顺利开展:针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电费工作在居民小区实施困难大等情况,成立了以部门主任和分管副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工作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b)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应用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线损智能台区建设工作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客户同意才能开展建设工作。工作组针对客户习惯先用电后交电费及流动营业厅上门收费方式,不理解、不支持远程费控及银行代扣业务这一难题,制订宣传发动措施计划,发扬“三千精神”,上门逐户做思想工作,详细讲解实施远程费控及银行代扣的好处和意义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c)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月初统计各单位智能台区建设五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提升措施,并在每月《营销同业对标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中对各单位、供电所完成情况进行排名。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消缺工作
1)基础档案整改工作。组织各营业单位按台区核对营销系统中客户基础档案,包括每一只电能表、每一块集中抄表器或用电服务终端,确保系统中每一个台区所带用户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开展专业化现场集中消缺。高度重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管理,以形式下发《关于成立用电信息采集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业务骨干组成专业消缺队伍,连续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达标月活动”,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达到99.15%,比年初提高9.55个百分点。
3)加强系统日常维护管理。抽调具备现场操作经验和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年轻人员成立采集运维组,每天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统计分析异常数据产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专业消缺队伍有针对性进行消缺。
2.3线损监控工作
1)建立线损模型工作
公司組织各单位在基础档案整改及采集终端消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的时间根据前期整改的供入、供出关口计量点信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搭建了138条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377条10千伏线路、3105个台区的线损模型。
2)利用远抄数据计算实时线损
组织各单位每天对所有线损指标的实时计算情况进行测试,针对每一个线损计算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系统消缺。
3)问题反馈整改
建立起了“异常指标发现、稽查监控人员派发工单、责任单位分析处理、工单处置情况回复、监控人员跟踪监控、确认正常终止工单”的闭环管理机制。所有发现的异常和处理情况均能在线统计公示、快速响应处理、在线跟踪总结,大大提升了异常因素的处理速度,提高了线损指标的实时可控水平。
2.4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工作
1)开展远程费控应用培训。
组织公司基层业务骨干人员,开展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应用培训,讲解远程费控系统运行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印发《智能台区建设操作意见》,明确自动抄表、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建设目标,编制《银行代扣、远程费控全民服务手册》,营造远程费控推广应用的社会氛围。
2)现场实施操作。
公司确定营业室卧龙家园、地质家园等27个台区为首批智能台区建设项目,利用3个月的时间按要求完成五大方面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定期上报《智能台区建设工作进度反馈表》,持续跟踪试点开展情况,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3大项、12小项,积累了10余条工作经验。
3)问题反馈系统消缺。
建立远程费控应用和银行代扣问题反馈机制,各营业单位操作人员每天监控远程费控测算状态,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给营销部采集运维班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消缺,确保表码全部远抄正常并上传至远程费控系统。对银行代扣预收代扣不成功客户利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短信提醒功能或其他方式通知客户银行代扣不成功,及时续存电费。
2.5自动抄表核算工作
1)改变抄表方式。2011年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后,各营业单位将3302册抄表册抄表方式全部改为远采集抄,每月抄表例日获取远采数据并全部直接用于算费。
2)问题反馈系统消缺。各营业单位电费电价专责每天监控有远采表码未应用表计明细,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抄表人员每天统计抄表例日当天未抄回数据的表计信息,及时反馈给营销部采集运维班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消缺。
3 系统应用评估与改进
3.1应用评估
3.1.1有效降低了线损率、增加了公司经济效益。公司正式实施此项工作后,处理异常问题56项,处理各类异常59项,及时发现并处理窃电2起,违约用电6起,追回电费损失1万余元,追回电量3.2万千瓦时。公司中低压线损率由2011年底的5.71%降至2012年1-9月份的3.05%,同比降低2.61个百分点,影响内部利润增加966万元,降损效果明显。
3.1.2有效缩短了抄表时间,减少了人工抄表工作量。目前在建的27个智能台区有12个已实现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应用率100%,节约人工成本2400元/台区月。
3.1.3有效提高了电费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了电费回收风险。12个智能台区全部实现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变客户“先用电,后缴费”为“先缴费,后用电”,减少了人工催费成本,降低了电费回收风险。
3.2存在的问题
3.2.1终端采集成功率和整点在线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继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集抄采集成功率持续不低于99%,终端整点在线率持续不低于97%。
3.2.2系统运行人员、终端维护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异常问题难以做到准确、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3今后的改进方向
3.3.1继续开展终端设施消缺和运行质量提升活动,确保终端采集成功率达到集团公司实用化水平。
3.3.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在每个抄表班组、供电所配备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的年轻员工,统一负责远程抄表工作。
【关键词】 信息采集;远程抄表;自动化
1 引言
远程抄表是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实现自动化的必然选择。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推动全部电力客户实施远程抄表,并依托远程抄表,建设智能化台区,实现“一个实时、四个百分百”(台区内线损实时监控、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表率100%、远程费控覆盖率100%、银行代扣100%),争取尽快全实现电费抄核收的自动化。
