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扫描,扫描数据经3D-MIP 重
【机 构】
:
郑州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扫描,扫描数据经3D-MIP 重建,黑白反转,形成类PET影像.16例与常规MRI/CT图像对比,15例与PET图像对比.比较12例患者病变区域放化疗前后的体积及ADC值变化.结果 恶性肿瘤的原发灶、术后复发灶及转移灶的实性成分在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囊变及坏死部分呈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常规MRI/CT比较的16例中,类PET成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90.0%;常规MRI/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90.3%.与PET比较的15例中,类PET成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96.0%;PET成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92.0%.类PET成像显示骨转移瘤和膀胱肿瘤的数目多于PET成像.12例行放化疗的患者中,7例病灶范围缩小,10例病变区域的ADC值升高.结论 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对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CT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评价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的价值.方法 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证实、拟行手术的9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CT及MRI检查,以术后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印戒细胞癌多排螺旋CT特点及TNM分期的能力.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证实的40例胃印戒细胞癌的CT资料,分别从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形态、强化模式
目的 探讨64排CT对直肠绒毛管状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5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绒毛管状腺瘤患者的CT表现,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轴位图像及薄层重建的多平面重
目的 通过对伴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或可疑小肝癌患者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多期增强扫描,研究DWI及ADC值对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得出诊断小肝癌的ADC最佳界值.方法 42例临床
目的 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策略.方法 50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 4期增强(动脉期、门静脉血管成像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观察门静脉
目的 探讨CT及MRI在卵巢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的CT、MRI资料,其中4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
目的 探讨失神经支配肌肉不同时期MRI表现、ADC值及横截面积变化.方法 31例臂丛神经损伤致冈下肌完全性失神经支配的患者行MRI扫描.观察失神经支配肌肉的MRI表现.并测量两侧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与转移瘤MRI征象,以提高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椎体骨质疏松急性压缩性骨折和23例转移瘤患者的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I扫描
目的 探讨MSCT动态观察及图像后处理在神经性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神经性关节病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MSCT容积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