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历史叙事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告别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浪潮,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彻底终结。革命仍以叙事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当代生活之中,再生产,再播撒。在新的语境中,革命理念既强大有力。又似是而非,显示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模棱两可的含混性。正是这种含混性,才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叙事塑造成后革命行为和文化。这主要反映在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新历史小说创作以及受消费主义影响的革命叙事。前者以反本质主义的叙事解构了革命,后者则以游戏、大话的方式对革命进行消费性书写。
其他文献
古代诗文的韵字音义在古代诗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古代诗文中的韵字尤其是特殊韵字的研究。本文以宋代江浙诗韵中16个特殊韵字的音或义,其中,阴声韵韵字5个,阳声韵韵字7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理解不深入;预设与生成关系处理不恰当。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教学目标要简明扼;教材处理简约有度;教学方法要简便恰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原因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纵观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其现状却不尽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