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评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的理念,教学评价的要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7 -01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应如何来评价?
  一、构建新理念
  生物新课程要求评课的新理念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的成长;三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1. 关注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视角与视点应是能否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和有效发展。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变化等,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所在。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教学设计就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
  2.强调教师成长理念
  促进教师成长也是新课程听课评课的新理念之一。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评课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的成长提升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更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3.重视“以学论教”的理念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是在处理课堂中一系列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的,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
  二、把握三要素
  1.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包括学习活动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就是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沉闷走向活泼。评价时看班级中的全体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学习,主动思考问题;看教师是否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以学习轻松自由、乐趣无限的感觉;看教师是否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
  参与的广度:(1)看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特别是有效学习的人数。(2)看每一个学生能否主动地调动每一个感官,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3)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自由权力的广度,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的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
  参与的深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程度与思考探究的质量生成度。
  (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学习的主体,还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剧”的“配角”或“观众”、“听众”;学生是否有情绪的安全感、自信心、归宿感,敢于想象,畅所欲言;学生是否拥有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时空,能否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主动构建新知识。(2)师生、生生互动有效度。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倾听、交流与表达不同意见,使讨论深化。(3)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的深刻程度。学生能否有根据地提出与解决问题,尤其是有创意的问题。
  参与的自觉度: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可从两个指向观察:(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情绪。如学习准备状态、学习热情、兴趣、注意状态、自信心、进取心、挑战困难的决心等。(2)学习行为:听讲、记录、参与讨论的发言深度、与同伴合作的程度等。
  2.思维的激活度。即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教学方法、学习活动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是否能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在学习中逐步得到发展提高。
  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以教材为平台,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3.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即要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必须从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教书轻育人中转化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他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中,情感多么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呢?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呢?这就得靠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  首先,要想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情感,就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情感特征是:情感丰富,易调动,但是不稳定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自学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1 -01    语文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
创造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编拟数学习题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功。教师在备课、教学、考试命题和从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改造旧题创造新题,编制出各种习题。  数学试题的编制过程,其实质就是安排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设计考查方法,预测考查的效果。数学试题的编制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编制数学习题要遵循三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学科,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
摘 要:语文课结尾的巧妙关系到授课的完整性,对整个讲课效果至关重要,富有艺术性的结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能力;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堂课的完整性、完美性仅仅靠好的开头和精彩的授课过程是不行的,还有一个艺术性的结尾。结尾的好坏关系到整堂课的完整性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只是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利于要学生的将来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情景预设和生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1   很多地区和学校近一段时期正在大力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想改变目前中学教学
一、题目:以“源泉”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二、讲评要点:    1.文体方面: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要么记叙文,要么议论文,要么抒情类的散文等。那种自认为“夹叙夹议”的文章其实就是无文体。有的先说两句源泉再讲母爱的重要,接着说小学五年级的事情的文章其实就是文体不分明的表现。  (1)记叙文要有一件具体的中心事件,注意是中心事情,不是闲扯,从熊猫扯到汶川地震再扯到母亲的
摘 要:由于生物科学史往往是在中学生物课本“回眸历史”和“积极思维” 中出现的,所以,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而事实上生物科学史同样蕴含巨大的教育功能,已经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注重科学史教育责无旁贷。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教育功能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1    生物科学史蕴含巨大的教育功能
摘 要:高中课堂学生沉默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学生、教师、环境等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变此现象的一些做法和注意点。  关键词:高中课堂;沉默;学生;教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课堂沉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传统文化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一些传统观念也被沿袭下来,有些观念深深影响我们的学生
摘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强烈情感,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境,鼓励学生认真钻研,刻苦努力,主动学习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6 -01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阵地,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
走过初中,跨入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滑坡严重。渐渐产生畏惧数学的心理,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分析其原因:有教材的变化影响。有学生学习心态的变化,也有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这些,都要求我们寻求对策,积极应对:  1.研究初中数学内容,实现初中到高中教学的平稳对接  很多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只是想当然地凭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