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工程施工中对地质灾害防治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国地质灾害无论是在发生的频度以及产生的规模都有逐年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岩石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含义说明、我国地质灾害种类与特征的介绍以及地质灾害的发展措施的全面阐述三个方面深入的剖析了岩石工程施工中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关键词】岩石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岩石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含义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石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并且成逐年增多的趋势,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们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不便,而这些地质灾害中大多是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等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由此可见,当务之急我国应该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产生,从而减少经济的巨额损失。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与种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农业大国,然而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中,造成我国抵抗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再加上我国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多样、生态环境多变等特點,形成了我国地质灾害独有的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灾害发生的种类多、灾害产生的强度大、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严重。根据我国近些年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地面沉降等种类。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而在分布的位置和区域上来看,我国发生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指自然产生的地质灾害,可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运动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的变化,这类灾害往往不以人类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第二类是人为性的地质性灾害,是由于人类的行为对地质造成的影响而的地质灾害,可称第二环境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滥挖滥开现象,对地质环境赞成了很大的影响,据相关资料分析,人类行为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占一半以上。
  2.1泥石流。泥石流实质就是大量的固液混合物以非常快的速度从上到下冲下来,主要是由于暴雨、暴雪、积雪大面积融化成水等量大速度快的的降水而引起的山体滑坡并且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产生的原因:乱垦滥伐、滥挖滥开、乱扔乱放废土和废石。
  2.2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石由于直立的裂缝作用,与母体突然分离、失去根基和稳定,向下滚动、翻转,最后在山坡脚下堆积的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剧烈的震荡、堆放废置的填土、矿产资源的挖掘、道路工程时造成的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2.3滑坡。滑坡实质是指处于斜坡的山土或者岩石,受到外力因素如地震、地下水运动、河流的冲刷等作用下,顺着特有的软弱带或者是软弱面,亦或散落地亦或整体地沿着破顺势下滑的自然现象。
  产生原因:滑坡的诱因:滥砍滥伐、地震、不合理的蓄水排水、地表水不断冲刷斜坡坡脚、河流等形式地表水的浸泡和冲击、地面的降水、对坡脚的开挖、加载堆填。
  2.4地面变形。地面变形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三种形式。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受到地面沉降影响的地区涉及70余个,已经形成灾害损失的达到30多个,并且沉降量最大的地方已经快达到3米。但是这些地区并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有的是成片的灾害密集区形成面积广大的地面沉降活动区域,而有的则是独立的发生的。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大前提下,很多人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地质灾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3.1施工技术标准的总结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三大特点:复杂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同时以地下施工为主。复杂性如冠梁性+锚拉+抗滑桩+挡板,隐蔽性如抗滑桩,多样性指防滑坡可采取挡土墙,也可以采取桩的形式。由此可见,岩石工程的施工流程、工艺方法和工程顺序和基础工程与地基十分的相似甚至相同。
  3.2做好防治工程的防治措施
  3.2.1工程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工程防治措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适用的环境和方法如下:针对于大中型的滑坡灾害,可以参考工程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来选择适当的工程防治措施;而针对于小型的土体滑坡灾害,也是最易发生的滑坡现象,应该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3.2.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耕牧、种草护坡和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减少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的措施具有投资少、防治范围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的平衡、而且持续防治的时间长,但是这个方法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发挥效果。对于一些特定的地质灾害区域,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生物防治措施,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地面塌陷区以及泥石流频发区应该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减少类似地质灾害的频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3.2.3避让措施。①雨天临时避让预案。对于一些在雨天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已经开始变形的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预案。也就是在雨天对于受到安全威胁的住户采取逐一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方法,采取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影响以及就近便民的原则。②搬离原住处避让措施。对于一些危害性大、危险系数高的地质灾害,防治的费用往往高于搬迁费用或者通过再建重建无法摆脱地质灾害的,应该采取搬离原住处,重新规划生活区域的避让措施。
  4、结语
  岩石工程施工中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的工作。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不断的引进一些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韩佐东,唐智勇.岩石工程地质灾害相关问题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20):7.
  [2]程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相关问题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0).
其他文献
【摘要】双线V构连续梁斜腿角度大、重量大,造成结构荷载巨大,施工难度很大,采用临时预应力索和在地铁顶板上搭设支架来支撑斜腿的重量,应用碗口式支架分布由于桥梁施工支架传递到下部地铁施工顶板上的巨大集中荷载,在V构连续梁斜腿施工中引入临时拉索施工技术来防止其开裂,这成功解决了施工难题,丰富了施工经验,值得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V构;斜腿;脚手架;设计与施工  1、工程概况  新广州站站房
【摘要】幕墙是一种新型的外围护结构,它主要是依靠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技术,并其具有精度高、集成化程度高等特征,所以得到建筑设计师的高度认可和应用。但是在实际的防水设计中,幕墙工艺还是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存在,主要是渗漏,这样就必须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本文主要对幕墙防水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幕墙;防水;设计  一、前言  现阶段,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原有的防水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困扰,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局势下,开展土地的开发整理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结果对整个土地开发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技术;应用  一、土地开发整理及其测绘概述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实施土地
【摘要】本文通过红会矿的支护改革实践,分析了锚杆支护安装载荷的作用机理。合理安装载荷的设计和现场实现是围岩支护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锚杆安装载荷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改进,红会矿巷道支护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并成功支护和维护了受上层煤高支承压力影响的巷道。  【关键词】安装载荷;主动加固梁;无效主动加固空间  1、引言  适当提高安装载荷可以起到早期及时支护的作用,防止巷道围岩早期变形和离层。捷马公司和红
目的分析辽阳市1955—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0和SAS8.2软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市1955—2007年报告的肠道传
应用ANSYS软件对一大型筋板加强Y形三通在内压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其应力分布规律。简述了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思路、基本步骤及应力强
海南省人民医院2005年7月~2007年2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青年(≤40岁)肺癌44例,其中误诊23例,误诊率为52.3%,为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就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伴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高铁工程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铁路工程建设中普遍应用的桩板型结构技术,其作为新型的施工构架模式,在当今国际铁路工程建设中实现了相当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治疗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的效果。方法300例被门诊确认为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