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梨魂》——物哀与疾病

来源 :东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悲情充溢,文坛“淫啼浪哭”之声一直不绝于耳.诞生于那个以国破家亡的悲伤为基调的乱世,民初“衷情小说”注定会遭遇后世激进解读的谴责.如今抹开道德和政治的迷雾,审视这晚清和五四夹缝的小说,就可发现无论是传统性格的延续还是时髦的现代性,都可在这地位尴尬的民初小说中找到线索.这是这个时代和这批小说污名下的沉句句的价值.本文试图按“物哀”和“疾病”两个维度对进行批评,以期重审民国文化批评.
其他文献
云山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是缘于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是在和学生一起找水源.一、缘于自然——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要想吸引学生,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
革命和爱情是现代文学的两个关键词。在“五四”作家、“革命文学”作家和解放区文学作家笔下,革命和爱情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功能,这种变化折射出的不仅是作家对革命和爱情题材
每次从城市听课回来,心中总是产生很多莫名的想法:为什么城市的孩子语言是“满腹经纶”,而我们农村的孩子语言却是“乏而无味”呢?为什么城市教师的课堂“异彩纷呈”,而我们
陶渊明称得上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质性自然,率真随性,身心不为物役,不与世俗官场同流,对待农事与修身之道的真诚亦是古今进步文人追慕的人生准则和人格价值.本文结合陶渊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对精神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表演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不受国界的限制,填补了人们的内心空白,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越来越受
白族调是流行于白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主要阐述白族调深层的韵味,即“三七一五”句式及其韵调格局“高低律”。同时,白族调作为口头文学的代表,其中必
本文从宗经的角度出发,论述刘勰在中对八体并没有褒贬之分,这是和刘勰的“折中”思想相符舍的.另外本文还论述了关于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问题.
反映社会生活,情节虚构然而内容却相对真实丰富的小说,若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周密的、慎重地判断,能为研究历史,尤其是外国历史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