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目前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一直都是一项十分热门的专业。现如今市场变革非常快,对于综合性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为了适应为了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改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全
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法是近几年推出的全新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以此促进学生们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将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本篇文章将阐述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概念,探讨其应用于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市场应用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应用步骤一以及应用表现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S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337-02
会计一直都是企业内部的重要岗位之一,主要负责记账、填写报表以及处理账务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对其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在毕业后投入到社会工作之中。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将一些现实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使师生之间展开交流,进而得出具体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知识概念得到了巩固,自身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开展高职会计教学型,促使学生们将案例本身当作理论基础,从而了解到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鼓励学生们积极展开沟通交流,并自主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二)提升教学的质量
会计专业本身不仅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自身实际操作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从而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灵活转换,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1]。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能力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们直接亲身体验到企业会计岗位中工作的过程,并从中了解到问题处理的方法,从而能够迅速将知识转换为工作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本身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于学生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四)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促使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一定负面影响。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促使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操作,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展开培养,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2]。
(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现如今我们国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会计人才本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专业方面的发展提供服务。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品质。
三、当前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际现状
(一)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
现如今我们国家仍然偏重于应试教育,因此对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们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有所不足。同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资金补贴也非常少,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存在缺陷,无法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
(二)会计案例过于单一
由于我们国家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有所不足,因此缺乏足夠的案例资料。尽管目前已经有教师已经尝试开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但是其选择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且年代久远,种类非常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3]。
(三)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根据调查可知,不少高职院校本身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未能明确教学目标,因此暂时未能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的范畴之中。导致课程开展之后,教师对其研究有所不足,应用效果无法满足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四)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失连接
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处于脱离实际生产的状况中,很少与企业展开合作。因此,在课程实际的开展的过程中,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传输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们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灵活转化。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主要步骤
(一)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内容方面的搜集工作,充分掌握理论资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线索,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阅读资料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案例作为背景展开搜集的工作。一般而言,调查的资料必须提前准备好,以防届时出现资料不足的情况。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对案例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提前准备,该问题不仅需要与教材内容保持联系,同时也不能与案例本身相脱离。而学生们则可以将搜集的资料作为基础,以此对问题进行补充[4]。
(二)加强独立学习和讨论学习的结合
教师应当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先进行资料内容的阅读,对案例本身涉及的具体环境有所熟悉,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知识理论对案例进行评论。之后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和辩论,最终对观点进行汇总和整理,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所有成员都需要参与其中,不能过于一来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所以每个学生都需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师生共同展开探讨
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便是合作法以及对抗法。学生们在活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身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相互学习。讨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小组的发言表现进行点评,并对所有贵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其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讨论的主体,促使学生们将讨论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以此对案例问题进一步深化,进而加深理解程度。对于一些知识盲点或者理解有所偏差的地方,教师需要予以适当点拨,鼓励学生们自主得出具体结论。 (四)做好分析报告
经过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根据案例本身,结合自己讨论的结果和意见撰写案例报告。内容方面则包括问题本身、具体处理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们便能有效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五)进行评定总结
通过讨论和报告撰写以及教师对于重点和难度知识的分析说明,以此对学生们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的友谊表现予以表扬,并指出相关不足。之后再结合案例本身展开成绩评定的工作。
五、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
会计部门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从具体实践的角度出发,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工作,完善现有制度规范,促使所有课程的开展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需要基于案例教学法完善目前教学评价的体系,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做好相关考核工作,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工作模式进行不断改善,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会计的教学工作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具体教学案例的制作和选择。案例制作的过程本身非常复杂,且其他典型案例的所有权在作者自己手中,其他教师通常无权使用。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资源库建设的推广工作,鼓励教师们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制作工作,并将其上传至共享平台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不仅如此,教师们也能针对案例内容展开交流和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不断提升案例的质量。如此一来,案例的制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随之上升。
(三)加大资金的投入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会计教学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有时候为了确保案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还需要深入到市场之中展开调查。所以,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工作能够有效展开,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为案例的制作提供良好的基础,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案例制作的活动中,从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现有的案例资源库。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必须针对案例本身的可行性展开研究,促使案例内容得到更新,此类活动同样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以此确保资源库能够保持与时俱进。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并非只有教师一人独自参与,通常需要师生之间共同配合完成。如果没有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学生无法独自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案例教学法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师生之间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实训进度,而学生也能依靠交流中逐渐发现自身不足,并展开之后的探索工作。所以,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一旦遇到了阻碍,需要积极请教教师,或者与小组成员展开探讨,进而解决问题[5]。
(五)建立全新考核标准
教学考核与课程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目前而言,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用率最高的方法,已经得到了教师与学生广泛的认可。所以,在期末教学考核的时候,应当对现有的考核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对实际教学的具体结果进行评估。如此一来,课程的开展便能做到有章可循,教师能够按照考核的边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六)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使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而企业也能提前进行人才筛选。在案例教学法中具体案例的选择往往会以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为主,为此必须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促使教育活动能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这其中企业需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充实案例资源库,而学校应当加强人才培养的工作,进而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理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进而成为一名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涛.高职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196-198.
[2] 赵妍蕾.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1):206-206.
