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V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

来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 min和100 ma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4、5×10-6、10-6、5×10-7mol/L和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 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 mg/kg和565.5 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 mg/kg和467.2 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 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 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溶液中20 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 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34.3%,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5×10-7mol/L和10-7 mol/L吡喹酮溶液1、3min和5min后,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湖南吡喹酮敏感株毛蚴的变形率均明显高于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结论 采用亚治疗剂量吡喹酮,在小鼠体内经过诱导筛选所获得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吡喹酮敏感性显著低于未经诱导筛选的原代虫株,其抗药性可表现在成虫、毛蚴和尾蚴发育阶段.吡喹酮对成虫的ED50值、尾蚴断尾率和毛蚴变形率作为量化指标,可用于现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检测/监测.
其他文献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基肥)施用量对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氨量相等的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先增高后
为了客观定量地分析天津市行政区域中的洪涝灾害风险,对天津市的洪涝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研究。区划中考虑天津市的地理环境和灾害特征,选择降水量、地形高程、人均GDP、人口密度和耕地密度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又划分了15个二级指标,然后制作了GIS图层。风险区划过程首先根据已知洪涝灾害发生区在不同证据层中的分布,确定相应证据层的权重值,最后利用不同指标权重值的叠加来确定某一单元洪涝灾害风险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监测器(GC-ECD)、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白芍中有机氯、有机磷等31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
在符合ISO 9705标准的试验台上,选取4种不同厚度的杉木板开展全尺寸试验,用红外热像仪测量热解前锋蔓延速率,即壁面垂直向上火蔓延速率。结果表明,垂直向上火蔓延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点燃阶段、过渡阶段和发展阶段。点燃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40~120s,过渡阶段发生在点火后约200~300 s,发展阶段的开始时间与木板厚度明显成线性关系,木板厚度越大,发展阶段开始得越晚。点燃阶段火蔓延速率加速增长,且
目的 评价薄膜覆盖法杀灭鱼塘及周边沟渠环境钉螺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螺鱼塘及周边有螺沟渠,分别采用“氯硝柳胺药物喷洒+薄膜覆盖”(“药物+覆膜”法)和单纯氯硝柳胺药物喷洒
转Bt基因作物上害虫取食Bt杀虫蛋白后存活并羽化的成虫飞行能力对于其飞离Bt作物,寻找庇护所中敏感个体进行交配、产卵,从而稀释抗性基因频率,实现“高剂量/庇护所”抗性治理
Na+/H+反向转运蛋白可调控细胞质pH值、钠离子浓度和细胞体积,从而减轻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法,向大豆根系导入由CaMV35S启动
本文借助坎贝尔(Campbell)和曼昆(Mankiw)于1990年提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1986-2009年吉林省农机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政策变化与吉林省农机消费敏感度系数
目的 根据已有体外培养鼠成骨细胞的参数实验数据,估算剪切应力加载实验中细胞整体剪切形变,借以研究细胞的主要转导区域.方法 计算过程采用黏弹性力学理论,对细胞运用了标准
针对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玉米单产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探讨了玉米耕种方式、秸秆还田、改进氮肥施用技术、适宜品种种植及提高耕地质量对提高玉米单产的影响,提出提高春玉米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