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刚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接下了全年级最“差”班.那时,我想:“我不要这些孩子,还有谁要他们?!我要为他们带来自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年后,这个班成为了年级最“好”班.我总结经验为以下四点:一、了解班级是带好班级的前提;二、热爱学生是带好班级的根本;三、严格管理是带班级的关键;四、提高成绩是带好班级的动力。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各位教师的指导。
关键词:带好班级 爱 严格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63-01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当看到自己在做班主任工作的两年中对学生的逐一谈心(对个别学生都谈到十多次)、上百次家访、多少个休息日的个别辅导等所付出的心血有所回报时,我感到十分欣慰。为了总结经验,更是为了得到老教师的指导,现将我的几点认识及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了解班级是带好班级的前提
要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和确定班主任工作策略,首先要了解掌握班级的整体情况。
要我做班主任的这个班级是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初一年级原来分六个班,由于各班的生数太多,学校决定再重组建一个班,即将原来的六个班分为七个班,又考虑到便于分层次教学,这个班由其它各班选出的几名后进生组成。由此可见该班的特殊性了。全班学生中,没有一名学生的小学毕业成绩超过一百分的,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个“个位数”。学习成绩差,往往反映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差,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难度之大了。
班级五十八名学生中,有十四名学生的家庭不健全——有的父亲或母亲去世,有的父母离异等。许多教师都不愿在这个班兼课,更不愿做这个班的班主任,其它班学生看不起这个班、嘲讽这个班。面对这样的班级,我的信心不足了,但我无法回避,也不忍回避:“我不要这些孩子,谁还要他们?!我要为他们带来自信!”
二、热爱学生是带好班级的根本
由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可以想象出他们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所承受的打击,可以想象出他们心灵所受的创伤。因此,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倒不是我首先关心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怕学生的心“冷”了,对未来失去信心。所以,我应该用爱心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找回推动的信心。当然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1、爱的关心。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这些美好的生命,他们生动活泼,他们生理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可塑性极大。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关心学生、爱学生,也要会关心、会爱,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于是我开始了一次次谈心,一次次家访这使我发现五十八人组成的班级中竟有十几名学生的父母不全。在这十几个家庭中,李敏同学的家庭情况又最为特殊:父亲病故,母亲也因此而精神失常,她带着弟弟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外公外婆相依为命。一次,我到她家去家访时,他家正在吃中饭,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我真想象不到她家现在还过着那样艰苦的生活。从那以后,我对李敏就特别留意,于是发现她的自卑、孤僻,也发现了她的自立和自强。在学校要为初一新生购买校服时,她找到了我,对我说,她买不起校服,她不穿校服。我说“作为一个班集体,在这方面不能有例外,至于你的困难,我是知道的。这件事由我和大家想办法,你只管安心学习。好吗?”她答应了我的要求。在我的倡议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李敏和同学们一起穿上了崭新的校服,我看到了同学们欣慰的目光和她那感激的目光。李敏和同学们逐渐融为一体了,有说有笑了,她为班级做事时更加积极主动,并且一丝不苟,不怕苦不怕累。如在冬天拖地时,为了防止水多结冰滑倒人,她便将拖把拧干了再拖。
2、爱的赞许。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这样才能为赞许提供丰富的素材。唐精灵同学是因为经常逃学而被调整到我们班级的一名学生。我对他采用低调处理的策略,既没有严厉的呵斥,当然更不可能有师出无名的赞许,我得耐心地观察、等待,寻找赞许的机会。他开始逃学了。我找到了他。我要他告诉我没有上课的原因,并首先对他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他大概也耳闻到了我不“厉害”,于是就老实地说是“去玩电脑游戏的”。我说“你能说实话,说明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会玩电脑游戏,说明你的头脑聪明。我有时也会去玩电脑游戏,但自己觉得水平太低,你的电脑游戏水平一定很高,有时间教教我,好吗?”我的这番话,一定出乎了他的意料,因为听到我的这番话,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并肯定地回答“好!行!朱老师,我听你的。”“好,我看你的。”后来他又逃过一次学,我刚找到他,他就感到不好意思了。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是男子汉,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寻找机会表扬他。他表现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开家长会时,唐精灵的母亲感激地对我说:“感谢你啊,朱老师。”
