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师资格认定 一票否决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和师德素养”。此前,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广泛征求意见。教师“国标”分别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禁止讽刺、歧视、体罚学生”等要求写入教师“国标”。
  一系列文件、措施成为我国提高教师职业“门槛”,改革教师资格制度的强烈信号。根据教育部[2011]6号文件精神,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将进行重大改革,进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2011年,此项改革开始在浙江、湖北等省开展试点,2012-2013年推广到全国,实现常态化。“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被媒体评为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教育改革,改革中心在于:教师持证上岗,师德考核一票否决。
   现状:准入“门槛”不高
  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已实施十余年,超过千万人获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一旦获得,终身拥有。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于1995年颁布,其中规定“教师资格的条件”参照1993年通过并于1994年期起实施《教师法》。相关要求包括:“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我国教师准入“门槛”并不高,只简单考核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对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的考核也应该加强。学历上,要求: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些要求目前已经远远低于各地各学校选用教师的基本学历要求。
  改革:建立退出机制
  待教师“国标”正式颁布和改革全面推广后,教师资格将打破“终身制”,所有教师今后都需接受每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师德、业务考核以及教学工作量考核。其中,师德考核将作为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教师职业因是“事业编制”,公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被人们称为“铁饭碗”。在这次改革试点的描述中,“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无疑成了最受关注的字眼。这意味着,教师职业将引入具有年度限期的聘用形式,今后不称职老师将面临“下岗”风险。怎样的老师是“不称职老师”?教师退出机制该如何建立?这是在探索和实施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焦点:重师德,讲敬业
  近年来,某些教师“师德低,不敬业”,成为家长反映的热点。如教师8小时工作之外参加社会培训机构;歧视后进生,按成绩安排座位;处事不公;暗示送礼等都是家长向学校或教育部门投诉的中心问题。
  一小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的语文老师批改作业非常不认真,经常把错的批成对的。这名家长还告诉记者,孩子每天的语文作业本,她经常会拿出来检查。有一次,她看到孩子有一道题明显做错了,可是老师竟然打了一个“√”。后来,她发现,这名老师批改作业时,不管学生做错还是做对,几乎都是“勾”,最后标记日期表示已批改。“说明老师批改作业时,根本不认真。”
  瓶颈:监督执行需突破
  部分省市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行教师聘用制。在聘用合同中,有条款明确规定了学校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老师连续无故旷工达一周以上、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等。可见,本次“新政”已经从制度和理论基础上为教师退出制度提供了参考。当时就有媒体惊呼:教师要打破铁饭碗。
  但是,几年过去,清退制度在实践中的贯彻并不顺利,合同中规定的退出机制几乎形同虚设。“考虑到稳定教师队伍的因素,教育部门、校长对清退老师都很慎重。只要教师没有违法犯罪,一般不会主动清退。”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称。及时遇到教师违纪问题,处理时也很“手软”,通常是教育为主,不会真正让教师“退出”。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条款规定,更是成为一条空条款,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老师出现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学校对教师的这类考核都比较“仁慈”。
  反应:家长赞同,教师担忧
  对于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家长们普遍表示赞同。家长表示:现在有些老师往往将情绪带到课堂上,并迁怒于学生;还有一些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冷嘲热讽,打击学生信心。如果建立了退出机制,就可以淘汰一些不合格老师。有的老师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放弃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打破教师“终身制”,让老师有适度的职业危机感,可以激励老师不断学习业务能力,提高专业素养,这种机制很有必要,可以强化师资队伍,将专业素质不过关的老师退出教师队伍。
  也有老师对退出机制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教师的确应该严于律己,爱生敬业,处处表率,但教师都是经过考核进来的,只要人格无缺陷,上课认真,就不应被辞退。社会把教师职业看得太神圣,希望老师都是可亲可敬的,可老师有时也会有情绪,如果实施退出机制,可能更加大老师的职业压力。
   专家认为,教师资格打破“终身制”是好事,但在改革实践中务必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重新认证操作的时候,要注重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和科学的鉴定方式,确保重审的有效性,绝不应该让“换证”成为牟利的工具。切忌操作上应试化、简单化、形式化、变相化。
  
