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子平衡方法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效率的研究

来源 :半导体光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采用三种方式来平衡载流子的浓度, 以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外量子效率等性能:在正装结构(ITO/HIL/HTL/QD/ETL/EIL/金属阴极)的QLED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中间插入超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电子阻挡层;在空穴注入和传输层方面, 通过使用更加优化的HIL等来提高空穴注入和传输几率;在QD发光层方面, 用短链配体来置换量子点的长链配体以增加载流子向量子点发光层中的传输效率等。在进行量子点配体交换的同时带来了量子点在正交溶剂中的可溶性优势, 有利于QLED器件的全溶液法制备。
其他文献
A novel 1 kHz single-frequency, Q-switched Er-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Er:YAG) laser pumped by a 1470 nm laser diode is demonstrated. The 500 ns, 5.52 mJ single-frequency, diffraction-limited pulses are obtained by using a ‘ramp-fir
研究了低光强下CdTe太阳电池的性能变化。基于经典的CdS/CdTe结构, 建立了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等参数与光强之间的关系模型, 模拟了0.02~1kW/m2光强范围内的主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光强的减小, CdTe电池短路电流呈线性减小, 开路电压呈指数下降, 填充因子先增大, 在0.3kW/m2附近达到最大值, 之后迅速降低; 转换效率逐渐恶化。研究结果为CdTe薄膜太阳电池在室外低光强下和室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期刊
本文用最大损耗法测定了X光预电离XeCl*308.0nm雪崩放电准分子激光器在2~5个大气压运转的增益与饱和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个气压范围内小讯号增益系数与饱和强度均随气压的上升而增加。
期刊
针对国内加速器束流快速标定的需求并参考欧洲航天局的单粒子翻转监测器,本文成功研制重离子单粒子效应标定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国内串列重离子加速器束流的单粒子效应试验标定。试验结果表明,11种重离子分别在入射角度为0°、45°和60°的辐照下,可以标定系统在“00”和“FF”数据模式下的SEU(Single Event Upset)截面数据。通过与国内外主要加速器的单粒子翻转试验数据结果的比对,分析标定系统内部单粒子翻转物理分布图,验证所设计的单粒子标定系统可以对重离子加速器中束流的准确性和均匀性进行准确监测。
回顾了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200 nm壁垒的科学难题,KBBF族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过程,系统阐述了该晶体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详细介绍了其深紫外谐波输出能力的最新研究成果。
利用琼斯矩阵分析了Porro棱镜的相位延迟,并根据相位延迟情况设计了补偿波片。在Porro棱镜的最大延时下,得到两对补偿波片0.57λ/0.43λ(对波长为λ的光束产生0.57×2π/0.43×2π的相位延迟)和0.93λ/0.07λ。利用琼斯矩阵仿真了两对波片的补偿情况,结果表明,0.93λ/0.07λ波片能实现补偿的方位角范围为3.6°,约为波片0.57λ/0.43λ的3.6倍
本文祥细分析了溅射型空心阴极放电(SHCD)铜离子激光器的放电、溅射特性和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放电模型。该模型由实验得到了验证。
期刊
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射频(RF)信号和单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可调光学频率梳(OFC)产生方案,采用低成本的耦合射频信号替代高成本的高频信号源,降低了产生装置的成本。同时建立了不同耦合射频信号驱动MZM产生OFC的理论模型,对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软件OptiSystem 13.0仿真研究了MZM的上、下支臂调制电压、射频信号源输出频率和耦合方式对OFC的梳线数目、功率平坦度及频率间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射频信号源输出频率为5 GHz、乘法耦合次数为4时,可得到频率间隔为10 GHz、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