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流星划破夜空。
如火炬穿透黑暗。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这就是20世纪初爆发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时光如梭,岁月如烟。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穿越时光隧道,走进20世纪初的旧中国,感受这段难忘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屈辱。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1915年,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着中国人民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它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出了代表团参加,并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等七项条件和取消二十一条以及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勾结,中国北洋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帝国主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反而无理地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而且对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置之不理。消息传来,全国震惊,人们群情激昂,义愤添膺。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等14所学校3000多名学生集会在天安门广场,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
5月7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重庆等地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运动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6月,上海工人举行罢工,罢工人数由两万人发展到六七万人之多,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全国各地;
随后,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行列,举行罢市。
爱国运动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6月28日,中国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的寓所,代表团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它树立了一座推动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五四运动后,接受了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入到工人运动中。1920年,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广州、天津、杭州、济南等地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冲破种种障碍,从胜利走向胜利。
如今,历史已进入崭新的时代,21世纪初的中国已远远不再是20世纪初的中国,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昂首阔步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深入人心,正在逐步贯彻落实;《反分裂国家法》已由全国人大正式通过,祖国领土和主权不容任何势力分离。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挺直了腰杆。新的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新的崇高的责任,激励着当代青年继续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继往开来、奋发进取,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学、识、勤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断建功立业。
五四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