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不合格就是现实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其危害性较为突出。本文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及不合格处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不合格处理
1、当前混凝土试块统计评定方法
当前,《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成为混凝土试块强度的主要评定依据。依据《标准》,评定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方法与非统计方法两种类型。
1.1统计方法
实质而言,统计方法是一种通过概率控制与极值控制来评定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方法。具体而言,统计方法首先假定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呈现正态分布状态,并选用合适的概率(通常是95%)来明确公式及其相应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混凝土试块强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然后将计算结果代入公式进行核算,核算结果就是评定混凝土试块强度的直接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概率控制。而我们所说的极值控制,简单地说就是最小值控制。以强度标准值×系数为对比标准,只有当混凝土试块强度最小值大于该数值时,混凝土试块强度才能称得上合格。
1.2非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是结合工程实践制订的,采用平均值控制和极值控制,即样本的平均值必须大于强度标准值的1.15倍,最小值必须大于强度标准值的0.95倍,其目的也是要求该批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分布绝大部分在要求值之上,即要有一定的保障程度。可见,无论是统计方法还是非统计方法,都要求有一定的保障程度。
2、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核定方法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多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要求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材料达到一定的可靠程度。在建筑结构方面,要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而在建筑材料方面,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取95%的概率。因此,在混凝土强度评定过程中,也坚持以95%的概率为标准,确定相关的参数与公式,以此来指导具体的评定工作。在现实中,混凝土强度评定通常会以验收批为单位。也就是说,选取一个验收批的所有混凝土试块当作样本,以此来代表结构混凝土的总体。通过验收评定,可以直观地检验结构混凝土的总体质量水平。如果总体质量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未能满足95%概率的保障程度标准,就说明混凝土强度评定不合格。同样地,混凝土强度的核算评定也要明确强度等级,使其达到一定的保障程度。
关于如何处理评定不合格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成为实践中的一道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处理方案:(1)混凝土降级评定,即按低一等级进行评定,若合格则设计以低一等级混凝土强度进行核算。比如,某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试块经验收评定不合格,改为按C25等级进行评定,若合格,则请设计按C25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核算,确定能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2)根据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推算出混凝土实际到达的强度,以取代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核算,确定能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3、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不合格的防治
3.1加强管理,对试验员做好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首先,试验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必须持证上岗,并接受项目总工的技术交底及培训。其次,试验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把制作混凝土试块的工作交给劳务人员去做。
3.2混凝土的取樣方法
首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该以三个试块划为一组,每组试块所用的拌合物要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当中进行取样。其次,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使用多次采样的办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中间处进行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实践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其间隔不宜超过15min,然后对其进行人工搅拌,并保证均匀。第三,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中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一般是三个月。
3.3混凝土试块的制作
第一,在试块成型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第二,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快成型,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之内。第三,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需要用铁锨至少拌合三次。第四,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适宜使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应该选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方法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人工插捣制作试块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1)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2)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3)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4)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振动台振实制作试块应按以下方法进行:(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2)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3.4混凝土试块的养护
试块成型后要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对其表面进行覆盖。采用标准养护的试块,应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温度控制在20±5℃左右,然后进行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刻放入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进行养护。试块应放在标准养护室内的支架上,彼此之间距离10~20mm,试块表面应保持湿润,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块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龄期一般为28d。
4、结束语
质量是工程之本,加强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及不合格处理研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该项工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始终保持一种科学谨慎的态度,明确当前混凝土试块统计评定方法与核定方法,掌握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不合格的防治措施。此外要加紧相关标准或规定的研究与制定,以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评判体系。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廖洪辉.门窗.2014(02).
[2]高温作用下C30混凝土试块强度损伤试验研究[J].陈珊珊,刘媛,刘晴,王一赫,许海亮.电子测试.2017(02).
(作者单位:平泉安泰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关键词: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不合格处理
1、当前混凝土试块统计评定方法
当前,《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成为混凝土试块强度的主要评定依据。依据《标准》,评定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方法与非统计方法两种类型。
1.1统计方法
实质而言,统计方法是一种通过概率控制与极值控制来评定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方法。具体而言,统计方法首先假定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呈现正态分布状态,并选用合适的概率(通常是95%)来明确公式及其相应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混凝土试块强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然后将计算结果代入公式进行核算,核算结果就是评定混凝土试块强度的直接依据,这就是所谓的概率控制。而我们所说的极值控制,简单地说就是最小值控制。以强度标准值×系数为对比标准,只有当混凝土试块强度最小值大于该数值时,混凝土试块强度才能称得上合格。
1.2非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是结合工程实践制订的,采用平均值控制和极值控制,即样本的平均值必须大于强度标准值的1.15倍,最小值必须大于强度标准值的0.95倍,其目的也是要求该批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分布绝大部分在要求值之上,即要有一定的保障程度。可见,无论是统计方法还是非统计方法,都要求有一定的保障程度。
2、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核定方法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多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要求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材料达到一定的可靠程度。在建筑结构方面,要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而在建筑材料方面,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取95%的概率。因此,在混凝土强度评定过程中,也坚持以95%的概率为标准,确定相关的参数与公式,以此来指导具体的评定工作。在现实中,混凝土强度评定通常会以验收批为单位。也就是说,选取一个验收批的所有混凝土试块当作样本,以此来代表结构混凝土的总体。通过验收评定,可以直观地检验结构混凝土的总体质量水平。如果总体质量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未能满足95%概率的保障程度标准,就说明混凝土强度评定不合格。同样地,混凝土强度的核算评定也要明确强度等级,使其达到一定的保障程度。
关于如何处理评定不合格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成为实践中的一道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处理方案:(1)混凝土降级评定,即按低一等级进行评定,若合格则设计以低一等级混凝土强度进行核算。比如,某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试块经验收评定不合格,改为按C25等级进行评定,若合格,则请设计按C25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核算,确定能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2)根据混凝土试块强度数据推算出混凝土实际到达的强度,以取代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核算,确定能否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3、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不合格的防治
3.1加强管理,对试验员做好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首先,试验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必须持证上岗,并接受项目总工的技术交底及培训。其次,试验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把制作混凝土试块的工作交给劳务人员去做。
3.2混凝土的取樣方法
首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应该以三个试块划为一组,每组试块所用的拌合物要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当中进行取样。其次,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使用多次采样的办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中间处进行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实践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其间隔不宜超过15min,然后对其进行人工搅拌,并保证均匀。第三,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中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一般是三个月。
3.3混凝土试块的制作
第一,在试块成型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第二,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快成型,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之内。第三,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需要用铁锨至少拌合三次。第四,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适宜使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应该选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块成型方法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人工插捣制作试块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1)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2)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3)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4)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振动台振实制作试块应按以下方法进行:(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2)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3.4混凝土试块的养护
试块成型后要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对其表面进行覆盖。采用标准养护的试块,应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温度控制在20±5℃左右,然后进行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刻放入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进行养护。试块应放在标准养护室内的支架上,彼此之间距离10~20mm,试块表面应保持湿润,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块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龄期一般为28d。
4、结束语
质量是工程之本,加强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及不合格处理研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该项工程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始终保持一种科学谨慎的态度,明确当前混凝土试块统计评定方法与核定方法,掌握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不合格的防治措施。此外要加紧相关标准或规定的研究与制定,以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评判体系。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测技术应用分析[J].廖洪辉.门窗.2014(02).
[2]高温作用下C30混凝土试块强度损伤试验研究[J].陈珊珊,刘媛,刘晴,王一赫,许海亮.电子测试.2017(02).
(作者单位:平泉安泰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