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士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以及测试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将测试控制类专业实验室分为四个层次,并讨论了柔性化组织管理方式,并结合专业发展探讨了测试控制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关键词:士官教育 实验室建设 柔性教育
为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型要求,以培养士官任职岗位操作能力为核心目标,从岗位实际出发,从专业特色出发,改革士官培训体制,使其面向部队,积极跟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是士官院校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改进实验室管理方式、实验课组织形式,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有效支撑高技能士官人才的培养。
一、测试控制类实验室分类建设策略
我校测试控制类实验室目前根据专业需求,建设有自动控制元件实验室、单片机及接口实验室、制导技术实验室、测试技术实验室和装备测试控制实验室。这种根据专业的划分,方便课程设置。但是使实验室的功能局限于辅助课堂理论授课,不利于实验室效能的最大发挥,以及学员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测试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建设应该兼顾专业发展趋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以科研为先导,跟踪武器装备更新潮流,确保设备几年内不落后。并且在实验室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因此根据实验室职能和科研教学需求,把测控实验室分为了四个层次,如图一所示。
图一 测试控制类实验室分类
1、专业基础实验室支撑测控控制类基础教学,主要用于支撑相对应专业理论课的实验教学。自动控制元件、测试技术、接口技术是测试与控制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一类实验室组织的实验课可大大锻炼学员的动手技能,学会识读和使用各类测控设备,掌握一定的自动控制、测试的技能。该类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由于该类实验室面向测控专业公共基礎类实验,实验人数多,实验设备要坚固耐用,并且最好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更新。同时,由于测试控制技术和相应硬件的快速发展,设备建设要能够更新先进技术的最新进展,例如在建设单片机实验室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arm芯片实验和教学内容,扩展学员认知,跟踪装备技术更新。
2、专业实验室用于支撑各类测控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两类实验器材。原理仿真器材和实装展示设备,例如液压实验室,建设有电液伺服系统透明件原理仿真系统,和老式型号导弹上拆装下的实装。该实验室一方面用于理论教学的辅助,另还用于支撑专业科研建设。该类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是科研支撑教学,大力发展科研,开发模拟器材,更好地辅助教学。
3、综合实验室用于支撑装备测试教学。各类型号导弹分别建有对应的综合实验室,用于组织实习操作和技能培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该实验室的重点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可以在实验室中开设模拟训练场,一切按照实战化标准进行模拟,各类测试前检测流程、准备工作、情境设置完全模拟实战,实现更好地技能操作训练效果。
4、第四类的开放性实验室,主要用于支撑学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这类开发性实验室,配备电烙铁、数字万用表、51单片机、电路板、电脑等等基本设施,可以使学员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练习电焊、维修、设计电路板等基本技能,更可以支撑学员参与科研工作,鼓励他们自行设计、探索、研究、制作。还可以设置故障排除分区,利用科研项目中制作的故障库、故障模拟器材,帮助学员掌握故障排除技能。
二、测试控制类实验室柔性管理策略
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是实验室实现其最大效能的核心,我认为可以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中实现柔性化,将教、学、研充分融合,更好地实现创新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1、实验室教学计划柔性化。我们可以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设置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并配给一定学分,使学生充分依据个人兴趣和自身条件选修课程,锻炼技能。例如可以设置故障排除实践课程或者给学员一些科研项目课题,作为其选修课程的一部分,可以锻炼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室管理柔性化。以前实验室的使用是只能在实验课堂上,没做完实验的学员下次也必须按照教学要求开展新的实验,这样不利于学员的学习、实践。因此应改变实验室管理机制。在考虑设备维护的基础上,可以适时开放专业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用于学员课余时间的练习、实践、操作和科研。这几种定期开放的实验室,可让学员参加到设备购置、设备维修、设备维护、实验室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改善设备的损坏率和培养学员爱装护装意识。
3、实验室教学组织柔性化。丰田的准时化生产方式是一种经典的柔性组织模式[1]。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设计出独特的“倒过来”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供货者的前道工序必须在作为顾客的后道工序需要的时刻向其提供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生产计划仅下达给总装配线,总装配工序的作业人员根据这一计划在必要时刻到前道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前道工序再依此类推地操作。这种逆向控制方法不仅把相当孤立的各道工序的生产同步化衔接起来,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柔性。因为一旦生产计划需要修改,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只把新的计划通知总装配线就可以了。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对学员的培养也可适当参考这种“倒过来”的模式,选修课的数量和学分的设置可以由学员自行决定,但是前提是其技能培养的目标。根据技能培养需求确定毕业技能合格标准,逆向递推其课程设置,同时可柔性选择其技能方向。电子、液压、电工等多种技能可随学员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各类科研课题也可柔性选择。
由于测控专业技术发展快,研究方向多,给实验室建设和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本文对实验室的分类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探索性的策略方案,提出实验室建设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应注重教、学、研一体,科研支撑教学、以开放性、柔性的管理组织模式支撑教学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 魏大鹏。丰田生产方式研究[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韦关潮,陕西省蒲城人,本科,男,讲师。研究方向:测试控制。
