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民族团结,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我们身边有民族邻居、同事、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古丽扎提·扎合巴尔老师,女,哈萨克族,轻度小儿麻痹,腿有点跛。1996年新疆哈密师范学校毕业,自毕业以来,一直在汉语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2年从五堡学校调入哈密市第九中学。在九中,她是学校一名教语文带班主任的少数民族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民族团结。她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民族节日——法定假期,她从来没有完整的休过一个假期。没成家时,她从来不过节,和我们一样正常上班。成家以后,她上完课才回家过节。用她自己的话说,长大了不得不遵从一些礼节。她从没有因个人的事向学校请过假,就连她生孩子都差点生在学校。那时,我和她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她结婚好几年了,想要孩子,由于太忙,总是怀不上,同办公室的姐妹都为她着急,她已三十多岁了。后来她终于怀孕了,我们都为她高兴。她要当妈妈了,她为自己而欣喜,同时也挂念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她生孩子期间,谁会来带班主任,她希望是一个责任心强的老师来带她班的孩子。预产期临近,她的腿肿了,行动不便,可她更忙了。她提前把自己生孩子期间能想到的工作尽量干完,为接她班的老师减轻负担,课间时间依然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晨读课,午读课,和其他老师一样早早进班。她说:“我也快当妈妈了,更能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我不能耽误孩子,将心比心啊!”由于过度劳累,她的预产期提前近一个月,产前的一切准备都没有来得及做,就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学校工会主席带着我和同事去医院看她,她躺在产床上疲惫不堪,我真想握住她的手帮帮她,可那时我们只有话语的鼓励。生完孩子上班,当了妈妈的她对孩子关怀无微不至,用爱抚慰每个孩子的心灵。2015年她再一次送走了六年级毕业班,又接了一年级。她是“老師妈妈”。孩子吐了,她给擦洗。孩子有时拉肚子,来不及去卫生间,大便拉在裤子里,她不嫌脏,为孩子换洗。这个班有个单亲孩子,爸爸忙于打工,孩子没人管,经常吃不上早饭,午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孩子衣服穿得脏,头发乱。真正应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班里,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古丽老师便给这个孩子带早餐,中午只要孩子的爸爸允许,她便把这个孩子领回家吃饭。 “六一”儿童节,她为这个孩子买来了新衣服。她用自己的行动引导班级中的孩子来帮助这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渐渐的这个孩子在班中不再孤独,变得开朗了,学习也有了进步。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在她的耐心教育下,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此古丽老师收到了家长送来了刻有“解惑无微不至,授业一丝不苟”锦旗。现在她班中的孩子,叫她“妈妈”。 每天放学,你总能看到她把孩子一个一个交到家长手里,家长没来接的孩子,她就手牵着手领回教室,她带孩子在教室学习,直到家长来接。而她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托她姐姐接,她丈夫是民族中学老师。她的儿子伊尔哈乐送幼儿园特别困难,因为他最怕看到别的小朋友被爸爸妈妈一个一个接走,而他在学校等,最后只剩下他一个,等来的不是妈妈而是大姨。有一次我看到她送孩子上幼儿园,在门口孩子抓住她的衣服不放,大哭:“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现在,小朋友都还没来,你又把我交给做饭的大妈,呜……我要你下午来接我……”我也是妈妈,我为之心里湿漉漉的,这就是别的孩子羡慕的 “老师妈妈”吗?把爱和时间给了她的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她是行家里手,她荣获很多荣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学科带头人”“ 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教学能手”等。这些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赞美她做人。在生活中,她与人友善,真心待人。我们是她家的常客,过年过节,大家都惦记她做的手抓肉。同事们家中有事,她从没有缺席过,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生孩子过百天。
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生活在新疆的广大各民族同胞,能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用平常心做事,做人,不仅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能使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娇艳。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我相信在我们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中会有更多像古丽扎提·扎合巴尔这样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单位: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
古丽扎提·扎合巴尔老师,女,哈萨克族,轻度小儿麻痹,腿有点跛。1996年新疆哈密师范学校毕业,自毕业以来,一直在汉语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2年从五堡学校调入哈密市第九中学。在九中,她是学校一名教语文带班主任的少数民族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民族团结。她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民族节日——法定假期,她从来没有完整的休过一个假期。没成家时,她从来不过节,和我们一样正常上班。成家以后,她上完课才回家过节。用她自己的话说,长大了不得不遵从一些礼节。她从没有因个人的事向学校请过假,就连她生孩子都差点生在学校。那时,我和她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她结婚好几年了,想要孩子,由于太忙,总是怀不上,同办公室的姐妹都为她着急,她已三十多岁了。后来她终于怀孕了,我们都为她高兴。她要当妈妈了,她为自己而欣喜,同时也挂念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她生孩子期间,谁会来带班主任,她希望是一个责任心强的老师来带她班的孩子。预产期临近,她的腿肿了,行动不便,可她更忙了。她提前把自己生孩子期间能想到的工作尽量干完,为接她班的老师减轻负担,课间时间依然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晨读课,午读课,和其他老师一样早早进班。她说:“我也快当妈妈了,更能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我不能耽误孩子,将心比心啊!”由于过度劳累,她的预产期提前近一个月,产前的一切准备都没有来得及做,就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学校工会主席带着我和同事去医院看她,她躺在产床上疲惫不堪,我真想握住她的手帮帮她,可那时我们只有话语的鼓励。生完孩子上班,当了妈妈的她对孩子关怀无微不至,用爱抚慰每个孩子的心灵。2015年她再一次送走了六年级毕业班,又接了一年级。她是“老師妈妈”。孩子吐了,她给擦洗。孩子有时拉肚子,来不及去卫生间,大便拉在裤子里,她不嫌脏,为孩子换洗。这个班有个单亲孩子,爸爸忙于打工,孩子没人管,经常吃不上早饭,午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孩子衣服穿得脏,头发乱。真正应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班里,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古丽老师便给这个孩子带早餐,中午只要孩子的爸爸允许,她便把这个孩子领回家吃饭。 “六一”儿童节,她为这个孩子买来了新衣服。她用自己的行动引导班级中的孩子来帮助这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渐渐的这个孩子在班中不再孤独,变得开朗了,学习也有了进步。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在她的耐心教育下,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此古丽老师收到了家长送来了刻有“解惑无微不至,授业一丝不苟”锦旗。现在她班中的孩子,叫她“妈妈”。 每天放学,你总能看到她把孩子一个一个交到家长手里,家长没来接的孩子,她就手牵着手领回教室,她带孩子在教室学习,直到家长来接。而她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托她姐姐接,她丈夫是民族中学老师。她的儿子伊尔哈乐送幼儿园特别困难,因为他最怕看到别的小朋友被爸爸妈妈一个一个接走,而他在学校等,最后只剩下他一个,等来的不是妈妈而是大姨。有一次我看到她送孩子上幼儿园,在门口孩子抓住她的衣服不放,大哭:“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现在,小朋友都还没来,你又把我交给做饭的大妈,呜……我要你下午来接我……”我也是妈妈,我为之心里湿漉漉的,这就是别的孩子羡慕的 “老师妈妈”吗?把爱和时间给了她的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她是行家里手,她荣获很多荣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学科带头人”“ 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教学能手”等。这些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赞美她做人。在生活中,她与人友善,真心待人。我们是她家的常客,过年过节,大家都惦记她做的手抓肉。同事们家中有事,她从没有缺席过,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生孩子过百天。
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生活在新疆的广大各民族同胞,能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用平常心做事,做人,不仅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能使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娇艳。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我相信在我们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中会有更多像古丽扎提·扎合巴尔这样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单位: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