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行为引导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技工学校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技校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下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目中无人",比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着眼于学生,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象。上课时,只看到自己不看到学生,只考虑如何讲授却不考虑学生如何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特点
行为引導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或者引导教学。70年代起源于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在德国全面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新型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获得信息、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1、 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想法,通过相互激励、启发,从而获得大量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上《中国,水的困惑》这篇课文时,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除了课文讲的几点,你觉得中国要想走出’贫水国’的行列,还有哪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讨论,鼓励同学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必要对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意见与观点进行评价,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
大脑风暴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各种思想观点互相碰撞,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利用卡片由学生或老师填写有关的内容,通过添加、移动、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重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组成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把他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写在卡片上,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粘贴,并用2-3分钟的时间说说这样评价的理由。再由师生共同讨论添加或移动卡片,从而形成一个结论。
卡片展示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交流与合作、口才表达;学会了求同存异;学会了调整思维,吸收别人的长处;学会了总结、归纳,形成共识等能力。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体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专门用一节课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精心准备好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设计好台词,分配好角色。通过表演,学生会发现同一个角色在不用的组里被诠释得是不一样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组学生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揣摩人物语言、设计动作的。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点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的表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自由点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有模拟设备教学和模拟情境教学。在语文课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模拟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学习、生活、职业活动中的某些场景,组织相关知识的教学,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反馈环境的教学方法。
以前教学生写应用文,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用法,可是收效甚微。这次教"求职信",我运用了模拟情境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7-8人,三个人是招聘者,其他的是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整个求职的过程。而且注重加强情境,要求学生在着装、语言上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尽量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还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
总之,"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技工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由其所教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和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资料】
1、《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余新利职业教育研究
2、《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编:叶昌元、冯建平
3、《行为引导型教学操作实务》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印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技工学校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技校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下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目中无人",比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着眼于学生,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象。上课时,只看到自己不看到学生,只考虑如何讲授却不考虑学生如何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特点
行为引導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或者引导教学。70年代起源于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在德国全面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新型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获得信息、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1、 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想法,通过相互激励、启发,从而获得大量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上《中国,水的困惑》这篇课文时,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除了课文讲的几点,你觉得中国要想走出’贫水国’的行列,还有哪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讨论,鼓励同学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必要对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意见与观点进行评价,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
大脑风暴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各种思想观点互相碰撞,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利用卡片由学生或老师填写有关的内容,通过添加、移动、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重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组成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把他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写在卡片上,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粘贴,并用2-3分钟的时间说说这样评价的理由。再由师生共同讨论添加或移动卡片,从而形成一个结论。
卡片展示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交流与合作、口才表达;学会了求同存异;学会了调整思维,吸收别人的长处;学会了总结、归纳,形成共识等能力。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体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专门用一节课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精心准备好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设计好台词,分配好角色。通过表演,学生会发现同一个角色在不用的组里被诠释得是不一样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组学生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揣摩人物语言、设计动作的。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点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的表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自由点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有模拟设备教学和模拟情境教学。在语文课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模拟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学习、生活、职业活动中的某些场景,组织相关知识的教学,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反馈环境的教学方法。
以前教学生写应用文,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用法,可是收效甚微。这次教"求职信",我运用了模拟情境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7-8人,三个人是招聘者,其他的是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整个求职的过程。而且注重加强情境,要求学生在着装、语言上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尽量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还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
总之,"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技工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由其所教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和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资料】
1、《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余新利职业教育研究
2、《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编:叶昌元、冯建平
3、《行为引导型教学操作实务》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