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高质差小区占比作为省公司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是日常优化处理一项重点,在平时日常优化处理中如果不注意排查问题的顺序和处理技巧,往往会花费了大量时间,收到的效果却不大,本次结合平时处理高质差的例子,定位引起高质差原因的有效方法。在处理高质差小区时,发现1203_0小区上、下行质量都不好。
二、原因分析
质差小区原因分类和排查步骤的主要原则是:首先排查和归类为基站主设备故障,包括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其次归类为器件故障(直放站和无源器件问题),接着归类为覆盖问题,外部干扰等等;最后排查为频点干扰原因和参数方面的原因。
检查小区是否有对质量有影响的告警,包括传输告警,如果有,则先解决小区告警问题
检查小区是否存在隐性故障,如有,原因分类定位为主设备故障。
检查小区是否带有直放站和无源器件,排查直放站和无源器件性能问题;如有,原因分类定位为器件故障。
排查覆盖问题:分析小区是过覆盖还是弱覆盖导致,过覆盖则要控制距离;弱覆盖要通过调整天线、增强功率、增加资源等方案解决
排查无线参数设置和邻区完善性。
排查干扰问题,主要有外部干扰、频点干扰、互调干扰等。
三、处理措施
(一)告警排查
首先,在处理高质差小区时,第1步要排查的是该基站是否有故障告警,检查小区的实时告警戒、历史告警,主要有载频、传输、GTMU板、合路器等板件故障引起质差较多。
实时查询1203基站告警,小区目前运行正常,小区7号12:30左右,出现站点复位,整个过程持续约2分钟,之后恢复正常,查询该小区出现的时间,该小区一直是高质差小区通报小区,与最近基站告警关系不大,因此,该原因可以排除。
(二)隐性故障排查
小区隐性故障排查,查看小区的载频级MR,如果是某1载频MR质量非常差,则很可能是该载频频点、载频硬件存在问题,如果是所有载频MR都存在较差的现象,要把跳频关闭再观察是否是某1载频质量差还所有载频质量都差,关闭跳频所有载频质量都差,则要检查该小区是否有下挂直放站;没有直放站的,要分析小区的主分集差差异、载频级指配、上下电平覆盖等,从指标分析小区是否存在故障。
(三)覆盖问题排查
通过NASTAR分析分析可以看出,该小区覆盖距离很大,平均TA:2~4左右,其周边的覆盖由于该处周边都没有基站,如果没有该基站覆盖,则该处周边就没有基站覆盖了,在实际的处理高质差小区中,如果是单纯的解决该小区覆盖,那我们直接就可以通过调整天馈、降低基站发射功率等使覆盖距离变小,质量自然就变好了,但这样会导致用户投诉,影响到客户感知。因此,只能从其它方面来想办法解决。
(四)参数检查
响上下行质量的一些参数主要包括:ACCMIN设置过低、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质差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功率参数设置不当、邻区不完善、功率设置、跳频没开等等。
检查上以各参数,1203_0小区设置与现网的其它小区设置基本一致,邻区的完善,开跳频的目的就相当是频率分集和干扰源分集,但由于载频不多,开跳频效果本来就不大,因此,参数这方面调整对解决质差改善不大,因此要从干扰排查手段来解决。
(五)干扰排查
干扰主要包括外部干扰、频点干扰、设备自身互调干扰。外部干扰主要外部引起,其特点是时段性很强,干扰带宽宽、周边其它基站影响大,我们一般通过扫频来定位;频点干扰主是来自是网内频点设置不当,包括上行和下行,上行我们可以通过实时观察干嘛带和查询干扰相关指标来定位,下行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干扰话务、实地测试等方法来定位和解决;
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定位1203_0质差是由于覆盖大远,电平覆盖也不太好,导致频点不干净,产生质差,由于该小区上下行质量都差,我们先分析小区实现上行干扰情况。
