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师道”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原道》有云:“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作为一名教师,能带给学生什么?需要带给学生什么?虽已从教十余年,仍是每每如履薄冰,紧张不已,唯恐课上误了学生的青春。
   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呼。这里的“天下”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国”或者西方意义上的“国家”,此两者要么是统治义,要么是政治义,而“天下”则更多是文化义。到了清末,处于又一次的天崩地裂之中的维新派康有为,则进一步有“保国”与“保教”之别的说法,此“保教”之“教”,就是光披四表、泽被苍生的中华“文教”,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几百年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全面的,至今犹能同感李鸿章在奏章中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惊呼。这是因为,不同于以往游牧民族之颟顸,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不仅仅是形而上的,还有形而下的。套用《大学》中的八条目之说,历史上中国的危局更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技术性落差所致,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从“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内圣”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可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却无情地摧毁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化自信,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救亡图存的“亡国”与忧愤不已的“亡教”之间摇摆与挣扎,直至今日,“文教”这个问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
  那么今日我们之“文教”困境究竟是什么?不同于清末以来中国积弱积贫的“亡国”之忧,今日国力日渐隆盛,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在西方文化和现代物质主义的双重影响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何处安放,如何立足?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民族复兴的根源是什么?文化自信只能从自己的传统中去寻找,民族复兴端赖于文化复兴,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民族复兴就只是一场无法持续的物质狂欢。但是,这里的“文化复兴”不会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复活,因为传统文化肯定是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我们需要的是传统文化的再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以西方现代文化为“用”,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再造、文化复兴的不二之门。无“体”则失“根本”,“本”立而道生。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复兴和创新的总根源。
  一个多世纪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晚明启蒙之光,往圣前贤、仁人志士,载驰载驱、征逐踉跄,传统文化再造问题一次次被提起,一次次又无疾而终。时至今日,吾国再迎复兴之曙光,再造传统文化以之为民族复兴之根,渐为国人之共识,而教育为文化建设之本。以细读为基础,以传统文化讲习、思想启蒙、人格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博雅教育则是教育之本。以心性涵养、思想启蒙、方法论智慧的角度,以更高高度、更宽视野、更整体性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和成长问题,而不是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应试的成绩。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解决了心性涵养、思想启蒙、方法论智慧等博雅教育诸问题,掌握知识、成绩好,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西方文化的冲击,带来了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惑。所谓传统文化复兴问题,不在庙堂,不在高屋,不在徒唤,不在高论。文化是精神,是品味,是气质,是情趣,是日常生活的知行合一。多年来,论者多矣,呼者多矣,现在需要行动,需要从概念到行为的行动,需要情怀的建构,需要从底层做起,积寸累之功,需要在日常活出创造性转化后的传统。传统文化复兴,匹夫在兹!今日中国“文教”之堪忧固非完全由教育之弊所致,而复兴“文教”之隆盛亦单非教育所能,但是教育——真正体现教育本质和精神的好教育——是基础。
  
   从知识到思想,从优秀到优雅,从生活美学到公共文化空间,这就是以细读为基础,以传统文化讲习、思想启蒙、人格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博雅教育的教育理想、社会理想,何其艰!何其乐!阅读、思考、辩论、情怀、超越性,哲学、历史、文学、写作,这些看似都是“无用”的,都不是功利性的工具,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自我成长却是最最重要的养分和素质。“无用之学”,最终,将是“无用之大用”。
