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病态性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非等间隔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病态性问题,构造出新的背景值构造公式,将灰色非等间隔模型的白化方程线性化得出模型解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实例分析可发现新提出的方法可从提高模型精度和降低求解参数矩阵的条件数两方面较好的改善了模型的病态性。针对非等间隔灰色模型的病态性问题提出了新的且有效的解决方法,首次从模型精度和参数矩阵的条件数两方面解决模型的病态性问题,这也为解决其他类型的灰色模型的病态性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非等间隔 灰色模型 Verhulst模型 病态性
  灰色Verhulst模型与灰色模型是灰色系统[1]预测中的最常用模型,它们构成灰色预测体系的核心部分。近年来,灰色Verhulst模型在各领域[2-5]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些模型多是考虑等时间距数据序列建立的,而实际建模中的序列往往是非等间隔序列,此时需要考虑到非等间距建立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6]才能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6-8],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针对部分波动数据来建模,模型的解会出现精度较低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存在一定的病态性,目前还没有该模型病态性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从模型参数矩阵条件数理论出发,首先将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线性化,其次修改模型背景值的公式以降低模型参数矩阵的条件数和提高模型精度两方面来改善模型的病态性。
  一、改进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建模机理
  (一)原始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
  根据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稳定性研究中的定义1可知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定义型)■的白化微分方程形式为
  ■ (1)
  其中
  ■为非负原始非等间隔序列,■,■为间隔;■为■的1-AGO序列,■,其中,■,■为■的背景值序列,传统上有:■,
  ■
  (二)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线性化
  根据(1)可知,白化模型为非线性模型,据非线性模型求解来看,若可以将该模型转化为一般线性模型求解,将降低非线性模型直接求解(有的非线性模型求解比较复杂)的难度,所以本文拟将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1)转化为线性模型在进行模型求解继而得出模型的解的表达式。
  由■为■的1-AGO序列可知,序列■可以近似看作指數序列,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序列■来进行建模的,所以建模序列的处理变得很重要。本文将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1)线性化即可通过对■序列做如下处理:
  ■ (2)
  则模型(1)可转化为
  ■ (3)
  其中■。至此模型(3)可以变为类似非等间隔GM(1,1)模型的形式即
  ■ (4)
  则可以根据GM(1,1)模型解的形式推出模型(3)的解(时间响应式)如下:
  ■ (5)
  由(2)及■可以推导出
  ■
  进一步还原得出
  ■ (6)
  (三)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背景值改进
  在传统的灰色建模中,多数采用背景值公式为累加序列的紧邻均值公式即
  ■=■ (7)
  文献[9,10]等指出上述背景值的构造式(7)存在误差并提出了改进式,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文献[9,11]的背景值构造基础上稍作改进,最终重构了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线性化后的模型背景值的构造式,详细介绍如下:
  由于线性化后模型(3)的解满足指数形式,所以■可用如下指数曲线近似
  ■ (8)
  因曲线(8)经过■及■两点,则有
  ■ (9)
  ■ (10)
  (10)/(9)得
  ■ (11)
  则可求出B为
  ■ (12)
  将(12)代入(9)中得出A的值为
  ■ (13)
  因此可构造出模型(3)的背景值为
  ■
  ■
  即新的背景值公式为
  ■■ (14)
  同理对■有
  ■■ (15)
  至此可将改进的建模步骤总结如下:
  1)通过对原始序列■的1阶累加序列■进行建模,其中背景值公式为本文提出的新形式(15),得出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
  2)将得到的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白化模型进行线性化(2)处理得到形如(4)的模型,利用本文重构的背景值公式(14)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求解,根据(5)得出线性化后的模型解■。
  3)根据(2)式子还原得出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解■,进一步还原得出■,其中(■)。
  二、模型病态性研究
  (一)模型参数矩阵条件数
  根据上述研究,将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的白化微分方程(1)线性化后对应的灰微分方程记为
  ■ (16)
  那么求解参数矩阵C及参数■关系为:■(17)
  其中■,■。
  根据(17)求出模型(16)的参数■后,可以根据(5)可以得出模型(16)的解■,最终通过(6)可还原得出模型(1)的解■。从上述分析可知模型(16)的参数对模型(1)的影响很大,若模型(16)的参数矩阵■为良态,那么理论上模型(1)应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矩阵■的病态性,可根据矩阵的条件数来判断,此处矩阵条件数记   ■ (18)
  其中■,■分别表示矩阵A的最大、最小特征根。
  实践中一般认为:若11000,则矩阵A为严重的病态;
  ■
  根据(18)可以求出
  ■ (19)
  其中
  ■
  (二)模型精度检验
  一个模型的精度好坏需通过检验才能验证其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对误差是评判一个模型预测精度的重要指标,相对误差越小模型的精度越高,同样可以通过计算相对误差的平方和的大小来评判一个模型的精度.文中拟采用相对误差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相对误差式子如下:
  ■ (20)
  三、实例分析
  对本文提出的改进背景值公式,我们通过数据验证其效果,结果会更直观,假如我们取文献[6]的实例沉降数据如下:
  ■
  此处用(7)這一传统的背景值公式来建立灰色非等间隔模型记作模型一,用改进的背景值公式(14)来建立灰色非等间隔模型记作模型二。其中模型一的解可用■来表示,其中
  ■ (21)
  模型二的解可根据(5)、(6)得出。
  根据以上理论,通过MATLAB编程得出各模型参数如下
  模型一的参数■;
  模型二的参数为■;
  模型一、二的精度及求解参数矩阵的条件数见模型效果对比表3-1。
  从模型效果对比表3-1可知,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大幅度的降低了模型求解参数矩阵的条件数,模型从具有严重病态性到轻度病态转化,而且模型的精度也有一定提高,从而较好的改善了模型的病态性。上该实例分析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四、结论