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法是近几年推出的全新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以此促进学生们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将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本篇文章将阐述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概念,探讨其应用于高职会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市场应用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应用步骤一以及应用表现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S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2-0337-02
会计一直都是企业内部的重要岗位之一,主要负责记账、填写报表以及处理账务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对其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在毕业后投入到社会工作之中。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将一些现实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使师生之间展开交流,进而得出具体答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知识概念得到了巩固,自身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开展高职会计教学型,促使学生们将案例本身当作理论基础,从而了解到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鼓励学生们积极展开沟通交流,并自主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二)提升教学的质量
会计专业本身不仅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自身实际操作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促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从而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灵活转换,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1]。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能力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们直接亲身体验到企业会计岗位中工作的过程,并从中了解到问题处理的方法,从而能够迅速将知识转换为工作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法本身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对于学生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四)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促使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学习,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一定负面影响。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促使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操作,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展开培养,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2]。
(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现如今我们国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会计人才本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专业方面的发展提供服务。利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品质。
三、当前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际现状
(一)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
现如今我们国家仍然偏重于应试教育,因此对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们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有所不足。同时,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资金补贴也非常少,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存在缺陷,无法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
(二)会计案例过于单一
由于我们国家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有所不足,因此缺乏足夠的案例资料。尽管目前已经有教师已经尝试开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式,但是其选择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且年代久远,种类非常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3]。
(三)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根据调查可知,不少高职院校本身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未能明确教学目标,因此暂时未能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的范畴之中。导致课程开展之后,教师对其研究有所不足,应用效果无法满足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四)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失连接
由于体制方面的缺陷,多数高职院校仍然处于脱离实际生产的状况中,很少与企业展开合作。因此,在课程实际的开展的过程中,教学通常以理论知识传输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们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灵活转化。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主要步骤
(一)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内容方面的搜集工作,充分掌握理论资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线索,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阅读资料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案例作为背景展开搜集的工作。一般而言,调查的资料必须提前准备好,以防届时出现资料不足的情况。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对案例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提前准备,该问题不仅需要与教材内容保持联系,同时也不能与案例本身相脱离。而学生们则可以将搜集的资料作为基础,以此对问题进行补充[4]。
(二)加强独立学习和讨论学习的结合
教师应当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先进行资料内容的阅读,对案例本身涉及的具体环境有所熟悉,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知识理论对案例进行评论。之后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和辩论,最终对观点进行汇总和整理,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所有成员都需要参与其中,不能过于一来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所以每个学生都需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师生共同展开探讨
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便是合作法以及对抗法。学生们在活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身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相互学习。讨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小组的发言表现进行点评,并对所有贵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其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是讨论的主体,促使学生们将讨论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以此对案例问题进一步深化,进而加深理解程度。对于一些知识盲点或者理解有所偏差的地方,教师需要予以适当点拨,鼓励学生们自主得出具体结论。 (四)做好分析报告
经过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根据案例本身,结合自己讨论的结果和意见撰写案例报告。内容方面则包括问题本身、具体处理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思路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们便能有效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五)进行评定总结
通过讨论和报告撰写以及教师对于重点和难度知识的分析说明,以此对学生们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的友谊表现予以表扬,并指出相关不足。之后再结合案例本身展开成绩评定的工作。
五、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
会计部门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从具体实践的角度出发,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工作,完善现有制度规范,促使所有课程的开展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需要基于案例教学法完善目前教学评价的体系,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做好相关考核工作,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工作模式进行不断改善,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资源库建设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高职会计的教学工作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具体教学案例的制作和选择。案例制作的过程本身非常复杂,且其他典型案例的所有权在作者自己手中,其他教师通常无权使用。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资源库建设的推广工作,鼓励教师们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制作工作,并将其上传至共享平台中,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不仅如此,教师们也能针对案例内容展开交流和沟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不断提升案例的质量。如此一来,案例的制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随之上升。
(三)加大资金的投入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会计教学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有时候为了确保案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还需要深入到市场之中展开调查。所以,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工作能够有效展开,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为案例的制作提供良好的基础,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案例制作的活动中,从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现有的案例资源库。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必须针对案例本身的可行性展开研究,促使案例内容得到更新,此类活动同样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以此确保资源库能够保持与时俱进。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并非只有教师一人独自参与,通常需要师生之间共同配合完成。如果没有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学生无法独自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案例教学法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师生之间积极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实训进度,而学生也能依靠交流中逐渐发现自身不足,并展开之后的探索工作。所以,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一旦遇到了阻碍,需要积极请教教师,或者与小组成员展开探讨,进而解决问题[5]。
(五)建立全新考核标准
教学考核与课程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目前而言,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用率最高的方法,已经得到了教师与学生广泛的认可。所以,在期末教学考核的时候,应当对现有的考核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对实际教学的具体结果进行评估。如此一来,课程的开展便能做到有章可循,教师能够按照考核的边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六)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使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而企业也能提前进行人才筛选。在案例教学法中具体案例的选择往往会以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为主,为此必须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促使教育活动能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这其中企业需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充实案例资源库,而学校应当加强人才培养的工作,进而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理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进而成为一名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涛.高职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196-198.
[2] 赵妍蕾.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7(1):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