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可行性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物质流分析体系及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建立一定区域的物质流账户核算体系,依此对该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体系对各区域近年来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完善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气候灾难,使得世界重新考虑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己经危及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低碳经济被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对其进行各个层面的研究和探索,相当一部分学者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针对如何确定低碳经济发展阶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有的研究多针对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理论,关于实证分析却少有涉及。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各省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欲分析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内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行分析、统计、核算,建立物质流核算账户体系,找出各区域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趋势,评价当地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环境承载力,为其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物质流的定义及发展
  物质流分析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关于特定系统的物质流动和贮存的系统性分析。主要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计算该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贮存及输出过程,已达到最终的物质平衡的结果。
  Ayres于1969年首次提出“物质平衡原理”,依此计算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开启了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的尝试。20世纪70-80年代,关于物质平衡与工业代谢相关理论得到广泛认可,为物质流分析能更好地应用于经济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Wuppertal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生态包袱的概念,将其作为隐藏流计入物质流动体系,并且首次建立了物质流账户核算体系,成为测度经济系统物质流动量的基本工具。欧盟统计局于2001年出版的《欧盟导则》成为第一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方法手册,该手册的出版极大的推进了物质流分析向更深层次的迈进。在此基础上,Stefan Bringezu(2004)对1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物质流核算账户体系,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Helga Weisz(2006)分别建立了欧盟15国的物质流核算账户,并对其指标进行比较,RussiD(2008)则对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分析、比较。国家层面的物质流发展较为迅速,但是针对区域层面的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由于数据获取较为困难,实际操作可行性较低,因此,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屈指可数。
  我国针对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陈效逑等人首次运用物质流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1990-1996年的物质输入总量,并对我过的物质生产效率进行估算;徐一剑、张天柱等人(2004)则运用物质流的分析方法对贵阳市的资源物质输入总量以及污染物质输出排放总量、强度、结构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义乌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流核算模型,从不同层次对该市进行技术水平分析及宏观比较分析。
  2.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发展
  关于低碳经济这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学术界始终未给出统一的定义,2003年《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学术界针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从其内涵、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关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主要集中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各区域低碳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3.可行性评价研究
  物质流分析方法目前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国家层面的物质流分析方法也已经有了较为同一、规范的标准,不仅仅能针对某一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并能进行不同国家间的比对;针对区域层面的研究多参照国家层面而建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理论,学术成果较为分散,并且由于区域层面的数据获取较为困难,实证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近年来,以物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物质流分析体系也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发展,并且主要集中于元素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当中。
  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了论证与阐述;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面,主要偏向于理论研究较多,而涉及实证分析的成果由于部分资料获取、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成果相对较少,并且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多针对国家层面,针对区域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低碳经济与物质流分析法在科学理念、发展主体、发展目标和路径选择上有着相通之处,通过物质流分析,建立不同区域的物质流动账户核算体系,可以有效调控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物质流动方向,计算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并监测污染物质的排放输出总量,对经济系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到该地区高碳排放原因,为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运用物质流的分析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物质流分析体系及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通过搜集、整理、计算,建立各区域物质流核算账户体系,对其物质投入、碳排放量及经济系统内物质流动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简明、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动态指标体系,对该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状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该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参考文献:
  [1] EUROSTAT.Material use in the European Union 1980~2000:indicators and analysis[R].Luxembourg: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02.
  [2]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等.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3] 徐一剑.贵阳市物质流分析.清华大学学报
其他文献
第57届欧洲质量组织(EOQ)年会于2013年6月17-20日,在有着“午夜太阳之地”之称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召开.共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中国、奥地利、芬兰等45个国家或地区的3
6月28日,由工信部科技司和规划司联合主办,上海市经信委、中国质量协会承办,上海市质量协会协办的“2013年第四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在上海花
摘 要:近些年来,全球的自然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且各国都开始致力于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当中。造成当前自然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碳排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现象,所以如何推进低碳发展,促进低碳经济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将针对碳排放对全球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消极影响进行简要阐述,且分析得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有效改善当前的现象,促进我国乃至全世
与产品不同,服务普遍缺少质量评价标准,个性化较强,且难以返工、退货.因此,在目前诚信缺失、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做出公开承诺,对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
期刊
改革开放30余年发展至今,中国经济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等问题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困扰。作为社会的主要细胞,
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这是我们当代班主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一所高校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临危思变,只有改变过去陈旧的思维模式,树立服务理念,寻求创新才能使高校档案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和通讯网络的发展,“低头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要人群,也是“低头族”的高发人群,过度依赖手机不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