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包含了许多基础性知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逐渐显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学,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寻求有效的方法。人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对学生的德育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是基础性知识,包括拼音、部首、识字等,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符合这个年纪的学生的喜好,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主,结合教学目标,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解,尤其是语文教学,很多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思想导致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学,甚至培养出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巧妙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文教学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限,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课本内容时会参考教材解析,所以教师的讲解往往千篇一律,很少有所突破。语文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传统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的,这种应试思想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教育,注重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促进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內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限,在现有的传统教学体制下多为应试内容,因此教师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提问时注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我在给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采用多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木”这个字时,采用象形的方法,我让学生仔细观看这个字,问学生这个像不像一棵树,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木”字的形象。而在讲解“抬”这个字时,先问学生“台”这个字怎么念,然后告诉学生“抬”的读音和含义,表示抬东西需要用手所以是“扌”这个偏旁,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引导学生感受造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结合阅读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事物。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往往会根据参考答案进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学生,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真正领悟文章的人文情怀。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作品更是人文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文教育。以古诗为例,古诗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阅读古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代文化,掌握人文内涵。如《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的喜爱。而通过阅读古诗,也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发学生开阔胸襟,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在进行《春晓》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几遍这首诗,提问学生读这首诗感受到了什么,不限定正确答案,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再给学生讲解这首诗的背景,解析这首诗,使学生可以感受这首诗的人文情怀。
3 通过写作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综合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表达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传统写作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范文,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写一篇作文。但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作文往往没有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作文可读性较低,内容空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努力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写作技巧。以我的实际教学为例,在一次写作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母爱》为题进行写作,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的印象做深刻的一件事,提问学生在生病的时候是谁日夜陪在身边照顾自己的,帮助他们感受母亲的爱,感受人性的温暖。
4 结语
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缺少对人文的教育。小学语文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逐步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渗透人文教育[J].速读旬刊,2015.
[2]付文婷,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南风,2016.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学校 江西省南昌市 330044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教学;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多是基础性知识,包括拼音、部首、识字等,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符合这个年纪的学生的喜好,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主,结合教学目标,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解,尤其是语文教学,很多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思想导致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学,甚至培养出人格不健全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品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 巧妙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人文教学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限,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课本内容时会参考教材解析,所以教师的讲解往往千篇一律,很少有所突破。语文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传统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的,这种应试思想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教育,注重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促进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內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限,在现有的传统教学体制下多为应试内容,因此教师还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提问时注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我在给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采用多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木”这个字时,采用象形的方法,我让学生仔细观看这个字,问学生这个像不像一棵树,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木”字的形象。而在讲解“抬”这个字时,先问学生“台”这个字怎么念,然后告诉学生“抬”的读音和含义,表示抬东西需要用手所以是“扌”这个偏旁,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引导学生感受造字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结合阅读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的事物。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往往会根据参考答案进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学生,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真正领悟文章的人文情怀。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作品更是人文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文教育。以古诗为例,古诗在我国的历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阅读古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代文化,掌握人文内涵。如《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早晨的美好景象,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的喜爱。而通过阅读古诗,也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发学生开阔胸襟,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在进行《春晓》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几遍这首诗,提问学生读这首诗感受到了什么,不限定正确答案,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再给学生讲解这首诗的背景,解析这首诗,使学生可以感受这首诗的人文情怀。
3 通过写作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综合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表达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传统写作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范文,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写一篇作文。但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作文往往没有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作文可读性较低,内容空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努力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写作技巧。以我的实际教学为例,在一次写作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母爱》为题进行写作,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的印象做深刻的一件事,提问学生在生病的时候是谁日夜陪在身边照顾自己的,帮助他们感受母亲的爱,感受人性的温暖。
4 结语
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缺少对人文的教育。小学语文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逐步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渗透人文教育[J].速读旬刊,2015.
[2]付文婷,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南风,2016.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学校 江西省南昌市 3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