关键词:士官教育 实验室建设 柔性教育
为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型要求,以培养士官任职岗位操作能力为核心目标,从岗位实际出发,从专业特色出发,改革士官培训体制,使其面向部队,积极跟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是士官院校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方面,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改进实验室管理方式、实验课组织形式,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有效支撑高技能士官人才的培养。
一、测试控制类实验室分类建设策略
我校测试控制类实验室目前根据专业需求,建设有自动控制元件实验室、单片机及接口实验室、制导技术实验室、测试技术实验室和装备测试控制实验室。这种根据专业的划分,方便课程设置。但是使实验室的功能局限于辅助课堂理论授课,不利于实验室效能的最大发挥,以及学员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测试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建设应该兼顾专业发展趋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以科研为先导,跟踪武器装备更新潮流,确保设备几年内不落后。并且在实验室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因此根据实验室职能和科研教学需求,把测控实验室分为了四个层次,如图一所示。
图一 测试控制类实验室分类
1、专业基础实验室支撑测控控制类基础教学,主要用于支撑相对应专业理论课的实验教学。自动控制元件、测试技术、接口技术是测试与控制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这一类实验室组织的实验课可大大锻炼学员的动手技能,学会识读和使用各类测控设备,掌握一定的自动控制、测试的技能。该类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由于该类实验室面向测控专业公共基礎类实验,实验人数多,实验设备要坚固耐用,并且最好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更新。同时,由于测试控制技术和相应硬件的快速发展,设备建设要能够更新先进技术的最新进展,例如在建设单片机实验室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arm芯片实验和教学内容,扩展学员认知,跟踪装备技术更新。
2、专业实验室用于支撑各类测控专业教学,主要包括两类实验器材。原理仿真器材和实装展示设备,例如液压实验室,建设有电液伺服系统透明件原理仿真系统,和老式型号导弹上拆装下的实装。该实验室一方面用于理论教学的辅助,另还用于支撑专业科研建设。该类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是科研支撑教学,大力发展科研,开发模拟器材,更好地辅助教学。
3、综合实验室用于支撑装备测试教学。各类型号导弹分别建有对应的综合实验室,用于组织实习操作和技能培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该实验室的重点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可以在实验室中开设模拟训练场,一切按照实战化标准进行模拟,各类测试前检测流程、准备工作、情境设置完全模拟实战,实现更好地技能操作训练效果。
4、第四类的开放性实验室,主要用于支撑学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这类开发性实验室,配备电烙铁、数字万用表、51单片机、电路板、电脑等等基本设施,可以使学员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练习电焊、维修、设计电路板等基本技能,更可以支撑学员参与科研工作,鼓励他们自行设计、探索、研究、制作。还可以设置故障排除分区,利用科研项目中制作的故障库、故障模拟器材,帮助学员掌握故障排除技能。
二、测试控制类实验室柔性管理策略
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是实验室实现其最大效能的核心,我认为可以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中实现柔性化,将教、学、研充分融合,更好地实现创新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1、实验室教学计划柔性化。我们可以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设置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并配给一定学分,使学生充分依据个人兴趣和自身条件选修课程,锻炼技能。例如可以设置故障排除实践课程或者给学员一些科研项目课题,作为其选修课程的一部分,可以锻炼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室管理柔性化。以前实验室的使用是只能在实验课堂上,没做完实验的学员下次也必须按照教学要求开展新的实验,这样不利于学员的学习、实践。因此应改变实验室管理机制。在考虑设备维护的基础上,可以适时开放专业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用于学员课余时间的练习、实践、操作和科研。这几种定期开放的实验室,可让学员参加到设备购置、设备维修、设备维护、实验室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改善设备的损坏率和培养学员爱装护装意识。
3、实验室教学组织柔性化。丰田的准时化生产方式是一种经典的柔性组织模式[1]。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设计出独特的“倒过来”的柔性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供货者的前道工序必须在作为顾客的后道工序需要的时刻向其提供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生产计划仅下达给总装配线,总装配工序的作业人员根据这一计划在必要时刻到前道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前道工序再依此类推地操作。这种逆向控制方法不仅把相当孤立的各道工序的生产同步化衔接起来,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柔性。因为一旦生产计划需要修改,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只把新的计划通知总装配线就可以了。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对学员的培养也可适当参考这种“倒过来”的模式,选修课的数量和学分的设置可以由学员自行决定,但是前提是其技能培养的目标。根据技能培养需求确定毕业技能合格标准,逆向递推其课程设置,同时可柔性选择其技能方向。电子、液压、电工等多种技能可随学员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各类科研课题也可柔性选择。
由于测控专业技术发展快,研究方向多,给实验室建设和规划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本文对实验室的分类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探索性的策略方案,提出实验室建设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应注重教、学、研一体,科研支撑教学、以开放性、柔性的管理组织模式支撑教学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 魏大鹏。丰田生产方式研究[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韦关潮,陕西省蒲城人,本科,男,讲师。研究方向:测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