  教师资格制度始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教师资格制度。美国是现代教师资格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具有严格立法基础和多元检定程序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极端重视教师道德修养、学识水平,这种择师标准形成教师标准的大致框架。以儒家为主的古代教育思想奠定了我们当今对教师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知书达礼等的规定性描述,直到今天探讨教师资格时,依然无法忽视。
其他文献
案情:小文(化名),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晚自习逃课,月考不参加考试或交白卷。孩子下意识用嘴咬左手虎口,虎口被咬得糜烂,体重急剧增加,半年没出现笑容,无意识暴饮暴食。不断向家长报病,到医院做胃镜等全面体检,无任何病症。自己偷偷到精神科看病,医生定性为轻微强迫症,并辅以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好。孩子主动和父母说自己学习内动力不足,要求到上海各大学参观以给自己找动力,并向父母保证,只要去看过一些名牌大学回家就
万物生长、蓬勃怒放的五月里,《幼儿画报》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乡野田间的绘本故事——《三颗豆粒一块田》。本期绘本,水彩写实的风格勾勒出一幅幅明媚又具有真实感的画面,色彩的搭配、背景结构的设计及人物角色的塑造极具温和感,让读者能够始终感受到一种由画面带来的舒适度。整个故事的铺设也清新有趣,伴着春天和夏天的气息,使人能感受到生命力量。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男孩,讲述的是小男孩和
1.246亿部  2019年小米智能手机销量  3月31日,小米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小米第四季度营收为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2019年全年,小米总收入为2 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净利润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2019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机部分的收入为1 221亿元人民币,
猜猜看!  这世上有哪个人,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  你的下属?  不可能,背地里他也许把你骂了无数次。  老公?  这个概率很小,前提是他真的爱你,能让着你。  这个人到底会是谁?  这是前几天在群内看到一个妈妈提的问题,说是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当她把答案说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沉默了,还有的人默默地擦眼泪去了。  答案是:我们的孩子,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  她说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孩子发脾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聂夷中(837—约884),字坦之,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出生贫苦,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进士。曾做过华阴县尉。由于他在仕途上很不得意,生活比较清苦,因此对官场腐朽和农民的疾苦有一定认识。  晚唐时期,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当时的士人逐渐察觉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传统的社会责任感
日前,省教育厅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指导性规定:各地各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保证每2周至少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犹如一份“心灵鸡汤”,滋润孩子的心灵,大有裨益。  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价值观念日益多元,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正向中小学生侵袭。北京师范大学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
【摘 要】 音乐课枯燥乏味的形式、单调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厌恶的心理,规规矩矩听讲的人可能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因此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以审美为核心,夯实课堂教学内容;重视歌曲主体,视听、体验多元结合,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音符的魅力,体验到积极向上的情操。  【关 键 词】 音乐;歌曲教学;创新;新课标  一台录
【摘 要】 感人心者莫乎情,思想品德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从而加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效加强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情境教学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
近日,浙江6岁女孩遭父亲罚原地跑6小时后殒命的新闻让很多人震惊。人们在对这种“狼爸”式教育谴责的同时,也很想知道,大运动量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长时间的运动对孩子的身体有多大危害?  首都体育学院书记李鸿江教授表示,“6岁以下幼儿过度训练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尤其是心血管系统都还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加上小孩根本没有受过训练
前不久,一则宝妈训练三个月大的女婴独立趴睡,失手导致孩子被闷死的新闻引发人们热议。与此同时,幼儿园全托、小学寄宿、低龄留学等词屡见不鲜。在这些一心渴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狼爸虎妈”看来,小孩的成长要敢为人先,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不少父母在育儿路上,打着“独立自主”的旗帜揠苗助长,对孩子实行“催谷式”教育,却不知早已陷入“伪独立”的教育误区。   牺牲亲子关系后,孩子的独立还有意义吗?   那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