就这样,我用爱的赞许点点滴滴地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学生找回了一些自信,树立了一些自尊。
三、严格管理是带好班级的关键
当学生意识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时,再提高要求,学生就能接受了,甚至有的学生自身都觉得应该提高要求。严格要求就水到渠成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级进行严格要求。
1、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组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共同讨论。在班级不根据考分排名次,但要求与以往相比每个人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2、班务上的严格要求。由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大家就意识到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整洁的环境,大家看了顺眼,舒心”。“这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就需要大家来做,大家来管”。于是这方面的“责任制”也就应运而生了。整齐桌凳、擦黑板、清扫地面、卫生区保洁等都有专人负责,定时管理,再有卫生检查小组定时检查并评比量分。这项工作都不要我这个班主任来过问,学生们已将卫生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项工作还激发了学生对班级集体的极大热情。
3、纪律上的严格要求。我要求学生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在黑板报上,并要求他们在一周内会背。原来很多学生自己违反了纪律,但自己却不知道,现在不同了,有了明确的是非标准,因此,违反纪律的学生少多了。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也有了依据。班级成立纪律管理小组,以记录、管理班级纪律,每学期评比两次,每次评出一个“守纪最佳小组”和一个“守纪后进小组”,在评比总结会上,给违纪的同学以点事不点名的批评,使学生既意识到犯了错误,又使其自尊心得到保护。
4、道德上的严格要求。我常将一些道德教育寓于一些小事之中,让学生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成德”等至理名言,并以学生喜欢搞恶作剧这个特点来说明这种关系:某同学偶尔搞恶作剧博得大家一笑尚可理解,但若形成一种风气,专门搞恶作剧取乐并又伤害了别人的尊严,那就可以说是一种道德问题了。
我认为,理想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我非常重视共青团的发展工作,在我带班的两年里,班级共发展了十四名共青团员,并还有一部分同学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由于,班级有了这么多共青团员和积极要求入团的同学,所以班级的整体工作得到极大的推动。
四、提高成绩是带好班级的动力
一个人不能长期在失败的阴影下工作和学习,那么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发现同学个人的闪光点、班集体的闪光点,由此我看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爱惜名誉、关心集体的同学多了;班级纪律不断好转了;流动红旗也能经常挂到我班的墙上;考试成绩在普通班中也得到了第一;在运动会上,在年级部中也得到了班级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我也多次荣获第一;很多老师改变了对我班的不良印象……每次听到这些“大好消息”,学生们都欢呼雀跃,个个眼中都发出欣喜的光芒。学生高兴,我更高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付出的心血得到不可估量的报偿。
关键词:带好班级 爱 严格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63-01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当看到自己在做班主任工作的两年中对学生的逐一谈心(对个别学生都谈到十多次)、上百次家访、多少个休息日的个别辅导等所付出的心血有所回报时,我感到十分欣慰。为了总结经验,更是为了得到老教师的指导,现将我的几点认识及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一、了解班级是带好班级的前提
要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和确定班主任工作策略,首先要了解掌握班级的整体情况。
要我做班主任的这个班级是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初一年级原来分六个班,由于各班的生数太多,学校决定再重组建一个班,即将原来的六个班分为七个班,又考虑到便于分层次教学,这个班由其它各班选出的几名后进生组成。由此可见该班的特殊性了。全班学生中,没有一名学生的小学毕业成绩超过一百分的,有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个“个位数”。学习成绩差,往往反映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差,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难度之大了。
班级五十八名学生中,有十四名学生的家庭不健全——有的父亲或母亲去世,有的父母离异等。许多教师都不愿在这个班兼课,更不愿做这个班的班主任,其它班学生看不起这个班、嘲讽这个班。面对这样的班级,我的信心不足了,但我无法回避,也不忍回避:“我不要这些孩子,谁还要他们?!我要为他们带来自信!”