  本文提出了新的背景值构造公式,将灰色非等间隔模型的白化方程线性化得出模型的解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实例分析可发现本文的方法可从提高模型精度和降低求解参数矩阵的条件数两方面较好的改善了模型的病态性,但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还需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以较好的满足实际问题的模型精度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5—163.
  [2]偶昌宝,俞亚南.交通量预测的灰色verhulst自记忆模型[J].辽宁交通科技,2004(12):87—88.
  [3]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0):138—144.
  [4]赵国生,王慧强,王健.基于灰色Verhuls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5):798-803.
  [5]曹萃文,顾幸生.灰色verhulst动态新陈代谢模型在产品价格预测与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信息与控制,2005,34(8):398-402.
  [6]偶昌宝,俞亚南.不等时距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3-66.
  [7]王正新,党耀国,沈春光.灰色Verhulst模型的灰导数改进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6):19-22.
  [8]肖霞林.路基沉降变形评估与非等间隔灰色Verhulst模型[J].铁道建筑,2011,4(1):86-89.
  [9]靳晓光,李晓红.隧道围岩位移的灰色优化模型预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1-7.
  [10]王叶梅,党耀国,王正新.非等间距GM(1,1)模型背景值的优化[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4):159-163.
  [11]戴文战,李俊峰.非等间距GM(1,1)模型建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9):89-95.
  作者简介:范献胜(1987-),男,助教,研究方向为灰色预测建模、数据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存货计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选择了不利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计价方法。本文试图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着手,分析存货计价方法对经营成果、纳税、财务指标的影响,解决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问题,进而探讨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最终为企业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摘要:面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多样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教师 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体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能否适应要求。如何应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是摆在高校体育教师
【摘要】在当前金融形式下,黄金市场对于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在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安全中黄金市场发挥的作用,探讨了黄金及黄金市场对于规避风险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几条政策建议。同时从我国和日本黄金市场发展历程出发,对其市场交易规模、市场结构、参与主体进行研究,进而深入分析黄金市场尤其是黄金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架构,总结了其在黄金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中国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发现高校不同阶段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动机的差异性。教学中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参加体育运动的正确动机,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不同阶段 体育运动动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更成为了现代人保健的座
在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客户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单一的生产结构具有脆弱性、不可持久性,因此单一生产结构的转型具有必然性。同时在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审计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面臨着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这就影响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创建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体系 指标 创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改
【摘要】医疗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追溯至本世纪初。但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受技术、硬件等因素制约,通过互联网进行诊断仍只是一种设想。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到,移动医疗终于揭开了序幕,在2010年后,我国涌现出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本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移动医疗平台“春雨医生”为例,来对该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 医疗平台 互联网医疗  一、移动医疗出现背景  (一)移动医疗消费市场
【摘要】本研究根据国防人力资源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云南省的一般特征和人力资源动员特点入手,通过人口数量、人力数量、可动员劳动力的情况,描述云南省人力资源动员能力现状,并进一步通过对影响人力资源动员潜力的国民思想准备、受教育程度、文化渗透等因素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云南省人力资源动员能力的对策建议:注重教育培养国民国防思想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增强多民族文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软实力。从而增强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