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因子和自由基在诱导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自由基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动态变化,阐明TNF-α、NF-κB、氧自由基在HIBD发病中的机制。

方法

新生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HI)6 h、12 h、24 h、48 h、72 h、7 d组。运用常规方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脑组织TNF-α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观察NF-κB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

结果

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TNF-α、NF-κB和MDA水平于新生大鼠HI后6、12、24、48、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神经元凋亡率和MDA水平于新生大鼠HI后24 h达到高峰,TNF-α于HI后12 h达到高峰,NF-κB于HI后48 h达到高峰。HI后6、12、24、48、72 h SOD水平和GSH-Px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至7 d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元凋亡率与TNF-α、NF-κB及MAD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SOD水平和GSH-Px酶活力呈负相关(P均<0.05)。脑组织TNF-α和NF-κB水平与MAD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SOD水平和GSH-Px酶活力均呈负相关(P均<0.05)。

结论

TNF-α、NF-κB和氧自由基在HIB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因子TNF-α、NF-κB和自由基可加重HI后脑损伤。

其他文献
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LCV)指主要累及皮肤的细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并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核破碎为病理特征的血管炎。为一组疾病的总称,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感染、药物或某些自身免疫病等,既往国内对于该病的阐述较少,且随着血管炎定义的演变,有必要对于其定义、临床表现和治疗等作一阐述。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SIL)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89例PPHN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组、HFOV联合SIL组(HFOV+SIL组)及CMV联合SIL组(CMV+SI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分别进行动脉血气、肺动脉压以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治疗前后
目的总结非经典型婴儿型糖原累积症Ⅱ型(GSDⅡ型)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经外周血白细胞中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活性测定诊断GSDⅡ型患儿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例均有智力、运动发育迟缓,肢体肌肉无力;均无肝大;2例有呼吸肌无力表现。3例CK、ALT、AST均增高;肌电图提示1例为疑似
目的探讨宫内亚临床感染、出生后缺氧缺血(HI)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未成熟脑发育的影响,未成熟脑损伤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及HDAC1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促红细胞生产素(EPO)对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孕鼠分为脂多糖(LPS)组和9 g/L盐水(NS)组,于孕15 d分别腹腔注射LPS 0.3 mg/kg或等剂量NS,继续饲养至分娩,称取出生体质量。待新生大鼠5日龄时随机数
目的回顾性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临床常用指标评价心肌存活程度的可能性和价值,并寻找影响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9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ALCAPA患儿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个月~18岁,平均(4.49±4.30)岁。术前评估基于常规临床检查;术后随访依据门诊复查结果及电话随访。对15例行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患儿行心肌存
期刊
颅内高压是威胁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现结合2012年Pediatr Crit Care Med杂志发表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治疗指南》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创伤性脑损伤患儿的颅内压监测、颅内高压治疗阈值、脑灌注压阈值、高级神经监测及降低颅内高压的治疗进展作相关介绍。
目的总结32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与46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对RMP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32例RMPP(难治组)和46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普通组)患儿的住院资料,对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肺内外合并症、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难治组与普通组患儿在热程、发病距入院时间、住院时间、一侧肺部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
目的加强对Prader-Willi综合征(PWS)新生儿期表现的认识,促进对PWS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诊断为PWS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6例男性,1例女性。均有肌张力低下、反应差、喂养困难、少哭、哭声弱的表现。7例患儿均具备以下典型面貌特征中的5项以上:前额突出、窄脸、杏仁眼、小嘴、嘴角向
目的应用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分析儿童AKI各分期级别间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2005年阿姆斯特丹会议关于AKI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标准,将2004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AKI患儿分为1期、2期、3期,比较不同分期级别间AKI患儿年龄、病因、病理及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1)165例患儿(男109例、女56例)进入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