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L-亮氨酸甲酯去除单核细胞,以2-氨乙基硫脲溴化物(AET)处理绵羊红细胞(SRBC)的花环形成法,去除T淋巴细胞获得纯化的B淋巴细胞.用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Anti-IgM,终浓度10μg/ml)刺激与不同比例的MSC(B:MSC 50:1、10:1、1:1)及不同浓度的MSC培养上清(12.5%、25%、50%)共培养的B淋巴细胞,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测B淋巴细胞的增殖.B淋巴细胞与MSC等比例,加或不加Anti-IgM,共培养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10:1、1:1组B淋巴细胞A值分别为0.418±0.103、0.365±0.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79±0.049(P<0.01),1:1组显著低于50:1组(P<0.05);50%MSC上清组B淋巴细胞A值(0.504±0.099),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著低于12.5%组(0.669±1.023,P<0.05).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B淋巴细胞与Msc共培养24、48 h,加或不加Anti-IgM,各组细胞凋亡率为(1.90±0.75)%、(2.33±1.01)%、(2.33±0.75)%、(1.3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及其上清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与MSC细胞数量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但是在体外MSC不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左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腔无菌重复增量接种CVB3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n=30)
有过的真实却留不住的时光随着第一口蛋糕的滋味慢慢流散昨天窗织成网忘了事件 留着心慌
通过RT-PE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氨基乙磺酸转运体(taurine transporter,TAUT)在成骨细胞的表达.采用[3H]-2-氨基乙磺酸摄取评价成骨细胞TAUT的功能.结果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及运动训练对快速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周龄雄性快速衰老小鼠40只,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标准环境组、丰富环境运动组和标准环境运动组.运动
读了2011年第4期《中学语文教学》中俞发亮老师写的文章《真实、真情乃作文之生命》,对于文中揭示的一种作文阅卷评分结果印象非常深刻。文章提到了一位2002年参加某省高考阅
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项目是经过国务院和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的大型公建项目。工程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区以及附属建筑。2007年5月29日,政府授权的主管部门投
目的 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对大鼠脂肪性肝炎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 wk和6 wk的正常组、模型组和虫草菌丝组.造模后3 wk和6 wk分别观察肝组织脂肪变
目的 探讨镰状韧带所致肝脏伪影的发生率与肝功能的联系.方法 研究包括150例MR扫描上腹部病例,病例以Child-Pugh分级法分为2组:组Ⅰ,肝功能正常和A级98例;组Ⅱ,B级和C级52例.
●土地“双轨”将改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我国将逐步扩大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覆盖面。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近日公开表示,土地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提高
从进化的观点看,害怕可以作为警戒信号。有助于人们逃避危险,得到解救,还有利于集群的社会结合以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