实时检查小区的频点配置,如下图,频点配置:87,36,62,32,51,能过GENEX Nastar频点检查,没有发现小区存在干扰的频点干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没无法进行定位,但有一条我们知道,该小区的覆盖范围非常远,我们知道,如果小区覆盖远,此时会造成弱覆盖电平干扰产生质差,该种干扰无法从后台来准确定位的,为了彻底定位是否由于弱覆盖电平干扰产生质差,现网中一般不建议使用E频点,E频点很干净,我们可以将该小区的频点全部修改为E频点,如果该小区上下行话质较原来的改善明显,则可以很肯定是由于频点不干净导致的干扰,引起质差。
四、处理结果
处理方法:修改该小区频点:87,36,62,32,51为1015、1023、1021、1019、1017
处理效果:通过修改频点后,11号对该小区进行跟踪,可以看出小区上行下质差改善非常明显,由此可以定位是由于小区覆盖远导致的电平弱,频点干扰引起,修改为E频点后问题得到解决。
五、经验总结
高质差小区处理是平时日常优化的一项日常工作,所涉及的原因主要有硬件问题、基站隐性问题、参数设置问题、频点规划设置问题,天线挂高区过高(基站站点高、覆盖区域大)、频点规划不当,地理特定位置影响,很容易造成小区上下行质量好,影响客户感知。但在实际中,在一些区域由于该区域基站就稀少,下压天线、降低功率等手段虽然把问题解决,但导致客户投诉没信号,为了权衡两都的优缺点,我们只能把频点尽量做到干净,减少小区干扰水平。
本案例通过修改E频点解决问题,并不是说都使用E频点好,因为有些老手机会识别不了E频点,而且华为有些设备如:BTS3012合路器还不支持,配置后会超带宽告警。我们可以借鉴本案例经验,在遇到高质差无法解决时可以先把该小修改为E频点或干净的频点,观察指标,如果有改善,则我们很快就可以定位是由于频点配置不当导致质量,然后我们可以对质差、干扰、覆盖进行权衡,采取重新规划频点、适当利用有利地形等方法,在不影响投诉的前提下降低高质差小区比例。
高质差小区占比作为省公司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是日常优化处理一项重点,在平时日常优化处理中如果不注意排查问题的顺序和处理技巧,往往会花费了大量时间,收到的效果却不大,本次结合平时处理高质差的例子,定位引起高质差原因的有效方法。在处理高质差小区时,发现1203_0小区上、下行质量都不好。
二、原因分析
质差小区原因分类和排查步骤的主要原则是:首先排查和归类为基站主设备故障,包括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其次归类为器件故障(直放站和无源器件问题),接着归类为覆盖问题,外部干扰等等;最后排查为频点干扰原因和参数方面的原因。
检查小区是否有对质量有影响的告警,包括传输告警,如果有,则先解决小区告警问题
检查小区是否存在隐性故障,如有,原因分类定位为主设备故障。
检查小区是否带有直放站和无源器件,排查直放站和无源器件性能问题;如有,原因分类定位为器件故障。
排查覆盖问题:分析小区是过覆盖还是弱覆盖导致,过覆盖则要控制距离;弱覆盖要通过调整天线、增强功率、增加资源等方案解决
排查无线参数设置和邻区完善性。
排查干扰问题,主要有外部干扰、频点干扰、互调干扰等。
三、处理措施
(一)告警排查
首先,在处理高质差小区时,第1步要排查的是该基站是否有故障告警,检查小区的实时告警戒、历史告警,主要有载频、传输、GTMU板、合路器等板件故障引起质差较多。
实时查询1203基站告警,小区目前运行正常,小区7号12:30左右,出现站点复位,整个过程持续约2分钟,之后恢复正常,查询该小区出现的时间,该小区一直是高质差小区通报小区,与最近基站告警关系不大,因此,该原因可以排除。
(二)隐性故障排查
小区隐性故障排查,查看小区的载频级MR,如果是某1载频MR质量非常差,则很可能是该载频频点、载频硬件存在问题,如果是所有载频MR都存在较差的现象,要把跳频关闭再观察是否是某1载频质量差还所有载频质量都差,关闭跳频所有载频质量都差,则要检查该小区是否有下挂直放站;没有直放站的,要分析小区的主分集差差异、载频级指配、上下电平覆盖等,从指标分析小区是否存在故障。