二、热爱学生是带好班级的根本
由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可以想象出他们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所承受的打击,可以想象出他们心灵所受的创伤。因此,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倒不是我首先关心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怕学生的心“冷”了,对未来失去信心。所以,我应该用爱心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找回推动的信心。当然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1、爱的关心。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这些美好的生命,他们生动活泼,他们生理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极不成熟可塑性极大。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关心学生、爱学生,也要会关心、会爱,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于是我开始了一次次谈心,一次次家访这使我发现五十八人组成的班级中竟有十几名学生的父母不全。在这十几个家庭中,李敏同学的家庭情况又最为特殊:父亲病故,母亲也因此而精神失常,她带着弟弟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外公外婆相依为命。一次,我到她家去家访时,他家正在吃中饭,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我真想象不到她家现在还过着那样艰苦的生活。从那以后,我对李敏就特别留意,于是发现她的自卑、孤僻,也发现了她的自立和自强。在学校要为初一新生购买校服时,她找到了我,对我说,她买不起校服,她不穿校服。我说“作为一个班集体,在这方面不能有例外,至于你的困难,我是知道的。这件事由我和大家想办法,你只管安心学习。好吗?”她答应了我的要求。在我的倡议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李敏和同学们一起穿上了崭新的校服,我看到了同学们欣慰的目光和她那感激的目光。李敏和同学们逐渐融为一体了,有说有笑了,她为班级做事时更加积极主动,并且一丝不苟,不怕苦不怕累。如在冬天拖地时,为了防止水多结冰滑倒人,她便将拖把拧干了再拖。
2、爱的赞许。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这样才能为赞许提供丰富的素材。唐精灵同学是因为经常逃学而被调整到我们班级的一名学生。我对他采用低调处理的策略,既没有严厉的呵斥,当然更不可能有师出无名的赞许,我得耐心地观察、等待,寻找赞许的机会。他开始逃学了。我找到了他。我要他告诉我没有上课的原因,并首先对他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他大概也耳闻到了我不“厉害”,于是就老实地说是“去玩电脑游戏的”。我说“你能说实话,说明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会玩电脑游戏,说明你的头脑聪明。我有时也会去玩电脑游戏,但自己觉得水平太低,你的电脑游戏水平一定很高,有时间教教我,好吗?”我的这番话,一定出乎了他的意料,因为听到我的这番话,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并肯定地回答“好!行!朱老师,我听你的。”“好,我看你的。”后来他又逃过一次学,我刚找到他,他就感到不好意思了。我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是男子汉,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寻找机会表扬他。他表现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开家长会时,唐精灵的母亲感激地对我说:“感谢你啊,朱老师。”
就这样,我用爱的赞许点点滴滴地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学生找回了一些自信,树立了一些自尊。
三、严格管理是带好班级的关键
当学生意识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时,再提高要求,学生就能接受了,甚至有的学生自身都觉得应该提高要求。严格要求就水到渠成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级进行严格要求。
1、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组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共同讨论。在班级不根据考分排名次,但要求与以往相比每个人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2、班务上的严格要求。由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大家就意识到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整洁的环境,大家看了顺眼,舒心”。“这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就需要大家来做,大家来管”。于是这方面的“责任制”也就应运而生了。整齐桌凳、擦黑板、清扫地面、卫生区保洁等都有专人负责,定时管理,再有卫生检查小组定时检查并评比量分。这项工作都不要我这个班主任来过问,学生们已将卫生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这项工作还激发了学生对班级集体的极大热情。
3、纪律上的严格要求。我要求学生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在黑板报上,并要求他们在一周内会背。原来很多学生自己违反了纪律,但自己却不知道,现在不同了,有了明确的是非标准,因此,违反纪律的学生少多了。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也有了依据。班级成立纪律管理小组,以记录、管理班级纪律,每学期评比两次,每次评出一个“守纪最佳小组”和一个“守纪后进小组”,在评比总结会上,给违纪的同学以点事不点名的批评,使学生既意识到犯了错误,又使其自尊心得到保护。
4、道德上的严格要求。我常将一些道德教育寓于一些小事之中,让学生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成德”等至理名言,并以学生喜欢搞恶作剧这个特点来说明这种关系:某同学偶尔搞恶作剧博得大家一笑尚可理解,但若形成一种风气,专门搞恶作剧取乐并又伤害了别人的尊严,那就可以说是一种道德问题了。
我认为,理想教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我非常重视共青团的发展工作,在我带班的两年里,班级共发展了十四名共青团员,并还有一部分同学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由于,班级有了这么多共青团员和积极要求入团的同学,所以班级的整体工作得到极大的推动。
四、提高成绩是带好班级的动力
一个人不能长期在失败的阴影下工作和学习,那么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注意发现同学个人的闪光点、班集体的闪光点,由此我看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爱惜名誉、关心集体的同学多了;班级纪律不断好转了;流动红旗也能经常挂到我班的墙上;考试成绩在普通班中也得到了第一;在运动会上,在年级部中也得到了班级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我也多次荣获第一;很多老师改变了对我班的不良印象……每次听到这些“大好消息”,学生们都欢呼雀跃,个个眼中都发出欣喜的光芒。学生高兴,我更高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付出的心血得到不可估量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