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模型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rac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模型设计》课程的教学分析来探索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造、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针对课程目标设计教学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行动中形成职业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 模型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模型在建筑设计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方式,建筑模型设计正逐步发展为一种新兴职业。随着建筑设计业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模型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掌握了模型制作的专业技术可以更好的为地区建筑、园林、地产服务。由于国内院校尚无建筑模型制作的相关专业,加之现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市场对专业建筑模型设计师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的高职教育要与新的经济时代接轨,体现高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特征,必须在模型设计实训课程中大胆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尝试,以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探索出一条培养“适销对路”的模型设计人才的新路子。
  一、确定课程地位
  建筑模型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面向建筑装饰行业,从事室内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把设计从二维图纸通过创意,材料组合形成具有三维立体形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本课程以色彩、素描、三大构成、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等专业基础课为基础,为专题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服务。
  二、确立课程目标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依据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内容,将建筑模型设计整体策划能力、模型制作能力和综合室内外设计能力有机融入到工作任务中,以项目化、任务驱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本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职业工作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课程衔接,合理组合项目模块,形成职业岗位所需要人才的合理知识结构,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 分析岗位指向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模型设计和制作能力、设计统筹和设计评价能力,直接为专业的就业岗位服务,使学生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筑模型设计课程的岗位指向为室内外设计,展示设计。
  2 确立岗位任务
  通过对模型设计岗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为:初步设计、构思模型制作、完善设计、实体模型制作。
  3 确定课程体系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4 选择教学项目
  实践教学中的课题有来自学生前期专业课程的成果项目,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动手同时评价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学习的兴趣。还有校企共同开发合作的实战课题,大大缩短学生个体职业能力的发展历程。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5 优化课程内容
  在设计好课程后,听取企业、行业专家、毕业生对本课程设计的评价和意见,了解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将企业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更新到课程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本课程的设计构建了三个教学情境,模型制作准备、模型制作、课程评价,这三个学习情境贯穿和实施整个项目中。
  (2)互动式教学法
  改变课堂上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了解知识,对模型设计的项目任务和相关知识点作出分析,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引导,调动“教”与“学”的双向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3)分析式教学法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分阶段的针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安排案例教学。教师对实际工程设计的实例和往届学生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从中挑选出个案,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
  在项目实训中安排了针对同一课题自由组合成4~5人的研究小组。学生分别扮演项目组长和组员的角色。项目组长针对项目组织开展讨论研究,小组成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该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对应、接轨,尽早进入工作岗位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5)情景式教学法
  在技术实践教学中,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每个学生就像企业的员工,制定任务计划书,教师充当部门经理,负责分配工作任务,并要求学生按企业工作流程要求,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严格把关,实行阶段考核,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感官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优秀案例作品、实训基地展开理论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可视性、直观性,提高示范效果。
  (2)讨论式教学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QQ群、电子邮件、MSN等现代化交流技术,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样化交流,进行作业布置、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师生间的相互沟通。
  五、教学评价
  转变教学评价观念,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将学生模型制作的全过程,学生的分析、表达和自我评价,作品完成的最终效果,企业设计师、社会项目的评定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文为南通职业大学201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高职建筑模型设计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立项编号2011-ZD-02。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诱发国内实体经济危机,致使许多企业大幅裁员。企业不断抱怨员工缺乏忠诚度和责任感,而员工则普遍感到公司裁员让其严重缺乏安全感,学习和晋升的机会趋于渺茫。那么在裁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为例,探索了信息类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及行业特色。该系统能够共享各专业的特色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拓展,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位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辅助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多专业联动专业建设特色人才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和融合,行业和企
目的:探讨地震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早期救治和院内治疗,为以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在玉树地震中因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
为贯彻落实好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暨饲料执法年活动,强化饲料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饲料生产经营市场,确保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并按照黑龙江省畜牧局关于
钢琴弹奏本身也是一种运动,运动中的状态就是指运动者在运动中的自我感觉,钢琴弹奏中的状态也就是钢琴弹奏者在弹奏中的自我感觉。