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需要,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是适应信息时代和我军建设的实际需要。军事人才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文章对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军事人才;信息素养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战斗力生成之源,是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军要把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放在重要地位。而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一、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来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从专家学者们对信息素养内涵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含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蓬勃兴起,人们把信息因素注入军事的各个领域,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使整个军事实现信息化。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了精确制导武器为代表的信息化弹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隐形化作战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和整个军事系统的战斗效能。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需要,我军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二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信息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600—800公里的外层空间,有多达116颗各类卫星;在2万米高空,有“全球鹰”无人机;在1万米高空,有预警机;在6千米高空,有“捕食者”无人机;在几百米低空,有无人飞行器;在地面有各类传感器和特战情报人员,形成了战略、战役、战术不同层次的立体信息网。使美军对战场进行全时空、全方位监控指挥。由于信息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要确保我军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三是适应信息时代和我军建设的实际需要。首先,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经济时代,首要资源是信息。因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工作无不与信息有关,信息素质不仅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将影响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军事领域更加依赖信息,信息理论、信息技术已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成为最活跃、最积极的战斗力要素。因此,在信息时代,我军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其次,我军建设的实际也要求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就总体而言,当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建设的关键时期,还有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信息化人才匮乏,信息化程度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和“软肋”。我军尚存在着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科学观念滞后及信息素养相对较低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我军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
  二、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是信息意识。敏锐的信息意识,是军事人才必备的信息素养要素,在现代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尤金·舒尔茨博士向英国媒体透露,海湾战争期间,一批荷兰黑客曾将数以百计的军事机密文件从美国政府的计算机网络中获得后提供给了伊拉克,对美军的确切位置和武器装备情况,甚至包括爱国者导弹的战术技术参数一清二楚。如果不是生性多疑的萨达姆对情报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海湾战争的进程可能改写。萨达姆信息意识迟纯,信息素养低下,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军要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首先要把培养军事人才灵敏的信息意识放在首位。
  二是信息知识。指的是军事人才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包括传统文化素养,有关信息的基本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等。对军事人才来说,信息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基于此,很多国家的军队已把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知识作为教育训练的重点内容。美、英等国军队提出了“通信兵培训计划”、“信息系统操作员和分析员培训计划”和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班,以扩展军事人才的信息知识。和发达国家的军事人才相比,我军官兵的信息知识较低下,甚至有个别人是“机盲”,连电脑也不会操作。要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必须把扩展军事人才的信息知识放在重要地位。
  三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指的是军事人才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军事人才信息能力强,信息素质就高,在现代化战争中就处于优势。有资料称,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在美军指挥机关中,计算机程序人员约占30%,作战运筹分析和自动化指挥管理人员约占30%。我军要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必须注重提高军事人才的信息能力。
  四是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的是军事人才对信息获取或运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外在行为的体现。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军队大量的机密文件和重要数据,军人的个人信息都存储在计算机中。现在,个别军人千方百计地“闯入”网络,阅读机密材料及个人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不知不觉被删除,在数据库中的记录不知道何时被修改,正在使用的计算机却不知道何故突然“死机”等等,这些都是不讲信息道德所致。我军要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必须杜绝不讲信息道德的行为,提高军事人才的信息道德。
  三、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措施
  一是更新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观念。观念的更新是军事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提。信息化战争力量的基础不是单一的物质与能量,而是信息、知识、物质、能量的综合对抗。信息化战争将是以数字化通信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和信息网络为作战对象,以高智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武器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对抗。将探测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压缩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生成全新的信息化装备系统;将战略、战役、战术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等进行系统集成,生成全新的信息化处理系统;将目标发现、定位、指示、跟踪、打击、评估等进行系统集成,生成信息武器系统;战争的重点从摧毁物理武器目标转向非物理的信息目标,从公开打击“有形”军事设施转向攻击“无形”的信息设施等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军事人才培养观念,由原来的单一型、滞后型军事人才培养观念向复合型、创新型军事人才观念转变。
  二是发挥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就要发挥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主渠道的作用。在美国国防大学,近年有“三个首先”之说:军官入学后首先配发的东西是手提电脑;首先领取的文件是计算机网络口令、身份确认编码和电子邮件地址;首先接受的教育是有关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知识。美军不仅在国防大学成立了专门培养信息战人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还在所有高等军事院校开设了“信息战课程”和“信息战参谋课程”;不仅培养了大批信息战专家,还使大量军官、士官掌握了信息战基本知识。新形势下,我军要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提高其信息素养,就要发挥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为此,要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内容上,必须更新,要突出对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及其对信息化战场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方法和手段上,必须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和兵棋推演,加速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和网上模拟对抗训练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军事人才信息素养。
  三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是西方主要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在美国,仅有西点军校一所通过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大学本科学历教育来培养生长军官的正规军官院校,每年为美国陆军输送初级军官1000多名,仅占陆军每年补入新任军官总数的18%。美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地方高校,依托国民教育进行的。在俄国,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数量占每年新任军官的25%左右。近年来,全军接收地方大学生干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年度接收量占到生长干部的1/4。新形势下,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力度。为此,要撤销学科设置与地方院校相同或相近的军事院校,将部分培养对象、内容交给地方院校;改革军事教育,建立与国民教育接轨的军地联合办学体制;进一步加大军事院校开放办学的力度,加强与地方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军官由地方院校培养与输送;某些军人的继续教育在地方院校进行;某些专业进修课程在地方院校开办;军事院校的某些课程邀请地方院校的专家、教授讲授。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四是通过国外培训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近年来,我军出国留学力度不断加大,全军派遣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通过国外培训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力度。除了派遣留学生、选派师旅主官出国考察培训外,还可以通过派出访问团,中外合办短期培训班,邀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等途径,加大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力度。
  五是通过军事训练或“实战”演练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首先,通过军事训练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军事人才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瑞典军队把训练当作军队的“磨刀石”,美军认为训练是胜利的基石,印军要求把训练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我军要提高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就要注重军事训练。我们要认真落实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从战略全局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转变。全军要从难着眼,从严入手,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通过军事训练,全面提高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其次,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美国等一些军事强国的军队,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基础性的模拟“实战”演练,俄军近年来还在一些大规模军事演习中非常注重进行信息作战“实战”演练。我军要借鉴这些经验,强化基地化的仿真训练,网上演兵、网上对抗,在“电脑上打仗”,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我军还要在一些大规模军事演习中进行信息作战“实战”演练,演习中设置信息战科目,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对抗贯穿演习全过程,这样经过“准战场”的严格考核,培养军事人才的信息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班颖,王子欣.军队院校教育新视点探索[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6).
  [2] 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敬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1,(5).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自觉扮演七种角色,即,要做大学
为了进一步降低节点在发送分组时的能量消耗,论文在EEIABR的基础上,通过提取hello分组的RSSI值,推导出对邻节点的最优发射功率,提出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蚁群路由算法PCABR。该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是重要的哲学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西方传统哲学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带有革命性质的马克思自由观。马克思直接将自由作为个人的实现与解放,以个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为基础,以独立性为前提,以个人对外界和客体的改造以及认识作为手段。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观 哲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是其理论基础。许多哲学家、思想家
【摘要】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是一种从辩证的层面对现代性客观肯定后的理性批判。在我国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念为指引,将现代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现代性 批判理念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现代性的概念早已经成为人们心中一个固化
从技术转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总结了现行我国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构建出了适合我
法学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可忽视。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为本位,走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