(三)覆盖问题排查
通过NASTAR分析分析可以看出,该小区覆盖距离很大,平均TA:2~4左右,其周边的覆盖由于该处周边都没有基站,如果没有该基站覆盖,则该处周边就没有基站覆盖了,在实际的处理高质差小区中,如果是单纯的解决该小区覆盖,那我们直接就可以通过调整天馈、降低基站发射功率等使覆盖距离变小,质量自然就变好了,但这样会导致用户投诉,影响到客户感知。因此,只能从其它方面来想办法解决。
(四)参数检查
响上下行质量的一些参数主要包括:ACCMIN设置过低、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质差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功率参数设置不当、邻区不完善、功率设置、跳频没开等等。
检查上以各参数,1203_0小区设置与现网的其它小区设置基本一致,邻区的完善,开跳频的目的就相当是频率分集和干扰源分集,但由于载频不多,开跳频效果本来就不大,因此,参数这方面调整对解决质差改善不大,因此要从干扰排查手段来解决。
(五)干扰排查
干扰主要包括外部干扰、频点干扰、设备自身互调干扰。外部干扰主要外部引起,其特点是时段性很强,干扰带宽宽、周边其它基站影响大,我们一般通过扫频来定位;频点干扰主是来自是网内频点设置不当,包括上行和下行,上行我们可以通过实时观察干嘛带和查询干扰相关指标来定位,下行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干扰话务、实地测试等方法来定位和解决;
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定位1203_0质差是由于覆盖大远,电平覆盖也不太好,导致频点不干净,产生质差,由于该小区上下行质量都差,我们先分析小区实现上行干扰情况。
实时检查小区的频点配置,如下图,频点配置:87,36,62,32,51,能过GENEX Nastar频点检查,没有发现小区存在干扰的频点干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没无法进行定位,但有一条我们知道,该小区的覆盖范围非常远,我们知道,如果小区覆盖远,此时会造成弱覆盖电平干扰产生质差,该种干扰无法从后台来准确定位的,为了彻底定位是否由于弱覆盖电平干扰产生质差,现网中一般不建议使用E频点,E频点很干净,我们可以将该小区的频点全部修改为E频点,如果该小区上下行话质较原来的改善明显,则可以很肯定是由于频点不干净导致的干扰,引起质差。
四、处理结果
处理方法:修改该小区频点:87,36,62,32,51为1015、1023、1021、1019、1017
处理效果:通过修改频点后,11号对该小区进行跟踪,可以看出小区上行下质差改善非常明显,由此可以定位是由于小区覆盖远导致的电平弱,频点干扰引起,修改为E频点后问题得到解决。
五、经验总结
高质差小区处理是平时日常优化的一项日常工作,所涉及的原因主要有硬件问题、基站隐性问题、参数设置问题、频点规划设置问题,天线挂高区过高(基站站点高、覆盖区域大)、频点规划不当,地理特定位置影响,很容易造成小区上下行质量好,影响客户感知。但在实际中,在一些区域由于该区域基站就稀少,下压天线、降低功率等手段虽然把问题解决,但导致客户投诉没信号,为了权衡两都的优缺点,我们只能把频点尽量做到干净,减少小区干扰水平。
本案例通过修改E频点解决问题,并不是说都使用E频点好,因为有些老手机会识别不了E频点,而且华为有些设备如:BTS3012合路器还不支持,配置后会超带宽告警。我们可以借鉴本案例经验,在遇到高质差无法解决时可以先把该小修改为E频点或干净的频点,观察指标,如果有改善,则我们很快就可以定位是由于频点配置不当导致质量,然后我们可以对质差、干扰、覆盖进行权衡,采取重新规划频点、适当利用有利地形等方法,在不影响投诉的前提下降低高质差小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