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国路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是张家口市区南北通行的重要道路。该路段地下泥土为湿陷性黄土。这种黄土的承载力较好,但又属于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如果受到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等破裂的影响,被浸湿后土结构容易遭到破坏,黄土会迅速变成泥浆。由于建国路地下有人防工程,泥浆顺势流入防空洞,产生泥土流失,造成道路塌陷。近年来,该路段多次出现塌陷塌方事故,仅2013年一年就发生4次塌陷事故,为此,市领导高度重视,并由我集团负责该路段大修工程。
关键词:路面大修;病害成因;技术要求;修补方法
张家口市建国路大修工程已经通车,由于前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虽然在施工中调整了沥青混凝土中沥青含量,但前期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离析、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我公司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张家口市建国路大修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一)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二)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二、离析、松散:
(一)离析、松散现象的成因: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时间是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去年大规模沥青路面施工在11月份,现场温度较低,按照规定已经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导致运输车车厢内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进而导致沥青的粘附性下降,形成“硬壳”。这样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碾压时很难达到密实要求,且整体强度降低。再行车荷载和冬春季节交替时反复冻融的作用下,路面表现出离析、松散的病害现象。
(二)对离析、松散现象的处理方法:对于松散现象面积较小的破损区域,将离析、松散的区域切割成规则的形状,然后由人工用风镐将该区域内的上面层沥青全部挖出,然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整平,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
若面积较大,则采用铣刨机将破损区域刨铣干净,然后用鼓风机强力清扫。在干净的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整平,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
三、坑槽
(一)坑槽的成因:由于低温施工,使沥青路面形成离析、松散现象。经过车辆冲击荷载、轮胎吸附、春季冻融等多方面作用,使离析、松散现象进一步加剧,形成坑槽。
(二)对坑槽现象的处理方法:具体修补方法与技术要求如下:(1)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灰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坑槽底部与四周涂满)。(4)填入沥青混合料(AC-10)并整平。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5)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如果坑槽较深(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摊铺和压实。(6)压实完毕后对四周进行沥青灌缝封口。(7)坑槽内有水时,先将坑槽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再用喷灯烤干。
四、完成任务时间
我公司项目部于2013年4月8日开始对病害部位进行处理,截至22日完成洗刨面积1100平方米,共计洗刨7处,检查井提升110座,剩余374座;提升收水井121座,剩余144座。目前由于本市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沥青混凝土施工,具体完成时间根据市区气温回升情况进行施工。在气温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利用五一小长假期间进行修补。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 徐拥军.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关键词:路面大修;病害成因;技术要求;修补方法
张家口市建国路大修工程已经通车,由于前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虽然在施工中调整了沥青混凝土中沥青含量,但前期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离析、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我公司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张家口市建国路大修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一)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二)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二、离析、松散:
(一)离析、松散现象的成因: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时间是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去年大规模沥青路面施工在11月份,现场温度较低,按照规定已经不能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导致运输车车厢内沥青混凝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进而导致沥青的粘附性下降,形成“硬壳”。这样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后,碾压时很难达到密实要求,且整体强度降低。再行车荷载和冬春季节交替时反复冻融的作用下,路面表现出离析、松散的病害现象。
(二)对离析、松散现象的处理方法:对于松散现象面积较小的破损区域,将离析、松散的区域切割成规则的形状,然后由人工用风镐将该区域内的上面层沥青全部挖出,然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整平,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
若面积较大,则采用铣刨机将破损区域刨铣干净,然后用鼓风机强力清扫。在干净的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整平,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
三、坑槽
(一)坑槽的成因:由于低温施工,使沥青路面形成离析、松散现象。经过车辆冲击荷载、轮胎吸附、春季冻融等多方面作用,使离析、松散现象进一步加剧,形成坑槽。
(二)对坑槽现象的处理方法:具体修补方法与技术要求如下:(1)按照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坑槽的轮廓线。(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3)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动部分及灰尘、杂物,并涂刷粘层沥青。(坑槽底部与四周涂满)。(4)填入沥青混合料(AC-10)并整平。新填补的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5)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沿纵向碾压,第一遍往返静压,第二遍往返振压,以后反复静压,达到密实效果。如果坑槽较深(7cm以上),应将沥青混合料分两次摊铺和压实。(6)压实完毕后对四周进行沥青灌缝封口。(7)坑槽内有水时,先将坑槽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再用喷灯烤干。
四、完成任务时间
我公司项目部于2013年4月8日开始对病害部位进行处理,截至22日完成洗刨面积1100平方米,共计洗刨7处,检查井提升110座,剩余374座;提升收水井121座,剩余144座。目前由于本市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沥青混凝土施工,具体完成时间根据市区气温回升情况进行施工。在气温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利用五一小长假期间进行修补。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 徐拥军.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