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这门学科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学习较为吃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前言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主要就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若干个层次的划分,一般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
  1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1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合理进行分层。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无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后进生而言难度过大,对于优等生而言过于简单。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一方面,能够增强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外一方面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1]。例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针对于后进生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然后进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计算。而针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省去中间的环节,直接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师通过对学生合理分层,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对课堂提问进行合理分层
  在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应进行分层,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将问题分成3个层次,各个层次的问题难度不同。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针对于后进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难度最低的,并且是最为基础的问题,学生在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应该进行表扬,以增强后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此外,针对于中等生,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可以稍大一些,针对于优等生问题难度是最大的,也是最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师通过在课堂提问的环节进行合理的分层,能够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1.3 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科学的制定教学进度。主要是由于后进生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无法跟上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而优等生会认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过慢,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针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师日常的教学进度一般是针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的[3]。因此,教师可以对中等生中实施正常的教学进度。而针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进度,夯实后进生的数学基础。例如,很多学生主要是在基础知识这方面学习有困难,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系统的为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并且放慢教学进度,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数学基础打牢,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于优等生,这类学生接受知识快,思维敏捷,教师应该加快教学进度,主要强调重点就可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领悟能力较高,可以自行学习较细的知识点,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外一方面能夠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
  1.4 对课后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之外,还应该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任务,进而对课后练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层。学生需要针对于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而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针对于后进生,教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该紧密的围绕课堂上最基础的知识,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4]。而针对于中等生,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以基础知识为主,扩展性知识为辅。而对优等生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应该扩展性知识为主,基础知识为辅。这样一来,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完成相应的课后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时注意的事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事项。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在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其次,在分层教学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学习困难,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后进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学生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继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分层教学要求教师一视同仁,虽然在学习策略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分层教学的含义,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中不应差别对待。
  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教师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进而使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整体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银美.简论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2(Z3)
  [2]陈桂春.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小学教学研究. 2011(29)
  [3]蒋欣宏.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4]高峰,王幼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3(02)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面对新课程标准,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从重视课堂文化建设、用新方法教学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历史 效率 师生平等 评价多元化 课堂效率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脱离实际、死记硬背;课文内容一串串、理论
目的:观察面罩直流给氧在颌面部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与气管切开后直流给氧治疗的效果。方法:多发伤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10例,合并颌面部损伤;对照组10例,已
一项小型开放标签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无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可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疼痛。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这种治疗方式。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研究,纳入了18~75岁被诊断为
【摘要】在新课标中就特别强调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轻松快乐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运用默会知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默会知识的概念及特点,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嵌入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对默会知识在小学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個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