本文介绍的远程抄表应用范围主要是泰安供电公司直供区智能台区建设,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在直供区智能台区建设过程中,深化应用远程抄表功能,实台区内线损实时监控、用电信息系统终端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表算费比率100%、远程费控覆盖率100%、银行代扣签订率100%,最终实现台区的智能化管理。
2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应用
2.1建立智能台区组织领导机构和信息通报制度
a)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应用工作顺利开展:针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电费工作在居民小区实施困难大等情况,成立了以部门主任和分管副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工作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b)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应用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线损智能台区建设工作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客户同意才能开展建设工作。工作组针对客户习惯先用电后交电费及流动营业厅上门收费方式,不理解、不支持远程费控及银行代扣业务这一难题,制订宣传发动措施计划,发扬“三千精神”,上门逐户做思想工作,详细讲解实施远程费控及银行代扣的好处和意义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c)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月初统计各单位智能台区建设五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提升措施,并在每月《营销同业对标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中对各单位、供电所完成情况进行排名。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消缺工作
1)基础档案整改工作。组织各营业单位按台区核对营销系统中客户基础档案,包括每一只电能表、每一块集中抄表器或用电服务终端,确保系统中每一个台区所带用户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开展专业化现场集中消缺。高度重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管理,以形式下发《关于成立用电信息采集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业务骨干组成专业消缺队伍,连续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达标月活动”,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达到99.15%,比年初提高9.55个百分点。
3)加强系统日常维护管理。抽调具备现场操作经验和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年轻人员成立采集运维组,每天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统计分析异常数据产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专业消缺队伍有针对性进行消缺。
2.3线损监控工作
1)建立线损模型工作
公司組织各单位在基础档案整改及采集终端消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的时间根据前期整改的供入、供出关口计量点信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搭建了138条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率、377条10千伏线路、3105个台区的线损模型。
2)利用远抄数据计算实时线损
组织各单位每天对所有线损指标的实时计算情况进行测试,针对每一个线损计算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系统消缺。
3)问题反馈整改
建立起了“异常指标发现、稽查监控人员派发工单、责任单位分析处理、工单处置情况回复、监控人员跟踪监控、确认正常终止工单”的闭环管理机制。所有发现的异常和处理情况均能在线统计公示、快速响应处理、在线跟踪总结,大大提升了异常因素的处理速度,提高了线损指标的实时可控水平。
2.4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工作
1)开展远程费控应用培训。
组织公司基层业务骨干人员,开展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应用培训,讲解远程费控系统运行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印发《智能台区建设操作意见》,明确自动抄表、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建设目标,编制《银行代扣、远程费控全民服务手册》,营造远程费控推广应用的社会氛围。
2)现场实施操作。
公司确定营业室卧龙家园、地质家园等27个台区为首批智能台区建设项目,利用3个月的时间按要求完成五大方面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定期上报《智能台区建设工作进度反馈表》,持续跟踪试点开展情况,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3大项、12小项,积累了10余条工作经验。
3)问题反馈系统消缺。
建立远程费控应用和银行代扣问题反馈机制,各营业单位操作人员每天监控远程费控测算状态,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给营销部采集运维班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消缺,确保表码全部远抄正常并上传至远程费控系统。对银行代扣预收代扣不成功客户利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短信提醒功能或其他方式通知客户银行代扣不成功,及时续存电费。
2.5自动抄表核算工作
1)改变抄表方式。2011年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后,各营业单位将3302册抄表册抄表方式全部改为远采集抄,每月抄表例日获取远采数据并全部直接用于算费。
2)问题反馈系统消缺。各营业单位电费电价专责每天监控有远采表码未应用表计明细,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抄表人员每天统计抄表例日当天未抄回数据的表计信息,及时反馈给营销部采集运维班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消缺。
3 系统应用评估与改进
3.1应用评估
3.1.1有效降低了线损率、增加了公司经济效益。公司正式实施此项工作后,处理异常问题56项,处理各类异常59项,及时发现并处理窃电2起,违约用电6起,追回电费损失1万余元,追回电量3.2万千瓦时。公司中低压线损率由2011年底的5.71%降至2012年1-9月份的3.05%,同比降低2.61个百分点,影响内部利润增加966万元,降损效果明显。
3.1.2有效缩短了抄表时间,减少了人工抄表工作量。目前在建的27个智能台区有12个已实现采集成功率100%、自动抄应用率100%,节约人工成本2400元/台区月。
3.1.3有效提高了电费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了电费回收风险。12个智能台区全部实现远程费控和银行代扣,变客户“先用电,后缴费”为“先缴费,后用电”,减少了人工催费成本,降低了电费回收风险。
3.2存在的问题
3.2.1终端采集成功率和整点在线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继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集抄采集成功率持续不低于99%,终端整点在线率持续不低于97%。
3.2.2系统运行人员、终端维护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异常问题难以做到准确、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3今后的改进方向
3.3.1继续开展终端设施消缺和运行质量提升活动,确保终端采集成功率达到集团公司实用化水平。
3.3.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在每个抄表班组、供电所配备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的年轻员工,统一负责远程抄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