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情境和教学效率的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z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并不是枯燥的讲与练,趣味性一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努力方向,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正在积极探索的良好教学途径。
  【关键词】情景 提高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4-02
  教学情景的设置,关系到课堂气氛、和课堂效率。好的教学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程提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的活动。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全神贯注、积极去思考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可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思考问题、理解所学内容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焕化活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情境创设必须为教学服务,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掌握知识服务,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服务,只有这样的情境创设,才是有效的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
  我们知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实现教材的优化使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但是情景的创设必须依据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这其中的意思,也是凸现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先考虑到所情境创设是否有必要性,是否有价值。
  例如:七(上)1.2《数轴》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情景1:(实物加多媒体演示)观察生活中的杆秤特点:拿根杆秤称物体,移动秤陀使秤杆平衡时,秤杆上的对应星点表示的数字即为所称物体的重量。显然秤陀越往右移,所称的物体越重。
  情景2:(实物演示)观察温度计,将温度计靠近热源(如酒精灯),在靠近冷源(如冰水),观察水银柱的变化。
  引出问题:
  问题 l:能否抽象出杆秤和温度计的一些相同的本质属性?
  问题2:秤陀的重量和杆秤的刻度之间、温度的大小和温度计的刻度之间有对应关系吗?
  你能找到对应的规律吗?
  这样做的目的性就很明确,这里创设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就使得“数轴”这个抽象的概念和生活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二、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应以现实材料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激活学习经验,使学生有可能在现实的、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等手段,从而形成科学家、数学家等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用情境的现实性素材要贴切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的问题,把学生学习新知前在生活中碰到的事出来给学生认识。创设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且越容易向实际生活迁移。因此,教师在结合相应课题设计情境时,应避免那些脱离现实的、人为编制的情境,而盲目地为用情境而用情境,因为对于脱离现实情境的教学,学生往往只能获得对数学知识的刻板的、机械的、不完整的、肤浅的理解,从而使得课堂丧失应有的“数学味”,造成学生应用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综合、优化各种社会、自然因素,以现实逼真的情境引入课题,尽量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情境间的合理融合,使数学真正的融入情境。
  三、情境创设要有积极性
  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第一位,力求吸引每个学生,引发其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学习心向和需求,处于“愤、徘”状态,从而乐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并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感受。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和主动的再创造行为。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平衡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因此,问题设计的首要任务便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情境,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主动的学习活动又可以促进和强化学习动机,形成良性循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淡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若情境创设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探究欲望,缺少创造性,学习效率低下,易产生消极体验和厌学情绪,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要能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此事的关注和兴趣。能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以求得学生认知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初中数学卷? 吴炳星、刘晓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法? 顾继玲 开明出版社
  [3] ?初中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陈明华、林益生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其他文献
【摘要】在应用型大学转型中,一些地方新建高校在探索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以历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而言,对它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一本该专业的专用教材、教学方法跟不上转型步伐、考评方式单一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作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历史专业 古代汉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1-02  应用型大学经
【摘要】词汇是语言组成的重要部分,想要确保英语学习的质量,首要条件便是保证充分掌握英语词汇,英语词汇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总体效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英语词汇,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开展读、写、听训练。多数的初中生不爱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便是英语单词不好记,因此,想要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效提升,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不断研究提升学生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的方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有效教学目的、内容、途径及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途径 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64-01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此
【摘要】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现。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在提高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历史意识。优化史料教学,使史料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创造有历史感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真正引领学生在一个更为丰富和开阔的视野下用历史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历史意识,真正体现历史学科价值的追求。 
【摘要】拓展延伸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想要提高拓展延伸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率,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主要对拓展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类似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 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3-02  拓展延伸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
中小学教学衔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是大家都关注的,也是很困惑的,更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  一、中小学教学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1.六、七年级教师虽然同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但分属不同的学校,他们之间在工作上的联系、沟通、衔接很少,互不了解,教学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2.从小学六年级进入中学的七年级,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增加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当代水泥工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这就给大学专业课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针对水泥工艺学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 水泥工艺学 卓越工程师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T
【摘要】在愉悦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力,因此,快乐教学模式已经开始逐渐被政治教师应用于政治教学中,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探讨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快乐学习教学模式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结合以及其实施措施。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育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