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学生生活入手创设情景境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去商场收集商品的单价,有些同学收集到苹果单价3.80元,奶糖单价是12.60元,果冻单价9.90元等等。让学生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创造了一个为什么要学习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情境,体会小数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而且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从问题探究创设情景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总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利用问题探究来设置教学情境,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数学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第一步,能求出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吗?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一时难以说出答案。一个学生试着说,可以将“圆柱体内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第二步,我顺水推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胶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惊奇感。经过思考,同学们以为可以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教师的问题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既不能倒,又不能捏,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因此而排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量得知。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教师展示问题的焦点,如果是剧院门口两旁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这时学生深切地体会到:①必须要有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②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教师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最终使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
  三、从认知矛盾创设情景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因而这些都是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好素材。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這时,教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这种情境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不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它还同时引入了该课的重点和难点,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认识环境。
  四、从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他们动一动、分一分、画一画、量一量、捏一捏等,能够促进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和平移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后,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是否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其它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它的公式?”由于在“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已渗透了“转化”的思想,于是学生纷纷动手操作探究,有的剪,有的拼,经过不断的尝试、交流和归纳,结果学生又发现了三种推导方法。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梯形面积公式的知识,而且在动手操作的情境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五、从故事情节创设情境
  听故事是儿童喜欢的,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山上的猴王做了一个饼准备分给小猴子们吃。猴王把饼平均分成三份,拿了其中的一份分给了小猴甲;然后又取了这个饼的六分之二分给了小猴乙;这个饼的九分之三分给了小猴丙。于是,甲乙两只猴子闹起意见来了,说猴王分得不公平。那么,究竟猴王分得是不是公平呢?悬念,激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展开了议论。生动的画面吸引了他们,猴王的三种分法透过屏幕清晰可见。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个别学生甚至联想到商不变性质,并由此找到新的解释、新的结论。教师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借助CAI教学手段,自然而然地、新颖有趣地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在设置情境时,教师绘声绘色,富有情感的描述十分重要。而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能在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跨越时空限制,从而高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情境,增强其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转变教师的理念、创新学生的思维、因地制宜的创设教学情境以及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概括起来讲,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又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的深刻反思,它以尊重自然为核心思想,意在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然,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现代教育的过程。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全社会养成科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点金之道”,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高效之道。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适当的精彩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利用点拨艺术调节课堂教学,摆脱讲的太多而收效甚微的困扰,关键是掌握点拨的艺术,精
期刊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认识规律,联系现实,使数学概念变得更有意义;抓住概念本质,对概念进行剖析;在实践中运用概念,在运用中加深概念理解。  一、数学概念及其分类  数学
期刊
说到环境污染,人们往往会想到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可是您知道吗,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璀璨夺目、景观灯流光溢彩,这些光彩明亮的美景,美化环境的同时,又刺激了市民的双眼,成为很少有人关注的光污染。  一、定义和分类  (一)光污染的定义  1.狭义光污染  狭义光污染指干扰光的影响,其定义为:“已形成的良好的照明环境,由于逸散光而产生的被损害的状况,又由于这种危害的状况而产生的有害影响”。逸散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而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又是老师们遇到的一大难题。学生想学好英语,首先要过词汇关。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好词汇。  关键词:教学策略 词汇学习  一、目前现状  在现在的考试中,阅读试题的加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那就应该多花点时间做阅读题,没
期刊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這一任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进一步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三个维度目标是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五个方面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要素,是指对
期刊
摘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毫无疑问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是我们的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基础性的桥梁,学生語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其他学习成果的优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语文教学以充分的重视.但是在诸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不禁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其语文学习成果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培养起来.  关键
期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三方面。《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采用体验式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使语言学习转变成一种体验语言、实践语言、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互动过程。  在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学过程中,尤其是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
期刊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课堂的作业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要针对本节课所教的内容,重难点设计成习题。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做一做,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辅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作业中得到巩固,学会运用。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检测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爱,达到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