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明确乙烯相关基因在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 L.)果实采后后熟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刚采摘的成熟海巴戟果实(0 d)和室温(25℃)后熟2 d的海巴戟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海巴戟果实的转录组数据、乙烯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水平。【结果】海巴戟果实转录组经组装获得35 721个转录本,26 202个注释基因,筛选后获得3 754个差异基因(P≤0.05,LogFC≥2)。从差异基因中随机选取10个上调基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