   我们相信教育就是培养思考的内驱力,教师只不过是唤醒潜能,“体验在其中”,在细读中有“我”之思,在社会实践中有“我”之验,这是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完美诠释。所谓博雅教育,也就是Liberty Education,也可以翻译成自由教育或者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的教育共识,其所成就的,不是只占有知识、没有灵魂的专门家,不是无德之才,而是有文化、有思想、有担当的人。“做事先做人,由智及仁”,希望我们的学生都是有格局、有情怀、有智慧、有创新的人,能裨益于“天地、生民、绝学、万世”之人,在不同领域赓续并创造中华“文教”和“学统”之人。学生的人生格局、家国情怀、担当意识是成人成己、裨益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我们强调教育的“植根”性而非“插花”,以细读为基础,把细读与思考作为个体成长的前提。细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心性的体现。细读和思考,是主体性学习的真正開始,同时也是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生活美学建构的纽带。细读,是找寻自己的过程。思想启蒙之路,或者说方式,不应该是外在的,而应该是内在的。也就是说,不应该仅仅是外在性的说教和“听”,而更应该是内在性的“研”与“习”,如何达到内在性的“研”与“习”?那就是主体性阅读!只有建立在精选阅读文本、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问题意识的主体性阅读基础上的深刻的独立的思考,并且打开教育的“生活之窗”,知识因此和生命是关联的,而不是外在的,在思考和体验中去感知,进一步借助于外在性的说教与“听”,思想启蒙才是打动灵魂的,是根基性的、有感知的、有章法的。
   当然,其中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知识和思想的关系。知识和思想本身并不矛盾,没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持续性的思考是很难进行的,因为知识是思想的基础。孔子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若是“学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填充。但也要防止“思而不学”,获取知识是必须的,关键是通过“思”,去触类旁通、见微知著,让知识成为“动态”的存在,把学和思结合起来。二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把思和行结合起来。这个“行”,一是“腿”行,一是“手”动。“腿”行就是“社会实践”,在具体、真切的场景中去感悟。“手”动就是写作,要动笔,“思”才是有条理的。“思”和“行”的结合,可以有效保证“思”的长效性。
   学校是学生们思想开始的地方,是诗和远方的起点,是那些有志于天下的莘莘学子的思想操练场。我希望努力为那些有抱负的学子创造一个这样的氛围:心性涵养、思想启蒙、方法论智慧。己身之力量,唯其“小”,而能“大”;唯其“低”,而能“高”;唯其“外”,而能“内”;唯其硅步,而能千里。己身亦当胼手砥足、劳谦谨饬、反躬内省,不忘教育之本,贻厥嘉猷、勉其袛植,教化学子以成君子人格。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可穿戴攝像头:摄像头拍到画面,通过数据传输,到达小维含在口腔中的传感器,舌头就能“看见”外界。
中生代的恐龙世界,食肉类恐龙为了寻找食物,食草类恐龙为了活命,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永无休止的生命大搏斗。今天的古生物学家竭尽全力,通过对挖掘出的残破不全的恐龙化石进行复原,再现了这些发生在中生代时期的杀戮与战争的壮观场面。他们是如何进行复原的呢?    ① 化石故事  它们被掩埋在厚厚的沙尘之中,亿万年来,保持着难分难解的殊死搏斗姿态,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恐龙作为猎食者的直接证据。   
下面这两幅画中,一幅是真迹,一幅是赝品。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能不能找到它们的7处不同。  画名: 《盲人的寓言》  画家:彼得·勃鲁盖尔  创作年份:15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的伟大画家。  这幅画上6位盲人互相扶持著往前走,最前面一位已经跌入了坑中,紧跟着第二位业失去了平衡,而后面的人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
布达佩斯之夢
期刊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等发展要求。在互联网 技术背景影响下,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转型侧重点逐步向创新发展倾斜,工商管理创新教育应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以使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新
中国古典诗歌贯穿着蓬勃大气的文脉、蕴含着刚毅坚贞的风骨。对古典诗歌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其中的文化内蕴,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一、“涉江”与“旧乡”——文学语词的承继   《涉江采芙蓉》乃《古诗十九首》之名篇,诗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在袋鼠国冒险结束后,贝蒂和山姆横渡大洋来到了新大陆,他们发现了一连串怪事……  為什么山会发出声音?  羊驼群里来了哪位客人?  贝蒂能向谁借到氧气罐?  有游客带来了一种外来生物,找到它们并带走。  车厘子堆里混入了什么东西?  非洲红猴在哪儿?
在离北极很近的北欧地区,有一个国十狭长的国家,那就是“峡谷之国”挪威。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别样的挪威。跟着豆丁的足迹,一起来体验这个绿色的国度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加强职业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为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数学能力是理工科专业人才技术创新的必备素质,而数学感知素质和数学基础应用素质,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雏形,高职院校应当担负起培育在校学生数学感知素质和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的责任。  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在校学生具备全方位的高级数学应用能力是有难度的,不现
绿芽河岸栖息着各种古老、珍稀的动物,最近常常有偷猎者入侵。大象公会经过商讨,决定选出一名“威武大使”,守卫绿芽河的安宁。对垒赛要比体格、力量、颜值,在最后的角逐中,雷尼和琼迪上场啦……  异类档案  姓名:犀牛雷尼  年龄:20岁  性别:雄性  家族: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犀科  住址:草原区稀树街灌木丛6号  威风凛凛的尖角  尖角是雷尼战斗力强大的武器。一旦遇到危险情况,雷尼会立刻亮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