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制备稳定的无水不溶硫酸钙(Ⅱ-CaSO4)晶须,提出改进的水热–焙烧工艺.以脱硫石膏为原料,在HCl-MgCl2溶液中通过加压水热反应合成无水可溶硫酸钙(γ-CaSO4)晶须,焙烧得到
【机 构】
:
河北省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 天津 300130;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制备稳定的无水不溶硫酸钙(Ⅱ-CaSO4)晶须,提出改进的水热–焙烧工艺.以脱硫石膏为原料,在HCl-MgCl2溶液中通过加压水热反应合成无水可溶硫酸钙(γ-CaSO4)晶须,焙烧得到Ⅱ-CaSO4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γ-CaSO4晶须的最佳生长条件为:MgCl2浓度为0.07 mol·L?1,脱硫石膏与水的质量比m(gypsum)/m(H2O)为0.09,HCl浓度为0.44 mol·L?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5 h.在600℃焙烧后,制得长径比大、表面光滑且规整度高的Ⅱ-CaSO4晶须.相比于传统的水热–焙烧工艺,以 γ-CaSO4晶须为中间产物的工艺避免了结晶水脱除对晶格的破坏,制得的Ⅱ-CaSO4晶须结构致密,具有高稳定性.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苯酐法合成蒽醌反应过程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利用杂多酸绿色催化合成蒽醌的方法。以扩孔改性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磷钨酸(HPW)为催化剂,制备负载型HPW/SiO2催化剂,系统考察其催化邻苯甲酰苯甲酸(BBA)合成蒽醌反应中不同性质溶剂的加入、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加入对蒽醌收率具有较大影响,当选用环丁砜为溶剂,溶剂与BBA的质量比msolvent:mBBA=9,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 h,催
针对毕赤酵母发酵液中分离重组人血白蛋白(rHSA),采用新型介质IAA-CYS,探讨HSA吸附性能,优化分离条件,实现rHSA高效分离。考察了不同pH和盐浓度下IAA-CYS介质对HSA的吸附,发现pH为4.5是最佳条件,HSA饱和吸附容量达到157.6 mg×mL-1,盐浓度影响较小。测定了不同NaCl浓度和线性流速下IAA-CYS介质对HSA的动态载量,发现流速影响较大,合适流速为100 cm×h-1;盐浓度影响较小,无需对酵母发酵液进行稀释预处理,rHSA
针对萃取精馏过程设计自由度多且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萃取精馏过程经济性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文献及数据库检索列举出多种备选萃取剂并基于分离工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回归模型参数以表征体系相平衡。全流程的优化通过在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AMS)中建立严格的广义析取规划模型(GDP)来实现,并用精馏塔的经济模型计算设备及操作费用,以年均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对塔的设计变量和操作参数同时进行数值优化。以醋酸-水的萃取精馏分离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降低醋酸生产能耗和生产费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