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孤独的向日葵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学楼后面的草地上长出一棵向日葵。
  其实,它早就拔地而起,不过却没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直到某一天它长出了一个花蕾,表明了自己向日葵的身份。
  夏朵朵的座位临窗,她最先发现了向日葵的秘密。
  她经常在大课间灌满一瓶水,一个人绕路从教学楼后面走到那棵向日葵面前,给它浇水。
  我们都不喜欢夏朵朵,她总是和我们格格不入,不过老师们都喜欢她,因为她是尖子生。
  夏朵朵好像也不在乎我们是否喜欢她,或许在她眼中我们也和她格格不入吧。
  我们本地方言以四声居多,口音总是让听者感觉不怀好意,虽然学校领导积极推广“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老师们也不会说普通话,所以我们还是说地地道道的本地土话。
  可是,夏朵朵不一样,她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所以,语文老师在课上总是让她朗读课文,她好像也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声情并茂地演讲。
  当然如果夏朵朵只是在语文课上拽普通话,我们也不会这样讨厌她。
  可是,私下里夏朵朵和我们对话也是说普通话,而且我们似乎还能从她的字正腔圆里听到高傲,听到蔑视。
  和她说一句话,我们简直就是相形见绌。
  所以,渐渐地,我们就不搭理夏朵朵了。
  女生们都喜欢成群结队地去厕所,可是我们唯独不叫上夏朵朵,我们还故意说说笑笑地从她的課桌前经过,想借此衬托出她的孤独,进而让她投降,卸下一身骄傲向我们投诚。
  可是,夏朵朵似乎不以为意,她好像并不在乎我们刻意的孤立。
  有一天,夏朵朵的座位空荡荡的,课本也不见了。
  班主任告诉我们,夏朵朵被城里的爸爸妈妈接走了。
  我想,夏朵朵终于离开了我们这个土里土气的地方,去一个人人都说普通话的地方。
  窗外那一棵向日葵已经绽放,硕大的花盘迎着正午的太阳,一片耀眼的黄色光芒。
  夏天悄悄过去,夏朵朵这个人很快就被我们忘记了。
  有一天,班里的男生跳窗户出去摘下那个成熟的葵花花盘,黄色花瓣悉数凋零,葵花子颗颗饱满,男生们一心想大饱口福,却发现都是空壳。
  因为附近只有这一棵孤独的向日葵,不存在授粉条件,所以注定它不能结出果实。
  男生们把那个硕大的葵花花盘丢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
  我捡起那个花盘,放在窗台上。
  我突然想起夏朵朵,我坐在她之前的座位上,望向窗外,那棵孤独的向日葵如今只剩下一根光杆司令,和周围低矮的草丛显得格格不入。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我们之前不喜欢夏朵朵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和我们不一样,而是因为她太优秀了,我们和她站在一起,就像一群丑小鸭。
  在像花儿一样骄傲的年纪里,平庸的我们抱团互相安慰,优秀的夏朵朵却选择做一棵孤独的向日葵,面向阳光,灿烂绽放。
  编辑/围子
其他文献
大一刚来宿舍的时候,史努比还是高冷主持人队的漂亮女孩,暹罗还是头发短短的“罗哥”。  后来不小心窥破了暹罗粉粉嫩嫩的少女心,眼睁睁看着一个如同“花美男”一般的短发女孩暹罗,一点点养长了头发,摆弄手账,穿起了lo裙。据暹罗本人说,她的颜值巅峰在初中,曾经是一个从女厕所出来会被妹子叫住说“同学你走错厕所了”,然后含羞带怯地询问QQ号的存在。  我和暹罗具有密切的“金钱关系”——她热衷于找我拼单甜点,安
2019年6月17日、18日、19日,我經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大考——中考。三天的考试是对自己学习三年的检验,更决定了未来的三年,自己在什么学校学习生活。  有一说一,自己在初中算不上有多努力、刻苦。在一个800 人的年级里,努力的人比我多太多,而我,勉勉强强地在这个大家庭里挣扎,考过前十,也考过八十。一模是我初中三年考得最差的一次,离中考只有60 天不到,那时候,感觉自己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斗志,
