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来源 :四川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纳洛酮组和丹参组。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脑缺血10分钟,再灌注30分钟脑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脑组织水含量,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记数及病理变化。结果 再灌注30分钟脑组织的MDA浓度、脑组织水含量显著增高,脑组织SOD活性及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记数显著降低(P〈0.05和P〈0.01)。使用纳洛酮后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减轻,与再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腹外斜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借以了解该肌功能,并为运动训练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平台。方法 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学习其它临床相关课程的基础。系统解剖学教学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结合学科特色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效果,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关注。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之间的
本人在局部解剖学的带教实验中,发现背阔肌与肱二头肌之间存在肌束一例,现报告如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其它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解剖学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体现了解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解剖实
系统解剖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实验学时数多(占总学时的50%左右),与医学后续课程联系紧密。长期以来,针对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成为了各医学院校解剖教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
组织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重要学科,是学习其它医学课程的基础。其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其中实验课是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部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效
目的本研究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及光镜对墨汁注射到不同月龄兔膝关节腔后半月板的结构进行观察,以进一步丰富半月板的基础知识及为中医药保守治疗半月板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了解上下颌前牙牙根数目,根管类型,为临床前牙根管充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离体牙经透明牙标本制备,用XXT-3A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检测上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结果1973颗
随着医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医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具有更好的竞争能力,我们应该从低年级的医学生开始,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