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的案例选择问题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旨在运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通过新的学习角度——分析实际案例的方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与此同时也提升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基础,针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教师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微观经济学 浅析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为2015JY00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6-02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旨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法共同运用的一种综合教学方式。互动式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为主导,贯穿到运用课程的知识内容中,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双方全面沟通,促进师生运用案例相互协商、积极探讨的氛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
  1.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知识的把握,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大趋势,期望达到改善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1.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案例辅助教学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抽象的纯理论型知识体系,需要运用很强逻辑关系、或者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学习。除此之外,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需要先建立在假设条件之上,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实事经济案例进行说明,提高学习效果。
  1.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有大量复杂图形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则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运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创新,让学生从“要我学”模式自动转化成“我要学”的模式。
  1.3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现在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客观。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平台),各大高校已经具备了新的教学模式基础,这为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因此,授课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时间与学生一同探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的案例选择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平台实现师生教学的互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案例应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选择的案例要针对某一理论主题,根据事实经济案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层层深入,从认知到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2教学案例应先以典型性案例为引导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现在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前人从一些经济活动中总结而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经济行为也不止会发生一次。
  2.3教学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应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既要做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做到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因此,学生们可以运用案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案例通常都源自于真实的经济生活,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总结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在和谐互动的氛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了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达到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陈映芳. 关于互动式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作为一本理论性与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对音乐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首先,该教材具有一定系统性,教材总体结构分为十五章,除了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材与教学模式、方法等还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等内容,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为培养更多人才,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对《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教学改革思考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
【摘要】数学教育中既要讲演绎又要讲归纳,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演绎推理,可以顺畅地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概括和推理,去领悟数学的真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够帮助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情境 发散思维 动画技术 数学实验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BS016)的阶段性成果。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