自从女儿上了高中,就很少有时间跟我沟个通,所以青春期的她怼我两句,我也觉得心满意足。  你们说这是不是病?  是,病的还不轻。  这不,孩子想吃饭团了,问我能否实现,答案绝对不能否定。  其实,我很早就看出她的小心思,暗地里已经开始琢磨饭团儿了。挖空心思想怎么个做法,既能满足她吃饭团儿的愿望,又能满足她的营养,还多少能给视觉一点儿美好的感受。这是摆在老母亲心上的一个疑难问题,期待答案能填补母女之间
袁一湛,本名袁千益。喜好热闹且有趣的人事,哪儿有好玩儿的就往哪儿蹿,日常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美好日子而努力奋斗。  人人都道少年好,我道少年皆是宝。  万花丛中过,我独爱这几位少年。  “鄙人不在江湖,可江湖总有鄙人的传说。”  我是袁一湛,拥最飒的少年,写最野的行文,欧耶!  老月家里是开酿酒厂的,因着家族习性,倘若她喜好某某人的品性作风时,张口闭口便会是一句:“改明儿我送你壶酒来,糯米酒、桔
新聞回顾:   2018年年初,《成都商报》报道了一位叫王猛(化名)的男生,写了万字长信与父母决裂。王猛高考时是当地的理科状元,北京大学硕士,留学美国顶尖大学,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他与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开始不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不再与家人联系;2018年写了万字长信表示与父母决裂。  万字长信记录着他从小学到北大,再到美国研究生毕业前后,与父母间
植物:海棠  别名:海棠花、木瓜  属:苹果属(Malus)多种植物和木瓜属(Chaenomeles)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  代表植物:海棠花(学名:Malus?spectabilis)和木瓜(学名:Chaenomeles?sinensis)都是蔷薇科的灌木或小乔木,为中国著名观赏树种,各地习见栽培。园艺变种有粉红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 
【个案背景】   为能听闻南京小小元卡讲师班的课,我推掉了原本约好在周六的元卡调和个案。那是一位母亲帮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小洁预约的。不曾想那位母亲执着地从早上10点多一直到中午1点我们下课,微信、电话穷追不舍,希望我在电话中为小洁做个案调和。【案例呈现】   電话接通,那位母亲告知我小洁就在边上,想要跟我聊聊,之后
[1]  在QQ空间征稿时往往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在2019年末,我就捕获到一枚12年的骨灰级读者,是个活泼开朗、直率爱笑的女孩子。她会跟我分享她所在的城市里走过的每个地方;一起感叹小博的神奇——学生时代的她通过这本杂志,收到了上百封來自全国各地博览读者的来信;在时隔多年后还能在小博上找回写文的乐趣……  她说,小博带给她的美好太多太多,它是很多人的青春,也是她年少时期必不可少的一本伴读杂志
本来对这本书是没什么兴趣的,可当我在“当当网”看到它感人的销量时,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好奇的内心买了下来。书拿到手以后,我惊喜地发现扉页上竟然有大冰的签名。  书中的八个主人公都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个体,可“不凡也正是来自于平凡”——在当时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县为了能继续读书,12 岁就去做背夫的朴实弟弟白玛;起早贪黑照顾医院里的老年人却累出了白血病,和男友蠢子惺惺相惜的护士小蓝;因身为军人没能殉国而经常
四川一中学发布禁止发型,头像画风奇特让人忍俊不禁。  这份禁止发型的说明包括“偏头痛型”、“垂帘听政型”、“精神崩溃型”等13种禁止发型,大家看完后不仅佩服绘画之人,更佩服取名之人!  迷惑1:我寻思这些发型这么丑,不禁止也没人用吧?  迷惑2:确实该管。要不然等他们长大了,回想当时的发型会尴尬到死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迷惑3:这都是有相当的发量才能支撑起的发型啊!我不配!震惊!某学校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