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有自发调整自己的倾向,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功能。人自身有认识自己并改造自我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这些能力就能开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因此,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比其学识水平更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师傅(教师)有没有这个本事,将徒弟(学生)引进这学习知识的大门呢?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有的老师水平很高,对教材钻研得非常透彻,可学生就是不喜欢他,并由此不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程;而有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无论他教什么学科,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有位小学教师,教过我女儿的语文、数学、自然等课程,他教什么课程,我女儿就喜欢什么课程。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使然。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行为表现等给学生树立榜样,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意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和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认为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种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一位小学老师以前在课堂上习惯用粉笔头,投掷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时隔不久,他惊奇地发现全班同学都开始效仿,学会了用粉笔头投掷别人,弄得满地都是粉笔头不说,有时老师上课粉笔还不够用。从那时起,这位老师认识到自身的行为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非常注意自身修养,在点点滴滴中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最终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高尚的人格、自觉的良好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同样,教师的不良习惯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幼儿和初入小学的儿童,这种向师性表现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之后逐渐发展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深深影响着全体学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像一粒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将来会结出灿烂美好的果实,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会成为学生人格形成的“参照系”。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
首先,要注意个人的人格修养。教师不仅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可以说应先自立,再立人;先正己,再正人。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其次,要爱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能动性、自主性的人,所以教师爱学生,就应热爱一切学生,把爱撒向每个学生,教师要“有爱无类”、一视同仁。并且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之有度,爱之有恒;以爱动其心,以严促其行。
最后,要有洁美的外表。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都是教材,注重仪表美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学生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我想一个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仅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点燃心灵的火种,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灯塔。
作者单位 山东省惠民县辛店第二中学
(栏目责编 吴国良)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有自发调整自己的倾向,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功能。人自身有认识自己并改造自我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这些能力就能开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因此,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比其学识水平更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师傅(教师)有没有这个本事,将徒弟(学生)引进这学习知识的大门呢?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有的老师水平很高,对教材钻研得非常透彻,可学生就是不喜欢他,并由此不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程;而有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无论他教什么学科,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有位小学教师,教过我女儿的语文、数学、自然等课程,他教什么课程,我女儿就喜欢什么课程。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使然。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行为表现等给学生树立榜样,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意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和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认为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种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一位小学老师以前在课堂上习惯用粉笔头,投掷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时隔不久,他惊奇地发现全班同学都开始效仿,学会了用粉笔头投掷别人,弄得满地都是粉笔头不说,有时老师上课粉笔还不够用。从那时起,这位老师认识到自身的行为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非常注意自身修养,在点点滴滴中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最终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高尚的人格、自觉的良好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同样,教师的不良习惯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幼儿和初入小学的儿童,这种向师性表现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之后逐渐发展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深深影响着全体学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像一粒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将来会结出灿烂美好的果实,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会成为学生人格形成的“参照系”。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
首先,要注意个人的人格修养。教师不仅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可以说应先自立,再立人;先正己,再正人。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其次,要爱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能动性、自主性的人,所以教师爱学生,就应热爱一切学生,把爱撒向每个学生,教师要“有爱无类”、一视同仁。并且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之有度,爱之有恒;以爱动其心,以严促其行。
最后,要有洁美的外表。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都是教材,注重仪表美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学生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我想一个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仅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点燃心灵的火种,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灯塔。
作者单位 山东省惠民县辛店第二中学
(栏目责编 吴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