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定乌梅等10味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明确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各收集10株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制备适当浓度的各种中药煎液备用。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定量抑菌试验,分别测定和比较各种中药的MIC值。对抑菌作用明显的中药进行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MIC比较。结果中药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鱼腥草、重楼、金银花、连翘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17.19±4.94)mg/mL、(18.75±6.59)mg/mL、(37.50±10.21)mg/mL、(46.20±15.10)mg/mL、(450±105.41)mg/mL、(475±79.06)mg/mL、(237.50±39.53)mg/mL、(118.75±59.29)mg/mL、(425±88.19)mg/mL、(225±52.70)mg/mL,其中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的MIC均值分别为17.19 mg/mL、18.75 mg/mL、37.50 mg/mL、46.20 mg/mL,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乌梅、五倍子、黄连、黄芩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MIC值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10味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乌梅和五倍子效果最强,其次是黄连、黄芩,其余的中药抑菌活性较弱。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媒体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在幼儿园艺
解放思想是破解难题、引领发展、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金钥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更要继续解放思想,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面对新
一、引言:我们面前的三条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社会保障究竟该走哪条路?目前,我们面前至少有三条路:一是正在走的路,叫做"社会保险+城市低保";二是酝酿好几年的路,叫做"个
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省份,“十三五”期间搬迁188万人,规模空前。其中,有31.8万人集中安置在小城镇。位于晴隆县城的阿妹戚托特色小镇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主要接
目的筛选对耐西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敏感的单味中药,为中药治疗耐西药菌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用五倍子、黄芩、黄连三种中药制成水煎剂原药,用琼脂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